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溃疡性结肠炎概述

佚名 2023-11-13 14:32:43

溃疡性结肠炎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此病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我国60年代国内文献仅有零星记载,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和诊断手段的日趋完善,70~80年代有关报道急剧增多,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现代西医学认为本病与感染、遗传、精神、过敏,特别是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确切病因不明,鉴于本病具有反复发作,不断加重,经久不愈,并有一定癌变率等,寻求有效疗法显得日益迫切。

中医学没有相应的名称,一般将其归人“肠涕”、“滞下”、“久瘌”、“便血”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肠擗”的记载,症状即包括“便血”、“下白沫”、“下脓血”等,并提出以脉象来观察预后。《金匮要略》创用白头翁汤和桃花汤,以清肠解毒、温涩固下之法进行治疗,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热毒乘经络,血渗肠内,则变为脓血痢,热久不歇,肠胃转虚,故痢久不断。”对病机阐述较为深人。至宋代,陈无择将本病病因归纳为外感六淫,内因脏气郁结及饮食不当,纵情恣欲(不内外因)三类。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据病之虚实治疗:“壮实初病宜下,虚弱衰老久病宜升。”明清时期,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实践更加深入。如李中梓提出的“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迄今仍有其临床价值。

现代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篇报道,见于1958年。60年代以个案报道为主,亦有一定样本的临床观察资料。强调本病为内痈,多采用冰硼散、锡类散、云南白药、黄连粉等传统常用外治的方药。治法上,灌肠结合内服药,取得较好的效果。70年代,灌肠之法盛行,药物应用更为广泛,除中药外,还探索试用民间草药,但进展不大。工作做得最多的是80年代,据统计,仅1980~1989年有关本病的临床文章就达200余篇,在诸多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治疗方法上,近年来通过对内服药(包括辨证的专方治疗)、灌肠、中西医结合、内服药与灌畅相结合这四种方法的比较,认为以中药内服加灌肠较为合理,体现了标本兼治;在方药上,益气活血方药日益受到重视,和传统效果肯定的健脾益气、清热祛湿方药进行对照,发现其有效率并无差异。另外通过中、西药物的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显著高于西药。从1165例临床疗效分析,总有效率为94.76%,证实中医治疗效果显著。

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近年来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实验动物模型证实,中药对结肠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中药灌肠尚能抑制机体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增殖,以减弱免疫反应。并可解除肠道痉挛,抑制肠蠕动。通过对患者观察也发现,治疗后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提示本病的向愈与免疫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关系。另外,有人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进行药理实验,结果证明,健脾温阳中药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并有促进凝血、改善微循环和调节平滑肌张力等作用。以上均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确切的。

进一步将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中西医所长来提高本病的疗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诊断 4 治疗措施 5 病理改变 6 临床表现 7 预后 附: 1 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中成药 1 拼音 yuán fā xìng yìng huà xìng dǎn guǎn yán

2 概述 又称狭窄性胆管炎,实质上不是一种化脓性疾病。是一病因不明,以肝内外胆管的慢性纤维化狭窄和闭塞为其特征。临床上较少见。它不同于胆管结石,肿瘤或胆管损伤后继发的硬化性胆管炎(或称为继发性胆管狭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一般无胆石,亦无胆管手术史,不少病例同时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少数人还伴有纤维性甲状腺炎及后腹膜纤维化等疾病。发病年龄多数为3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目前认为细菌和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以及某些先天性遗传因素是本症可能的发病因素。

3 诊断 以往仅在手术探查时见到胆管呈硬索状改变才得以确诊。术中胆管造影显示胆管呈弥漫性不规则狭窄,胆管壁活检排除胆管癌肿存在。结合有进行性梗阻性黄疸表现,无胆石和无胆管手术史,即可确诊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但最终诊断还必须经过至少5年时间的随访,如无胆管恶性肿瘤出现,才能最后确诊。由于胆管癌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鉴别诊断困难,即使活检无癌肿,有时也难以完全除外胆管癌。近年来,ERCP和PTC的广泛应用已有可能在术前作出诊断。在梗阻性黄疸病人,特别是伴有溃疡性结肠炎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通过ERCP检查,能显示出肝内外胆管呈弥漫性串珠样带状狭窄改变。

