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表现为口眼歪斜,可有多种原因引起。那么,一般情况下面瘫要怎么诊断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面瘫的诊断及检查。
周围性面瘫的检查
1、重点了解病人症状出现的时间,病情变化的过程;面瘫的程度是完全还是不完全面瘫;是否伴有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时间是治疗面瘫关键,争取在面神经损害变为不可逆之前作出判断。面瘫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两方面。
2、症状和体征:额纹消失、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鼻唇沟消失,嘴角偏斜;呲牙时口角偏斜,不能鼓气。吃饭时面瘫侧有食物存留;不能长时间讲话等症状。有时有眼部干燥、味觉减退等症状。
面瘫的辅助检查
1、肌电图:单靠肌电图难以判断早期面瘫的预后。失神经肌电位见于完全面瘫发生后14~21天,表明神经损害属于不可逆性,减压已失去意义。由于外伤而出现失神经电位,均是手术探察指征。肌电图结合诱发电位在下述情况下特别有用:肌肉收缩肉眼不能察觉,而主动运动单元能记录到,说明神经损伤不重;面瘫起病后主动运动单元持续存在达7d,严重变性不会发生。
2、神经电图:是一种诱发电位,提供神经变性程度的客观依据,主要提供变性运动纤维的百分数。损伤后6d内大于90%变性务须手术。Bell面瘫起病后14d内变性达95%或超过95%,预后不佳。变性百分数达90%~94%是急症手术的重要指示。诱发电位只有在肌电位同步叠加时才适用,生理性传导阻滞恢复时出现面肌运动,而诱发电位可因诱发脉冲异步,肌电位不能正常叠加而不复原。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面瘫的诊断及检查,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多注意面瘫的预防。
临床上诊断面瘫后需要明确面瘫的部位,即对面瘫进行定位诊断。 (1)鉴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前者常比后者重,面部表情肌瘫痪使面部表情动作丧失,后者为病灶对侧下面部的瘫痪(鼻唇沟平坦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系由两侧中枢支配),故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皆无障碍。病灶对侧面部随意动作虽消失而哭笑等动作仍保存,常并有同侧偏瘫及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多见于中风或脑瘤。 (2)结合附加症状,决定面神经受损部位和病因,根据有无其他脑神经麻痹和有无脑干长束受损症状,区别面神经的损害在脑干内还是脑干外;在颅腔内,还是颅腔外(包括颞骨)。颅腔内病变侵及脑底内耳孔附近时,可伴有听神经等障碍。脑桥损害常伴有病侧V、Ⅵ、Ⅷ等脑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或双侧受累。 (3)核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核下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相同,但由于展神经邻近面神经,故除周围性面瘫外,常伴有同侧展神经麻痹。
面瘫的前兆和症状 1.突然起病,通常无明显的前兆症状,部分患者在面瘫出现前几小时可有耳后疼痛。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2.瘫痪局限于一侧面部,程度不等,可在数小时至1~2天内达高峰。 3.瘫痪侧面部平坦无表情,伴有麻木、沉重感,而且感觉好像面部被扭曲,但实际上感觉仍然正常。当面部上份受累时,常出现受累侧闭目困难。 4.少见的情况下,面瘫可以影响到涎腺、泪腺分泌、味觉等功能。
在面部神经性疾病主要包括面肌痉挛、面瘫等。有的患者由于不了解,会混淆这两种病。面肌痉挛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面部抽搐大多为单侧症状,极少数(不到1%)为双侧先后发作。面瘫(特发性面瘫,Bell
palsy,BP),又称Bell氏面瘫或Bell氏麻痹,是指不能确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特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特发性面瘫多单侧发病,个别为双侧发生。
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表现
1、发病时间:大多起病超过40岁,但仍有少量年轻患者。
2、抽搐特点:开始发病多起于上、下眼睑,逐渐缓慢向面颊扩展至一侧面部所有肌肉,重者可累及颈部肌肉。
3、抽搐时间:抽搐发作阵发性的,间歇期随症状加重而逐渐缩短。患者自己不能控制抽搐,经常在紧张、劳累、遇见陌生人、在公共场所露面时发作明显。入睡后抽搐多停止,但也有入睡后因抽搐而醒者。
面瘫的临床表现
1、发病时间:多见于青壮年患者。
2、面瘫特点:患侧全部面肌瘫痪,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嘴时颊肌松弛,口角下垂。抬眉时额横纹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内眼角不尖,眼泪外溢。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由于颊肌麻痹,咀嚼时食物贮留于颊部与牙龈间。
3、其他伴发症状:贝尔氏征:闭眼时麻痹侧眼球上窜,角膜下方露出巩膜;眼球征:患侧眼球上移;颈阔肌征:病人用力前屈,检查者抵额,健侧颈阔肌收缩,患侧不动;听觉过敏:由于镫骨肌麻痹,鼓膜张肌紧张,微小声音产生强震动,产生过听;泪腺分泌障碍:患侧减少;唾液分液障碍:患侧下颌腺分泌减少。
面肌痉挛的治疗
1、药物治疗:抗癫痫类药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及苯妥英钠等;B族维生素:甲钴胺及谷维素。仅能缓解抽搐的症状,但不能完全控制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口服药物剂量不断增大,并出现眩晕、迷糊等并发症。
2、针灸或肉毒毒素:维持时间大约3个月,一般不超过半年。严重者可造成面瘫。
3、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通过显微技术将位于脑神经根部走行异常、并对其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离开,解除血管的压迫,治疗疾病的术式。是唯一针对病因,可根治疾病的治疗方式。
面瘫的治疗
1、激素治疗:尽早足量使用激素治疗,可使用强的松,连用7天后逐天减量。
2、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评估情况,症状较重预后不良的新发病患者72小时内抗病毒联合激素一起使用。抗病毒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连用7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4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恙虫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