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流行区吃生的或未熟的石蟹、蜊蛄,出现胸痛或铁锈色痰或有游走性结节及原因不明的癫痫,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从皮损中找到虫体可确诊。
2、从粪便、痰、胸水或坏死组织中查到虫卵也是确诊的依据。
3、皮内试验阳性。用成虫制成抗原,稀释1:1000~2000作皮内试验,在15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或伪足,阳性率可达98.8%。
肺吸虫病主要是指有虫在人体组织和器官内移行,而造成年人体内部出现损伤的情况,肺吸虫病具有传染性质,如果出现这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肺吸虫病的传染源比较多,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那出现肺吸虫病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1、一般症状
肺吸虫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了并殖吸虫在肺部寄生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表现如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其症状表现主要可根据虫体侵犯部位有不同表现。
2、全身症状表现
肺吸虫病还会出现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盗汗、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持续荨麻疹及哮喘症状。
3、侵犯肺部的症状
90%以上的肺吸虫病其症状表现为肺型,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胸闷,因其侵患肺部引起肺组织出现坏死,咯出痰液呈烂桃样血痰,有时甚至可发生大咯血。并发胸闷炎时可出现胸水、脓性或者脓气胸等特征。
4、侵犯腹部的症状
当肺吸虫侵患腹部时,可出现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及肝肿大、黄疸等。患者排出粪便为黄色稀便,可出现血样便。阑尾、胰腺或者肠系膜淋巴结受累时可出现剧烈的腹痛。
5、侵患脑部的症状
肺吸虫虫体可沿颈内动脉上行,侵入脑组织,形成囊肿、结节和瘢痕组织,对大脑的危害非常大。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视物不清、、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还可以出现反复的癫痫发作、幻视及肢体感觉异常、瘫痪、失语、偏盲等。如果侵患到脊髓甚至可出现单侧或者双侧下肢瘫痪。
6、侵患皮肤的症状
皮肤型患者全身可有皮下结节或者包块,在胸部、腋窝、上腹部常见。结节多呈长条形,直径数厘米。在深层皮下者,皮肤表面虽无明显异常,但常有隐痛或者发痒。
7、其他症状表现
肺吸虫可寄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如心包受累可引起心包积液;眼部受累可出现眼球突出、局部红肿、疼痛等。
8、检查方法
一、查找并殖吸虫虫卵
(1)痰:典型并殖吸虫病胸肺型患者的痰是果酱样,直接涂片镜检很容易查到虫卵,但在早期或轻症者,常只在痰内有小血块或血丝,则最好直接取带血部分痰涂片阳性率较高。如虫卵过少可以采用留12~24小时痰,加10%氢氧化钠溶液消化后沉淀浓缩检查,阳性率可以提高,同时也可以作虫卵计数。查痰同时亦应注意如有菱形结晶及多量嗜酸性粒细胞也有诊断意义。
(2)粪便及胃液:儿童或老人不会或无力咯痰常将痰咽下,此外偶有在肠壁上先有并殖吸虫囊肿,破溃排卵到肠腔内。均可采取粪便或胃液用浓缩集卵法检查,可查获虫卵。
(3)其他患胸肺型者常可由胸水内查到虫卵;脑型者常可由脑脊液中查到虫卵;肾受侵入者则可能由尿内找到虫卵,查找虫卵同时亦应注意菱形结晶及嗜酸细胞。对于可疑之皮下结节可试验穿刺取穿刺物做涂片查找虫体、虫卵及菱形结晶嗜酸性粒细胞等。
二、免疫学检查:血清抗体检测。
x线检查:对诊断胸肺型,中枢神经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做到诊断定位还可以根据病变性质说明病理变化及观察药物疗效。
三、其他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加,分类中是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可以加快。
(2)胸水渗出性:经常有嗜酸粒细胞,胆固醇及脂肪小滴,有时可以到找虫卵。
(3)脑脊液:急性期变化明显,白细胞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蛋白质增多。
9、预防措施
1、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切实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
2、及时发现并彻底治疗患者,对病畜、病兽加强调查和捕杀。
3、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防止患者的痰液和粪便污染水源,用生石灰杀死痰液和粪便中的虫卵。
4、患者一旦得病,应彻底治疗。
1.急性血吸虫病
须与败血症、疟疾、伤寒与副伤寒,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毒感染,其他肠道疾病鉴别。主要根据籍贯、职业、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高热、肝脏肿大伴压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孵化阳性为鉴别要点。
2.慢性血吸虫病
须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直肠癌等病鉴别。粪便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可确诊。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有助于本病之诊断。肠镜检查及组织检查可有助于确诊。粪便常规检查、培养、X线钡剂灌肠,诊断性治疗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3.晚期血吸虫病
须与门脉性肝硬变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变鉴别。血吸虫病肝硬变的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肝脾肿大、腹水、腹壁静脉怒张改变较为突出,肝细胞功能改变较轻,肝表面高低不平。门静脉性肝硬变表现为乏力,厌食、黄疸、血管痣、肝肿大显著甚至缩小,不易摸到表面结节,且有活动性肝功改变,如转氨酶增高等。
4.异位血吸虫病
肺血吸虫病须与支气管炎、粟粒性肺结核,肺吸虫病鉴别。急性脑血吸虫病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慢性脑血吸虫病应与脑瘤及癫痫鉴别。
尾蚴性皮炎需与稻田皮炎鉴别。稻田皮炎由寄生于牛、羊、鸭等动物的门静脉中的动物血吸虫尾蚴侵袭皮肤引起,多见于我国东南、东北、西南各省市。宿主排卵入水、孵出毛蚴、入锥实螺,后尾蚴逸出螺体。人接触尾蚴后便立即进入皮肤、引起皮炎。皮炎初见呈红点,逐渐扩大变为红色丘疹,皮疹一周后消退,尾蚴被消灭,病变不再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50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抑郁症的认识
下一篇: 脂肪肝症状大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