4 治疗措施 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引流胆汁,使胆管减压,以减轻肝脏损害。在手术探查胆道时,须作胆管壁和肝活检,并作术中胆道造影和胆汁的需氧及厌氧菌培养。对局限性狭窄者可行狭窄处扩张,放入T形管、导尿管或塑料管及撑引流,引流管可自胆管切口或肝面引出。引流管最好留置1年以上,也有人主张长期留置,甚至终生保留。有时肝外胆管管腔太细,置管引流也会发生困难和失败。虽有主张在狭窄的胆管上作胆肠内引流术的,但多因技术困难,减压效果不理想,很少被人采用。一般认为如病人经内科药物治疗后好转或已发展有胆汁性肝硬化者,不宜作手术治疗。有认为如病人伴有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时,作结肠切除术可能对稳定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病情有一定的帮助。近年来,已有人采用经内窥镜或经皮肝穿刺途径作插管和作胆管气囊扩张术,但成功率不高。内科治疗主要是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药物,可缓解症状,但一般不改变其病程。早期效果较好,后期效果不理想。广谱抗生素能控制胆管急性炎症的发作,可与激素联合应用。也有人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5 病理改变 80%的病变累及包括胆囊在内的整个胆道系统,20%仅局限于肝外胆道系统。一般以肝管汇合部受累最为严重。受累的肝外胆管的外径变化不明显,但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明显狭小,其内径可小于2mm,但胆管内胆汁大多仍澄清;肝内胆管可产生类似变化,后期可发生胆汁性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

6 临床表现 主要是梗阻性黄疸,呈进行性的缓慢过程。一般无上腹绞痛病史,仅有上腹不适和用痛,伴有明显的皮肤搔痒,有食欲减退、恶心和乏力等,少数病人可畏寒和发热。白细胞检查见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清胆红素、堿性磷酯酶和r谷氨酰转肽酶值均有升高,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IgM高于正常。部分病人的抗核抗体和平滑肌抗体为阳性,抗线粒体抗体为阴性,肝和尿含铜量增高。

7 预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预后较差。有人认为此症最终都将发展成胆管癌。最终结果多数是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多数病人死于肝功能衰竭、肝昏迷,但死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者并不多见。多数人在诊断后仅能缓解5~10年,平均6~7年,合并有溃疡性结肠炎者预后更差。

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中成药 乌梅丸

缺血性结肠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诊断 5 治疗措施 附: 1 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穴位 1 拼音 quē xuè xìng jié cháng yán

2 英文参考 ischemic colitis

3 概述 系供应结肠的大小动脉发生闭塞或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结肠缺血性损伤。常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动脉重建术或大动脉炎后。急性结肠缺血为一过性,属可逆性改变,严重者右发生全肠壁坏死、穿孔或持续性肠缺血。

4 诊断 病史及症状:

突然发生的痉挛性左下腹痛或中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或血性腹泻,一般24小时内排黑色或鲜红色便。应注意询问是否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年轻人应注意是否长期口服避孕药。

体验发现:

可有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有时左骼窝可触及"肿块"。肛指检查指套带有血迹。严重者有腹膜炎或休克等表现。

辅助检查:

可有贫血和白细胞增高,便常规见红白细胞。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及褐色粘膜坏死结节。活检见不同程度的粘膜下层坏死、出血和肉芽组织,纤维化或玻璃样变等。早期钡 *** 可见结肠轻度扩张,可有典型指压征。

应与炎症性肠病、细菌性痢疾等相鉴别。

5 治疗措施 病理早期及时支持治疗,包括禁食、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心输出量。可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氨芐青素4.0g,+生理盐水250ml,VD,2次/d,联合甲硝唑400mg,VD,1次/d。严重患者如有肠穿孔或腹膜炎体征,及早行剖腹探查术

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穴位 髓空 麻木,温疟汗不出,下肢萎痹,腰骶神经痛,过敏性结肠炎,淋病等。腰俞穴的别名:髓空(《针灸甲乙经》)...

髓孔

常吃苹果的好处

常吃苹果的好处

  苹果,是一种常见水果,大家都知道常吃苹果的好处吗?不过苹果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的,哪些人不能吃苹果呢?我为大家整理了常吃苹果的好处以及哪些人不适合吃苹果,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常吃苹果的好处1    吃苹果的好处

  1、提高免疫力预防流感

  苹果中含有表丰富的维他命C、这种物质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红血球浓度、并且能够刺激抗体增加、能增加人体对抗病毒的能力。我们好还要知道、苹果中的维他命C近一半都是分布在苹果皮上的、因此连皮吃效果更佳。

  我们连皮一起吃苹果的时候、一定要把苹果清洗干净、只用清水清洗苹果是不可以的、我们应该使用专门清洗水果的东西、或是使用清洗剂来清洗、这样能洗掉苹果上的有害物质。

  2、抗氧化、预防癌症

  经常吃苹果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氧化、能够有效的预防癌症、主要是因为苹果皮含有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营养素檞皮素和三萜类、这个物质可以帮助我们组织自由基因对人体细胞的伤害。减少癌症的患病几率。

  3、抗抑郁改善情绪

  身体在制造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快乐荷尔蒙时、维他命C是重要元素之一。缺乏维他命会令人抵抗力减低、严重还会导致抑郁。

  所以如果你常常会觉得情绪比较低落的话、一定要坚持每天吃一个苹果、或者是其他维生素C比较高的水果、这样情绪也可以得到一些改善。

  4、维持肠道健康

  苹果经常吃还能防止拉肚子、因为它含有大量的果胶、而且果胶的含量比其他的水果都要多、所以想要肠道健康、就多吃苹果吧!

