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螺旋体(borreliarecurrentis)长约8~18μm,螺旋数5~10个,一般由体虱(pediculus humanus)传染,发生流行性回归热。尤以战争、饥饿时期为多见。流行季节多在冬春季,以4~5月发病为著。偶由软蜱(ornithodorus)属传染,发生地方性回归热,其发病季节以春夏季4~8月为多。由体虱传染者,其唯一传染源是病人。体虱吸回归热病人血后,经过4~5天病原体发育成熟,经消化道进入体腔,而不进入唾腺、卵巢及卵,在体液内可生存20余天。此时,体虱咬人并不传染螺旋体,但当虱子被压碎,螺旋体由体腔内逸出,被擦入搔痒破损的皮肤,即可造成感染。软蜱传染者则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故蜱传回归热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常于夏季发生。蜱体内螺旋体可从唾液排出,亦可经卵传代。当感染性蜱咬人或动物时,将大量螺旋体传入体内,可致此病。
人类对这两种回归热均普遍易感。病后发生免疫,但二病无交叉免疫性。病原体分布于病人的血液及内脏中。在间歇期间,由于体内产生免疫球蛋白,使螺旋体凝集以至消灭,症状也消失,但仍有小量病原体潜伏在内脏中,逐渐繁殖可引起复发。复发数次后,产生了足够的免疫力,全部螺旋体被杀灭,症状才不再出现。
偶有由输血而发生感染,供血者当时虽无病征,受血者经过1周左右可出现症状。孕期患此病,可通过胎盘转送病原体给胎儿,发生先天性回归热。
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传播疾病
⑴森林脑炎: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为森林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主要的病媒蜱种为全沟硬蜱,病毒在蜱体内可长期保存,可经各变态期及经卵传至下一代或第三、四代,并可在蜱体内越冬。本病多发生在5~8月,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林区,患者主要是伐木工人。此外,四川、河北、新疆、云南等省和自治区也有病例发生。
⑵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蜱媒急性传染病,是荒漠牧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为一种蜱媒rna病毒。疫区牧场的绵羊及塔里木兔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也可传染。传播媒介主要为亚东璃眼蜱,病原体可在蜱体内保存数月,并经卵传递。本病除经蜱传播外,羊血经皮肤伤口,及医务人员接触急性期病人新鲜血液后,也可感染发病。在我国流行于新疆,患者主要是牧民,发病高峰期为4~5月份。
⑶蜱媒回归热:又称地方性回归热,是由钝缘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螺旋体病,不规则间歇发热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我国新疆有该病流行,其病原体,在南疆村镇型的为伊朗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persica),乳突钝缘蜱为传播媒介;北疆荒野型的为拉氏包柔氏螺旋体(b.latyshevyi),特突钝缘蜱为传播媒介。病原体可经卵传递。乳突钝缘蜱可经卵传递8代,并能贮存14年。动物传染源主要是鼠类,病人也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⑷莱姆病:我国于1985年夏在黑龙江海林县林区首次发现。病原体是伯氏包柔螺旋体(b.burgdorferi)。它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好发于春、夏季。我国主要媒介是全沟硬蜱,某些野生小型啮齿动物为贮存宿主。本病分布广泛,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都有病例报告。我国已证实有20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
⑸q热:病原体为贝氏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癫痫大小发作有哪些临床表现
下一篇: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