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链球菌感染。
二、劳逸结合。适当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可增加心脏的代偿能力。
三、稳定心神。不少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会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功能不全,因而要宽心平气,淡泊守神。
四、合理饮食。
1、风湿性心脏病易发生水肿,因而必须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防止水肿加重,防止心脏负担增加。
2、减少高脂肪饮食:商脂肪饮食摄入后不易消化,会增加心脏负担,有的还会发生心律失常。
3、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以免引发水肿。
4、缓进饮料:进食饮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过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时,分成 生姜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5、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
五、节制性生活。由于夫妻双方进行性生活时,心跳会加快,血压会升高,心脏的负担也会随之加重。因此,风心病患者宜节制性生活。
六、常饮柠檬汁。口服柠檬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有良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心主血,肺主力”是说心与肺是胸腔中相邻的两个器官,心在前肺在后,心脏负责推进血液的运动,肺主呼吸。这就引起了医学界对呼吸与心脏关系的研究,心肺关系复杂交错,有以下三点:1.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来源于肺,肺出问题直接导致心脏病。中医认为“心肺同源”这是心肺同治的理论源泉。心脏本身耗氧占整个人体的20%左右,若肺部出现病变,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脏。如果长期轻度缺氧,会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引发冠心病,严重缺氧时血压、心率均下降,导致心肌坏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脏骤停。2.治疗心脏,通过肺部“呼吸给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早就有医学家提出,肺部给药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途径。血液经右心室压出,都会进入肺动脉送至肺泡,然后通过肺部呼吸,在肺部压力下进入心脏,如果此时通过呼吸使有效药物成份由鼻腔进入肺部,就会经由透析作用溶进血液,10秒左右到达左心房,被心肌细胞吸引,快速治疗心脏病,溶解冠状动脉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说,通过呼吸学进行肺部给药治心脏,是快速消除症状,根治心脏病的一条捷径,像心脏病人身上常备救心盒,通过鼻子一闻达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呼吸给药方式。3.心脏病患者,通过肺动力带动心动力,可达到救心,护心的目的,甚至能够防止心梗意外猝死的发生。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可能心脏与肺都已停止工作,这时可以通过启动肺动力来恢复心动力,比如心肺复苏术,边按压胸口,一边进行人工呼吸,就通过恢复病人呼吸,通过肺部的舒张压、收缩压,以肺动力带动心动力的典型治疗方法,另外心脏病人常用的“救心盒”,就是在心梗发作时,通过鼻孔吸入药物气体,先启动肺动力,促进已停止的血液进行流动,再给心脏运送含有氧气的血液,启动心脏。一般肺部持续有节奏的运动几分钟,就可以将心脏再次启动,使心脏恢复工作,病人摆脱死亡危险。“百年老字号”济仁堂药业发明了世界首个“心肺同治”的外用治心脏病的特效药物“保心包”国药准字号【Z20063081】。它含有的特制中药成份,将芳香的药物分子散发到空气中,病人通过呼吸进入肺中,一方面营养肺细胞,增加肺功能,提高心脏供氧量。另一方面,药物分子溶入肺泡中的血液,沿肺静脉循环,10秒内到达心脏,营养心肌细胞,溶解动脉血管壁上的斑块,增加心动力及泵血能力,达到心肺同治的效果。 如何自我发现心脏病? 从《黄帝内经》的掌纹医学上看来,只要手掌方庭出现:冠桥线,这就代表着心脏功能不好;
当冠桥线和其他干扰线形成“十”字纹,表明心脏出现心律不齐的现象,如心跳过缓,或者心悸等;
当冠桥线和干扰线形成“丰”字纹,则表示患有冠心病。
察言观色早发现 。俗话讲,无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补牢未为晚。心脏的防病与治疗关键是“早”。 那么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呢?那就是察言观色:心脏病除常见的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人们熟知的症状外,常常还有一些体表征兆。注意观察这些先兆症状,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这些体表征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重视胸闷与心慌 我发现,不少老年人对自己的一些症状缺乏认识,而一些年轻人对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也不是很重视,往往认为没什么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正是这些想法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有一位40岁左右的高校领导,平时自觉心脏不适,却不加重视,结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时就诊、及时治疗,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所以说,只要积极治疗,心脏病的治愈和缓解还是很乐观的。
