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总结

佚名 2023-11-13 23:56:33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总结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其治疗方法甚多,主要分两大类:

一、现代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

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针对病因治疗,多数为手术切除占位病变。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1、口服西药治疗

如卡马西平、得利多、苯妥英钠等上述药物可起到暂时止痛或缓解的作用,此类药物具有耐药性,口服剂量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差,其副作用较大,久服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单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病,并可使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

2、手术治疗

可分为周围神经切断术,神经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三叉神经加压或减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上方法都为破坏三叉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暂时止痛作用,可引起面神经麻痹、偏瘫、共济失调等后遗症,且一段时间后三叉神经重新再生,再次引起疼痛,复发率高。

3、封闭治疗

采用穴位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甘油、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麻痹阻滞神经,起到症状缓解暂时止痛的作用。但副作用较大,可引起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若封闭偏差可导致失明、偏盲,多次封闭后止痛效果不佳。

4、射频术治疗

又称热凝术,以穿刺针刺入半月神经节,利用射频仪在组织内产生电热,根据不同神经纤维耐受的温度不同,有选择地破坏传导痛觉的纤维,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其后遗症为失明,面神经麻痹,脑出血等,且易复发,复发后再采用其它方法治疗有部分患者效果较差。

5、针刺及激光治疗:常可一度缓解疼痛。

6、X刀、伽马刀治疗:通过射线灼断神经,其费用高,同样会引起术后复发和后遗症。

二、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

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历代医家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我们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通过配方药物调理,以搜风通络、通经止痛为治疗法则,不仅使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症状很快消失,还能同时疏通面部的经脉,使三叉神经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治愈率高、不易复发,不损伤破坏神经,无后遗症,无痛苦,是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常规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三叉神经痛在治疗原则上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不见效的患者可选择微创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应优选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等,一些患者只需药物治疗就可以缓解;也可能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疗效减退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嗜睡),在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择微创介入治疗或实行外科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都很高,尤其对寒冷刺激,指导患者用温水洗漱,冬天着装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而导致疼痛发作。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很好,尤其对于治疗首次发作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但药物治疗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不确切。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苯妥英钠: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有头晕、走路不稳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可消退。用药期间需监测血药浓度。

  加巴喷丁:用于疱疹感染后神经痛、癫痫,三叉神经痛的辅助治疗。有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随着药物的继续使用,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孕妇忌用。

  普瑞巴林: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不可突然停药,须逐渐减量。

  手术治疗

  近年来推崇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止痛同时不产生感觉及运动障碍,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显微血管减压术

  是指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离开,解除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从而使临床症状

  得到缓解,术后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大于90%,但可出现听力减退,面神经暂时性麻痹等并发症。

  一般术后要求患者卧床2到3天,当颅压调节到正常范围时,患者头痛头晕逐渐消失,术后症状会很快缓解。

  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大,可选用封闭治疗,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和伽马刀治疗,止痛效果确切。

  服药无效或有明显副作用、拒绝手术治疗者,可试无水乙醇或甘油封闭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破坏感觉神经细胞,可达止疼效果。不良反应为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在X射线和CT引导下将射频针经皮刺入三叉神经节处,选择性破坏传导痛觉、温觉神经,达到止疼效果,疗效达90%以上。适用于年老体衰有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用伽马射线照射三叉神经,让三叉神经变得不敏感,平均起效时间在治疗后1个月开始,治疗1年后疼痛完全缓解率69%(不需要药物辅助治疗),治疗3年后疼痛完全缓解率降为52%。

  中医治疗

  目前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有体针、电针、腹针、埋线及埋针等疗法,临床上常针药并用、针灸并用、体针推拿并用、针刺耳穴贴压并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治疗方法?

(1)西医药治疗。

①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初服100毫克,每日2次,服1日以后每日增加100毫克,直到疼痛解除。每日最大服量不应超过1000毫克,可逐渐减小药量,确定最小有效量维持。但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造血功能,孕妇忌用。

②苯妥英钠:初服100毫克,每日3次;如无效可每日增加100毫克,最大服量不超过每日600毫克。如产生头晕、行走不稳、眼球震颤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减量到中毒反应消失为止。

③如以上药物无效,可用氯硝西泮,每日4~6毫克,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态不稳。

(2)中医药治疗。

①风寒阻络:颜面阵发性疼痛,紧束感,遇寒则甚,遇热稍减,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川芎20克,荆芥、防风、羌活各10克,白芷12克,薄荷、生甘草6克,细辛3克,全蝎5克,蜈蚣3条。

②风热伤络:面部灼热疼痛,遇热则甚,恶风,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方药:桑叶、白菊花、连翘各12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苇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荆子10克,川芎9克,全蝎5克。

③痰火上扰:面部阵发性闷胀灼痛,常进食时发作,局部喜冷凉,头昏而沉,口渴不欲饮,时吐痰涎,胸脘满闷,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治宜化痰清热、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川芎各10克,茯苓15克,橘红、枳实、竹茹、瓜蒌、厚朴各12克,全蝎5克,甘草6克。

④肝胆火炽:颜面阵发剧痛,刀割样,灼热感,烦躁易怒,胁痛口苦,头晕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止痛。

