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是有莫氏立克次体引起经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与流行型斑疹伤寒近似,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皮疹很少呈出血性。那么鼠型斑疹伤寒应该怎样检查诊断呢?
鼠型斑疹伤寒的检查诊断方法
1、血象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
2、血清学检查外斐氏反应中,变形杆菌CX19凝集的诊断意义与流行斑疹伤寒相似,即只有群特异性而无型特异性。以莫氏立克次体作抗原与病人血清进行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等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鉴别。
3、动物接种将发热期患者血液接种入雄性豚鼠腹腔内,接种后5~7日动物发热,阴囊因睾丸鞘膜炎而肿胀,鞘膜渗出液涂片可见肿胀的细胞浆内有大量的病原体。
常见的经老鼠传播的疾病出血热。2011年青岛出血热发病249例,死亡13例,现有住院病人7例均为轻症,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休克、充血出血,由携带出血热病毒的老鼠传染。青岛市是出血热的高发地区之一。山东潍坊地区,鲁西南鲁西北均有出现。
老鼠引起的传染病
鼠疫:是由鼠疫所引致,途径由老鼠所咬而传染。
鼠斑疹伤寒:是受一种被称为克次身体病毒所感染,经鼠虱传播,亦可由伤口或因不慎吸入鼠虱粪便,受鼠尿所染的食水或食物所引致。
南欧斑疹热:是经由蜱传播的立克次氏体病菌。蜱的幼虫寄居于老鼠身上,成虫会寄居于狗畜身上。传播途径是经蜱吸人血而侵入人体。
林斑疹伤寒:经由传播的立克次氏体病菌由居于郊外的老鼠身上的所传播。人类于露营和行山时最易受感染。
汉他病-于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再经受感染的老鼠所出的微粒和排泄物所传播。
鼠疫也叫做黑死病。鼠疫是流行于野生啃齿动物的疾病。鼠作为重要传染源,人类主要是通过鼠蚤为媒介,经人得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发生肺鼠疫。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均可发展为败血症,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
在世界历史上,鼠疫曾发生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数数以千万计。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中国。历史上被鼠类传播疾病夺走的生命据专家估计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本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干燥、热和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阳光直射、100℃1分钟可致细菌死亡。它主要是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以黄鼠和褐家鼠为最主要,各型鼠疫患者均可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经鼠蚤传播,即鼠→蚤→人的传播方式。人鼠疫流行前常有鼠间鼠疫流行,一般先由野鼠传家鼠。寄生鼠体的疫蚤叮咬人吸血时,因其胃内被菌栓堵塞,血液反流,病菌随之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含菌的蚤类亦可随搔抓进入皮内。最近研究发现,本病有由蝉类传播的可能性。
经皮肤传播因接触患者含菌的痰、脓或动物的皮、血、肉及疫蚤粪便,通过破损皮肤教膜受到感染。经消化道传播食入受染动物,经消化道感染。经呼吸道传播含菌的痰、飞沫或尘埃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并引起人间的大流行。
腺鼠疫潜伏期多为2-8天,原发性肺鼠疫及败血症型鼠疫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可长达9-12天。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可有呕吐、腹泻及身体各部位出血,亦可有呼吸急促、发绀、血压下降及全身衰竭等。临床分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各具其特征性表现。
人感染鼠疫菌的主要途径也有三种:一是接触患有鼠疫病的动物,二是被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三是肺鼠疫病人传播,杀灭可能侵袭人类的吸血昆虫----蚊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2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面瘫的分类和防治
下一篇: 妊娠与产褥期的特发面瘫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