建议大家注意事项可包括: 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1、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在风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时,尤当注意。 2、适量的限制食盐的摄入: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发水肿。 3、缓进饮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汤、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进食饮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过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4、少量多餐。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5、 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6、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软饭。 7、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许多人以为多运动、少吃油腻食品、戒烟戒酒就可躲过心脏病的魔爪。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因为还有些日常忽视的生活细节也会谋杀你的心脏。 1、雾天在户外运动。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雾天里进行户外锻炼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从而使血液更容易凝结。 2、陪着别人吸烟。如果一个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别人吸烟时吐出的烟雾30分钟,那么他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很少被动吸烟的要高26%。 3、怒斥会对心脏造成巨大的冲击。 4、事业至上,忽视减压。精神压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压力最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钟会减少你25%以上的焦虑和抑郁。 5、终日愁眉苦脸。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观察150位健康的男性长达十年,最后发现,在这次试验一开始态度就非常乐观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态度比较悲观的人要小一半。 6、做运动,一定要时间长。任何经常性的身体活动都可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便每次只运动5到10分钟。 7、吃烧烤。高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一种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的血液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减少细胞的弹性,并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8、油炸食物。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记录了八万名女性长达十四年的锻炼及营养习惯。研究人员发现,与心脏病关系最大的是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转脂肪酸,它是一种降低HDL胆固醇含量并增加对人体有害的LDL胆固醇含量的变异脂肪,而罪魁祸首就是炸薯条。 9、压抑愤怒。压抑愤怒会加大对心脏的压力,如果发泄出来,会使心脏感到更舒适,降低心律不齐、心绞痛的几率。 10、终日懒洋洋。终日浑身懒洋洋的人比经常强迫自己做剧烈锻炼的男性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要大28%。 11、狂热一时的节食计划。体重波动非常大的人与体重缓慢下降而很好地保持下去的人相比,心脏要弱得多,血流要差得多。 12、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使性的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患者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一般七八成即可。 13、远离朋友。在工作中结交朋友最少的人,其心率也最高,血压指数也最不健康,即使是在非常时期也是如此。 14、临时的婚外性关系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医生们发现,75%在性交的过程中突然死亡的病例都与婚外情有关,同许多年轻女性有亲密关系的男性的死亡风险最大。 在调查与配偶保持长期忠贞的男性中,医生们几乎没有发现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15、尚未起床就盘算着当日的工作计划。血压在早上会激增。不过听音乐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从而使早上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降低。 16、打呼噜不碍事。半数男性有睡眠窒息症(人们在睡眠时一度出现呼吸暂停长达一分钟的情况),还有高血压症,通常是由体内含量高的荷尔蒙醛固酮引起的。要消除睡眠窒息症,也要降低血压。 17、感冒发烧随它去。感冒发热时,对心脏功能的直接影响,如感冒发热,全身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脏在相对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易诱发心律失常。 18、胸前口袋放手机。男士习惯把手机装在上衣左边的口袋里,紧贴着心脏。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手机辐射对心脏有多大的影响,但手机最好不要装在上衣左边的口袋里,手机开启的瞬间,也最好远离身体
导读: 风湿性你听说过吗?你知道风湿性吗?风湿性应该如何防治呢?其实风湿性也是可以调养的,快去试试吧!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
冰糖冬瓜蜜
原料:未脱花蒂的小冬瓜1个,冰糖适量。
制法:将冬瓜洗净,切下瓜的上端当盖,挖去瓜瓤,填人冰糖,盖上瓜盖,隔水炖熟。
功效:温阳利水。
用法:每次酌量服,1日2次,可常服。
应用:适用于心肾阳虚型风湿性心脏病。人参当归煮猪心
原料:红直参1Og(或党参30g)、当归、五味子各15g,猪心1个。
制法:剖开猪心,纳入红直参、当归、五味子、
缝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熟烂,去药渣食猪心。
功效:补气养心。
用法:每天1次,每周2—3次。
应用: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气血两虚者。
鸭梨万年青汤
原料:鸭梨50g,万年青根6g,茶树根20g。
制法:将梨切块,与万年青根、茶树根加水同煎,去渣取汁。
功效:养心强心利尿。
用法:每次分2次服,连服5-7天。
