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糖尿病人对饮食有什么要求?

佚名 2023-11-13 05:47:11

糖尿病人对饮食有什么要求?

膳食对糖尿病病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养生之道,而且密切影响疗效和康复。患者和非专科医生都不可能精确计算热量,刻板安排食谱,故“饮食控制”对医患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从临床和医患的两个实际出发,我们制订了一套实用可行的糖尿病中医膳食疗法。

糖尿病人需要遵守膳食的六个原则:

(1)要保持体力和工作、生活能力,不能产生饥饿感,更不能丧失生活自理,生活乐趣和正常工作能力。

(2)主食,包括米、面、玉米面、髙梁、荞麦面、小米、南瓜等,定时定量必须严格。一般规定脑力劳动者,每日最多5两,分配为早餐1两、午餐3两、晚餐1两。体力劳动者,每日最多8两,分配为早餐2两、午餐4两、晚餐2两。

(3)副食蔬菜不限量,填饱为止。饥饿时以花生、豆类、杏仁、腰果等充饥。

(4)根据水果含糖量高低,慎食水果。可用西红柿、黄瓜、苦瓜凉拌菜代替水果爽口。

(5)戒烟酒,忌肥甘,尽量少食木糖醇、甜叶菊等甜味替代品,做到“食不甘甜”。

(6)烹调时可用酱油、食油、盐、醋、姜、蒜、胡椒、辣椒等各种调料,但绝不可用糖、糖精等甜味调料。

糖尿病人需掌握三个食物宜忌:

(1)有降糖止渴作用的食物可多进。比如猪胰、山药、豇豆、茭白、苦瓜、薏米、黑木耳、大蒜、芹菜、冬瓜、乌梅等。

(2)含糖量超过5%的食物要少用、慎用。比如白萝卜、南瓜、大葱、冬笋、莴笋、洋葱、蒜苗、鲜豌豆、鲜蚕豆、鲜藕、啤酒、红白葡萄酒等。

(3)含糖量很高的食物要忌食。比如胡萝卜、心里美萝卜、红薯、土豆、芋头、粉条、马蹄等。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1)控制总热量,营养要均衡

所谓控制饮食,是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摄入数量而言,并非是无限制的减少饮食量。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全部来源于饮食,因此,无论是健康人或糖尿病患者,饭总是要吃的。只是应该如何吃、吃什么、吃多少、如何搭配,对糖尿病病人则有更多的讲究与限制。

糖尿病饮食的总体原则是控制全日总热量,既要保证身体新陈代谢所需热能,又不能使热能过高而加重胰岛的负荷。总热量一般按标准千克体重计算,但要结合体力活动情况和身体的胖瘦来调整。对肥胖病人,应予适当减少,以使其体重逐渐有所下降;对于消瘦的病人则要适当提高,以使其体重逐渐有所上升,最终达到正常体重。

人体所需总热量由基础代谢、体力劳动和食物在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热量三个部分组成。一般基础代谢所需热量为每小时每千克体重1千卡:食物代谢所需热量在一般的混合膳食的患者,可使基础代谢率提高10%。膳食中蛋白质含量越高,食物代谢所需热量就越多。体力活动所需的热量因每日活动量而定,活动量越大,消耗的热量越多,活动量越小,消耗的热量也越小。人体每日总热量的产生与消耗总是保持平衡的。

人体每日消耗的热量主要由糖类(碳水化合物)提供。糖类供给不足则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难以维持热量的产生与消耗间的平衡。脂肪分解可产生乳酸及酮体,糖尿病病人因代谢异常,乳酸或酮体在体内产生过多,而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及酮症酸中毒。脂肪与蛋白质的大量分解,导致身体消瘦,体质下降。因此糖尿病人摄入的糖不能过低。另一方面,合理地摄入适量的糖,还可以改善糖耐量,调整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的浓度,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一般来说,在糖尿病病人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

碳水化合物是饮食的主要部分,对于空腹血糖低于11.1毫摩尔/升的患者,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条件下,在允许的比例范围内尽量增加糖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即使空腹血糖高于11.1毫摩尔/升的患者不宜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但每日摄入量不应少于150克。对于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或同时应用磺脲类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病人,一般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为200~350克。

食物要多样化,交替食用,切不可偏食。每日必须摄取的食品有下列四大类:谷类: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还可提供少量蛋白质(约占10%)及微量脂肪。主要作用是提供热能。提倡吃粗粮,因其所含的维生素B类和食物纤维比细粮多。

大豆类、蛋类、猪肉、禽肉、鱼、乳类:以蛋白质为主,也提供部分无机盐及维生素。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及糖元异生活跃,每日需要的蛋白质比正常人多,因此该类食物摄入量可以适当多一些。

蔬菜、水果类:含较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及食物纤维。水果须注意选用低含糖量的,每日也不宜吃得过多。如量多,或食含糖量多的水果,须注意减少相应量的主食。蔬菜一般含糖少,在我国普通人膳食中,是提供无机盐、维生素及食物纤维的主要来源。

油脂:主要提供热能。多样化食物既是丰富全面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有助于患者坚持合理的饮食治疗,提高生活的乐趣。

(2)少吃多餐,定时定量

糖尿病人的进餐以少吃多餐为宜。这是由于进食后血糖会迅速升高,高血糖

可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进食越多,血糖越高,在单位时间内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越多,负担也越重,不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延迟,大量进食后又易引起空腹低血糖。如果用少吃多餐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对胰岛的过度刺激,又有利于避免空腹低血糖的发生。所以那种搞一日两餐;或者早餐、晚餐敷衍了事,采取午餐来大吃一顿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病情波动或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病人,每天应当进5~6餐,即在三正餐之外加2~3餐,加餐的食物均从上餐中扣出。早、晚用口服降糖药者,可以将每天食物总量分成四份,三正餐各占1/4,剩下的1/4再一分为二,用于上午9~10点和晚上睡觉前各加餐一次;每天口服降糖药3次者,可以将食物分成5份,三正餐各吃一份,剩下两份用于上午9~10点、下午3~4点、晚上睡觉前各加餐一次。用胰岛素者上午9点和夜晚睡前加餐很重要,这是由于早餐前胰岛素用量大,往往于上午10~11点出现低血糖反应。晚餐前注射的胰岛素,也易引起夜间的低血糖。用中效胰岛素者宜下午3~4点钟加餐。睡前加餐,最好主食与蛋白质各占一部分,有利于防止后半夜低血糖,因为蛋白质约有50%左右可以在体内经过,定时转变为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35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