方药:栀子、黄芩、柴胡、菊花、僵蚕豆各10克,石决明(先下)、生地、白芍、龙胆草各15克,木通、甘草、蝉衣各6克。

⑤阳明胃热:颜面灼痛,前额胀痛,齿痛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滑。治宜清胃泻热。

方药:生石膏30克,川芎9克,薄荷12克,生地、菊花各15克,丹皮10克,生大黄(后下)、甘草、黄连各6克。

⑥阴虚阳亢:颜面灼痛伴抽搐,头目眩晕,面色潮红,腰膝无力,耳鸣失眠,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生熟地各16克,知母、丹皮、元参、蜈蚣各10克,青葙子、龟板(先下)各20克,全蝎5克。

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痛

要说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那就有很多了,中医中药治疗算是保守且有很好效果的一种,另外还有西药治疗、手术治疗、射频治疗、封闭治疗、伽马刀治疗等等,其中的差别就是有无副作用及是不是无创疗法。 下面列出详细的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以供参考 三叉神经的治疗1药物疗法 1卡马西平,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2.苯妥英钠别名大仑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解。 三叉神经的治疗2中药治疗 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有的临床医师采用内服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 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不同的中医大夫的水平有高下,对于三叉神经痛这样的顽症,需找专业治疗大夫,否则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推荐中医大夫:杨淑润 ,杨淑润主任40几年的临床经验方“全龙汤”对三叉神经痛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你正遭受三叉折磨,不妨一试。 三叉神经的治疗3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 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 三叉神经的治疗4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疗法 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其效果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病情程度也关系密切,因此,多数病人在半年至2年内复发。 三叉神经的治疗5半月神经节阻滞疗法 采用半月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目前己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多年来,这一注射疗法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它的确能恒久地治愈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的治疗6射频热凝疗法 射频热凝疗法是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目前,射频热凝疗法在临床较广泛,热凝术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目前尚无死亡的病例报道。 三叉神经的治疗7周围神经撕脱术 心端神经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对血管的压迫使血供进一步减少,加重神经变性,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而发生“短路串电”现象。因此,在临床上出现了周围神经撕脱术,进行该手术时,应尽可能多地向近心端撕脱,以防止手术后三叉神经痛复发。 三叉神经的治疗8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法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控制呼吸。由于穿刺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同,麻醉时间在20分钟~160分钟。所以要求麻醉随时终止,患者尽快清醒。 三叉神经的治疗9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自从Dandy 1934年首先提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能导致三叉神经痛的论点以后,一些临床资料也表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之一。许多学者因此采用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的治疗10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伽玛刀镇痛的原理就是将伽玛射线聚焦于预选的与疼痛有关的脑部神经核团或痛觉传导通路上,一次大剂量照射毁损痛觉的传导通路、阻断痛觉的传导而达到镇痛的效果。应用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也取得了一定疗效。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有哪些?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原发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原发者治疗以止痛为主。

1.西医药治疗

〈1〉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初服100mg,日2次,服1日以后每日增加100mg,直到疼痛解除。每日最大服量不应超过1000mg,可逐渐减小药量,确定最小有效量维持。但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造血功能,孕妇忌用。

〈2〉苯妥英钠:初服100mg,每日3次;如无效可每日增加100mg,最大服量不超过每日600mg。如产生头晕、行走不稳、眼球震颤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减量到中毒反应消失为止。

〈3〉如以上药物无效,可用氯硝西泮4~6mg/日,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态不稳。

2.中医药治疗

〈1〉风寒阻络:颜面阵发性疼痛,紧束感,遇寒则甚,遇热稍减,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川芎2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芷12克、薄荷6克、细辛3克、全蝎5克、蜈蚣3条、生甘草6克。

〈2〉风热伤络:面部灼热疼痛,遇热则甚,恶风,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方药:桑叶12克、白菊花12克、连翘12克、薄荷6克、苇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荆子10克、川芎9克、全蝎5克、生甘草6克。

〈3〉痰火上扰:面部阵发性闷胀灼痛,常进食时发作,局部喜冷凉,头昏而沉,口渴不欲饮,时吐痰涎,胸脘满闷,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治法:化痰清热,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10克、茯苓15克、橘红12克、枳实12克、竹茹12克、瓜蒌12克、厚朴12克、川芎10克、全蝎5克、甘草6克。

〈4〉肝胆火炽:颜面阵发剧痛,刀割样,灼热感,烦躁易怒,胁痛口苦,头晕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止痛。

方药:龙胆草15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蝉衣6克、菊花10克、石决明15克(先下)、生地15克、白芍15克、木通6克、僵蚕10克、甘草6克。

〈5〉阳明胃热:颜面灼痛,前额胀痛,齿痛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滑。

治法:清胃泻热。

方药:生石膏30克、川芎9克、黄连6克、菊花15克、薄荷12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生大黄6克(后下)、甘草6克。

〈6〉阴虚阳亢:颜面灼痛伴抽搐,头目眩晕,面色潮红,腰膝无力,耳鸣失眠,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龟板20克(先下)、石决明15克(先下)、生熟地各16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山萸肉15克、元参10克、青葙子20克、全蝎5克、蜈蚣10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0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