  5、降胆固醇预防冠心病

  苹果中的果胶及膳食纤维、可以阻止肠道吸收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保护心脏。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吃两个苹果可降低胆固醇水平16%。

  6、控制糖尿病

  苹果的果胶能为身体制造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减轻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此外苹果属于低GI水果、升糖指数低于60、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控制血糖。

   哪些人不能吃苹果

  第一、痛经患者

  苹果味酸、属涩滞、容易导致气血淤滞、月经淋漓不尽。尤其是青苹果、在寒冷的冬季、会造成行经天数延长、月经量减少、甚至加重痛经等症状。所以在经期中千万不要在食用苹果、以免使生理期的症状加重。

  第二、便秘患者

  现在很多上班族生活饮食不规律极易造成便秘的出现。患了便秘拼命吃水果蔬菜来补救、其中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苹果。却不知道苹果含有的果胶成分可以吸附肠道内的多余水分。对于便秘患者而言、如果吃苹果而不喝水、则会导致便秘加重。

  第三、溃疡性结肠炎病人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宜生食苹果、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由于肠壁溃疡变薄、苹果质地较硬、又加上会有百分之1、2粗纤维和百分之0、5有机酸的刺激、很不利于溃疡性病人的康复。且可因机械性作用肠壁诱发穿孔、肠扩张、肠梗阻等并发症。

  第四、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前列腺肥大的病人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均不应该生吃苹果、以免使症状加重或影响治疗结果。除此之外、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病患者也要甚吃。

  另外在选择吃苹果的时候要注意时间。民间有句话、早上金苹果、中午银苹果。晚上烂苹果。因此在给宝宝吃苹果的时候选择早上给宝宝吃。

  苹果的营养价值

  苹果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水果、其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高、它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所有水果中最接近完美的一种水果。许多人都把苹果作为瘦身的必备品、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只吃苹果、号称”苹果日“。

  苹果营养丰富、含有糖类、有机酸、果胶、蛋白质、钙、磷、铁、钾、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纤维、另含有苹果酸、酒石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素。被医学界誉为“天然健康圣品”。

   食用功效

  1、苹果含有维生素c、不含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是心血管的保护神、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同时、苹果还能改善呼吸系统和肺的功能、保护肺部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

  2、苹果 能增强记忆力、又能预防老年痴呆症、非常适合婴幼儿、老年人和病人食用。

  3、苹果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可同时治疗腹泻和便秘、还可以减轻孕妇怀孕期间的不良反应、由于苹果含铁丰富、有益补血。

  4、苹果中的胶质能保持血糖的稳定、不但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小吃、还是想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必不可少的水果、并且还能有效的降低胆固醇。

  5、苹果汁有杀灭传强大的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苹果较多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得感冒的几率要低

  6、苹果能够防癌、预防铅中毒、苹果甘凉、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等功效。

  7、苹果是一种非凡的减压补养水果、能有效减缓人体疲劳、其含有的锌元素、能在消除疲劳的同时、还能增强记忆力。

  8、苹果天然的怡人香气、具有明显的消除压抑感作用、现在的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抑郁、拿起一个苹果闻一闻、就会缓解不良情绪、还有提神醒脑之功。

  9、苹果还能瘦身排毒、抑制皮肤黑色素、酵素的产生、并且能消除口臭。

  常吃苹果的好处2   概述:

  苹果是常见水果,富含营养。常吃苹果可以降低胆固醇,苹果富含有微量元素锌,锌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记忆力;所以常吃苹果有提高记忆力的功效,还能促进儿童生长。

  苹果含有很多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有通便,止泻双重的功效,类似于益生菌的作用。所以经常便秘的人可以多吃苹果,而有腹泻的人,可以适当摄入蒸熟的苹果。

  苹果中含有钾,能补充人体需要,辅助降压作用。苹果中含有矿物质磷,铁,有防止缺铁性贫血作用,养血作用,还有镇静,安眠的保健功效。

  相关知识:

  1、苹果如果与海鲜同食,会发生腹痛。因为苹果中含有鞣酸,海鲜同食时,会降低海鲜中蛋白质的营养,鞣酸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而发生恶心,呕吐,甚至腹痛症状。

  2、水果应该晚饭1个小时后吃,比如苹果可以促进消化。吃完饭就吃苹果,不利于消化。

  常识:

  1、进食水果,无论是什么水果,都要掌握度,适量适当,避免进食过多,防止引起胃酸分泌,引起不适症状。

  2、避免着凉,尽量不要空腹吃水果,比如香蕉等。

  3、水果不能代替饮水的摄入,建议平时多饮水,促进排泄。防止发生便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47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