应用: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悸、气短、浮肿明显者。
龙眼橘饼汤
原料:龙眼肉、橘饼、茯神各109,红枣10枚,冰糖适量。
制法:红枣去核,与龙眼肉、橘饼、茯神、冰糖同煎汤,去药渣。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用法:每次分2次服,连服5~7天。
应用:适用于气血亏虚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鳝鱼补气汤
原料:鳝鱼l条,瘦猪肉100g,黄芪15g。
制法:将鳝鱼剖开,去内脏,洗净,与瘦猪肉、黄芪共煮熟,去药渣,调味后食用。
功效:补气健脾,养血活血,滋阴润燥,祛风除湿。
用法:食肉、饮汤,可常服。
应用: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头晕、乏力。
乌豆桂圈大枣汤
原料:乌豆、红枣各509,桂圆肉15g。
制法:乌豆、大枣洗净,与桂圆肉同放人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
功效:养心利尿。
用法:每日2次服食,可常服。
应用: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脾虚水肿者。
蜜桃汁
原料:水蜜桃250g,白糖50g。
制法:将水蜜桃洗净,去皮、核,切成薄片,用纱布挤汁,加白糖和适量凉开水,拌匀。
功效:补气生津,活血消积。
用法:可常服。
应用:适用风湿性心脏病津气不足者。
黑豆红花煎
原料:红花6g,黑豆、红糖各30g。
制法:先将黑豆、红花加水煎煮,至豆熟后去渣取汁,冲人红糖。
功效:,利水消肿。
用法:每日1次,连服5—7天。
应用: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瘀血阻络者。
“白鹤”芙蓉合一庭
——游成都国际医学城有感
早就听说成都国际医学城开设了专业的养生园区,也与他们常有电话往来商谈合作,可惜总是事务繁忙,未能得暇前往。4月20日那天“法国白鹤学院教练团”来蓉考察,恰巧我也有空,便偕外宾一同前游。
一下车,就受到了医学城的热情接待,相关领导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医学城的发展规划。我对此颇有兴趣,与他们聊起了医学城产业定位、项目规划、产业发展、人才资源、专业技术等。不料闲聊内容翻译给法国友人之后,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法国老年康复医院院长迈克不一会儿也加入了讨论。更让人惊讶的是迈克对中国养生领域的发展状况竟然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他从西医预防医学角度对中医治未病有独特的理解,让我也有所受益。医学城坐落在成都三环以外,路旁密植高树,枝叶繁茂,薄雾弥漫中空气清新而湿润,时有禽影与鸟鸣,颇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感,可谓养生上佳去处。园内主道笔直而宽阔,路面正中每隔三米铺有较大的石板浮雕,记述古蜀及养生文化的人物和故事,雅趣盎然。
边聊边看,不觉中来到了考察的第一站,合一庭健康养生会馆。据介绍,这里是芙蓉长卷现代中医药健康养生园起步区,表达的是文化,希望传递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精髓。其布置揉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的简洁设计理念,按功能划分为“长年所味药膳馆、芙蓉长卷身心康中医馆、雅同学术交流中心”三大板块。我们先参观了身心康中医馆展示厅,这是国内首个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的防治未病机构,通过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现代科技的中医经络检测设备,综合传统手段和现代方法,合理利用方药、针灸、推拿、理疗等,进行个体化的日常生活调养指导和健康管理,从而达到全方位的效果。
意外的是,在中医馆里竟然遇到了学兄,学教授吴佐联,他是中医馆特聘专家。中医馆能请动吴教授坐镇,真是增辉不少。随后,法国白鹤学院何雁院长亲身体验了吴教授的推拿,吴教授也向外宾一行介绍了的起源、术的形成与发展、 *** 的各种手法、适宜人群等。并向外宾演示了推、拿、按、摩、揉、擦、摇、扳、抖、弹、拔等十几种。外宾对传承千年的中医文化饱含敬意与好奇,希望两国的医学专家多交流学习、携手合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午餐时间,我们来到药膳馆品尝养生药膳。药膳既不同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一般的饮食,是中医药与饮食的紧密结合,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变苦口良药为可口美食。看得出,药膳馆每一种原材料,每一道工序,每一款菜品,都是严格按照中医养生餐的要求进行烹饪,让我们在美食享受中,身体得到调养。何院长在品尝了养生药膳之余,自信地与外宾商谈,希望把中国的药膳推广到法国去。
下午,我们到医学城健康旅游板块的另一个特色项目——药用植物博览园参观。药用植物博览园规模颇大,占地面积约200亩以上,园内种植了千种中草药,布置师法自然,药景同构,分布于林、水、园、丘四大板块,植栽丰富、林木苍翠、籐蔓纵横、药花缤纷,更有果林溪流,湖河雅趣,可谓全面展示了中华医药文化的迷人风采。园内弥漫树木、花草、药物的清香,漫步其中,可观景、闻香、食味、赏形、玩趣、感意,在这里行气功吐纳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园区内抬眼一片醉人的深绿,外宾们徜徉在森林绿肺养吧,吐纳药气,怡养身心,感受自然的清爽与畅快,极目药树花林的多彩与缤纷,感觉十分新鲜与舒适。
外宾们对点缀在药博园中的中医文化小品倍感兴趣,解说员为外宾们讲解了中草药典故“仙鹤衔草”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途经一片沙滩地带,又渴又累。这时,一个秀才流出鼻血,无法止血。忽见一只仙鹤衔草飞来,并不小心将草掉到他们身边,流鼻血的秀才心有所感,嚼草而食,没一会儿,鼻血就止住了。后来,他们当了官,就派人到山上找那种野草。经医生辨认试验,证明它确实有止血之功。为纪念送草药的仙鹤,就把它取名叫“仙鹤草”。接着,讲解员还为外宾们讲解了的故事,听得他们赞叹不已……
天色渐晚,考察团一行依依不舍踏上回宾馆的旅游车。外宾们均感到这次考察收获颇多,相机里装满了药博园的美景,脑海里记下了神奇的中医药文化典故。外宾代表团的何院长更是对投资医学城有极大的兴趣,打算进一步接触,洽谈合作。连我也觉得不虚此行,对生态环境养生的理解更深了一层,甚好!
结语: 你试过食疗调养吗?其实你也可以试试哦,对身体很有好处的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0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癫痫患者的眼睛症状
下一篇: 回归热的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