潜伏期一般为2~5日。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1~3天,甚至短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12天。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同。
(一)腺鼠疫 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也可几个部位淋巴结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4~5日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5~10%。
(二)肺鼠疫 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三)败血型鼠疫 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症状轻重不一。
(四)轻型鼠疫 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五)其他少见类型
1.皮肤鼠疫病菌侵入局部皮肤出现痛疼性红斑点,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形成脓疱,表面复有黑色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基底为坚硬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脓疱,类似天花,有天花样鼠疫之称。
2.脑膜脑炎型 多继发于腺型或其它型鼠疫。在出现脑膜脑炎症状、体征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或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
3.眼型 病菌侵入眼结膜,致化脓性结膜炎。
4.肠炎型 除全身中毒症状外,有腹泻及粘液血样便,并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可检出病菌。
5.咽喉型 为隐性感染。无症状,但从鼻咽部可分离出鼠疫杆菌。见于预防接种者。
鼠疫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公报指出,目前,世界上仍有鼠疫,1992年在9个国家造成200人死亡。发生鼠疫的国家是扎伊尔、越南、缅甸、马达加斯加、巴西、秘鲁、中国、蒙古和美国(13例,其中2人死亡)。
2020年4月20日,据健康中国消息,2019年(2019年1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鼠疫报告发病5例,死亡1人。
扩展资料:
日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报告了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当地于7月5日发布鼠疫防控三级预警,预警时间从发布之日持续到2020年底。按照国家、自治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的要求,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将根据鼠疫疫情预警的分级,及时发布和调整预警信息。
从去年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先后发生数例腺鼠疫感染病例(上述巴彦淖尔市报告的疑似病例已于7月5日确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北方草原出现鼠疫 别怕,它已不是死亡代名词
腺鼠疫称之为淋巴腺鼠疫,这是由属于鼠疫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通的传染病,而这种现属以大多出现在流行初期,在脓肿破溃之后或者被跳蚤等昆虫生物吸血之后,才会起到传染的作用。在人体的伤口附近的淋巴腺会出现明显的发炎现象,如果不进行治疗人体继续发展的话,那么这种病毒可能会扩散到全身的淋巴腺。而这种腺鼠疫和肺鼠疫。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虽然两者都是属于鼠疫,但是实际上他们的传播途径和传染范围有着很大的区别。肺鼠疫,他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染的,也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再通过呼吸道传染给其他的人。这样子的传播途径就足以证明这种鼠疫是容易传播且难防控的。而腺鼠疫,主要通过细菌在腺体里面繁殖,而在传染传播的过程中就得需要跳蚤,而在跳蚤,密度不够的条件之下是很难继续传播开来的,所以这一种鼠疫并不会容易传播。从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后者的危害要比前者的危害小得更多。但是对于已经患有两种鼠疫的患者来说的话,两种鼠疫的杀伤力都很大。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的话,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所以说这种鼠疫。也是更多的出现在生存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早在几十年前的话,大规模的鼠疫出现过许多次,但是在近几年人们的卫生意识加强之后就在某种程度来说扼制了鼠疫的传播。但是到现在,我们仍然要时刻警惕鼠疫的传播,主要是因为它的宿主啮齿类动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所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够经常见到这种动物,并且这种动物他们集体生活,对于人类来说危险性还是非常大的,因为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人们很难将这种病毒完全扼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33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下一篇: 按摩也可防治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