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摩
患者取仰卧位,两手掌相叠,以脐为中心,在中腹、下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约2分钟。再用食指或中指点揉中脘、天枢、气海,每穴1分钟。拇指按揉支沟穴,以有酸胀感为宜,约1分钟,然后用后掌根从上到下擦腹直肌,约半分钟,最后,取仰卧位,施术者用手掌根由上到下擦腰部和骶部(腰以下部位),约1分钟。
2.刮痧
重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经穴部位,热结加刮曲池、合谷经穴部位,气滞加刮中脘、行间经穴部位,气血亏虚者加脾俞经穴部位轻刮,下元虚弱加气海至关元经穴部位轻刮。每经穴部位刮3~5分钟。
3.敷贴
①大田螺3个,食盐少许。先将田螺捣烂,加少许食盐敷贴气海穴,每日1次。
②牙皂末6克,蜂蜜6克,麝香3克,共调和为手指粗之条状,纳入肛门内,5分钟内可以通便。
③皮硝9克,加水溶解后加入皂角末,调匀敷脐部,每日1次。
4.保健功法
仰卧位,头部略抬高与胸平,双目微闭,舌抵上腭,两足并拢,一手按胸,一手按腹,然后作腹式深呼吸,用鼻吸气,宜深长,以顶起按腹之手为度。然后,用力缓慢呼气,以按腹之手缓慢落下为度,两手均不用力。每日练功1~2次,每次500~100息。有唾液分三次咽下。
【林昕洁整理编辑】胀气和便秘都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不但使人感到不适,气体或老废物质长期滞留体内,还可能使堆积体内的毒素影响到其他内脏,引起更多健康问题。在印度传统的「阿育吠陀医学」(Ayurveda)中,胀气和便秘都属于「风能」(Vata)失衡引起的消化问题。想要将多余的气体或老废物质排出体外,就要针对能量失衡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缓解症状。 胀气、腹胀 阿育吠陀疗法认为,「风能」会影响肠道产生气体造成胀气。预防方式包括避免食用发酵食物、多数豆类、生冷食物等增加风能的食物。另外,也有一些简单方式能够帮助缓解胀气: 1 用1小匙新鲜生姜浆混合1小匙柠檬汁,饭后服用。生姜能够作为天然的驱风剂,能够帮助预防胀气或是将多余气体排出。 2 将1小匙柠檬汁和1/2小匙食用苏打粉加入冷水中混合,饭后饮用可帮助消化。 3 瑜珈:坐姿扭转、前弯、桥式都是能够帮助缓解肠胃胀气的动作。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便秘被认为是由于水分、纤维摄取太少或运动不足,最后导致风能失衡。另外,过去病史或是饮食习惯的改变,也可能是便秘的原因之一。预防之道是采取平衡风能的饮食,选择温热的食物和饮料取代冰冷食物,也可以在饮食中适度加入油脂。 另外,对便秘患者普遍的建议是多摄取富含纤维的食物,例如全谷类和新鲜蔬果等。规律的运动也能够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作。 治疗便秘的阿育吠陀家庭疗法包括: 1 亚麻籽茶:将1小匙亚麻籽用1杯水煮滚数分钟,并连同亚麻籽一起喝掉。 2 将1~2小匙印度酥油(ghee)加入1杯热牛奶,睡前饮用,能够温和且有效地缓解便秘。 3 将无花果或葡萄干泡水一整晚,作为隔天起床后的第一个食物,能够帮助建立早上排便的习惯。 资料来源:mindbodygreen
1,猪血菠菜粥:猪血,菠菜。先煮好猪血块,再加入菠菜煮汤。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
2,木耳炒白菜:大白菜,木耳,枸杞子,黄酒,再加一些调味料。枸杞子用黄酒泡十分钟左右,开始炒木耳白菜,然后加黄酒枸杞。木耳和白菜都属于粗纤维食物,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
3,青菜蘑菇芙蓉蛋汤:主要是由蘑菇,青菜心,清汤,木耳做成的汤,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便秘是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但是大家都觉得这并不是太严重的现象,因此也没有及时的采取治疗。出现便秘的现象也不能大意,因为便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还有可能诱发其他的肛肠疾病,比如说肛裂、痔疮以及结肠癌等等都跟便秘久治不愈有很大的关系。老年人也是便秘的高发人群,老年人得了便秘以后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确诊病因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缓解便秘的问题。
那么老年人得了便秘以后应该怎么办呢?可以通过以下这几个方法来解决。
1、服用润肠通便之类的药物缓解便秘的现象,比如说首荟通便胶囊、比沙可啶肠溶片、麻仁润肠丸、通便灵胶囊、五仁润肠丸等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2、使用外用的药物也可以治疗老年人便秘的现象,比如说比沙可啶栓、开塞露、矿物油等等。
3、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比如说红薯、芹菜、苹果、香蕉、菠菜、南瓜等等,这些食物也都有软化大便和润肠通便的功效。
4、老年人便秘如果情况严重,也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善结肠传输障碍的现象,就可以恢复正常排便。
以上这几个就是治疗老年人便秘比较常用的方法,患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治疗。另外老年人平时也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荤素搭配不能吃太多油炸油腻的食物,要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并坚持进行身体的锻炼,多喝水缓解肠道干燥的现象,经常用手对腹部进行按摩促进肠道的蠕动,这样也可以预防便秘的发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2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重症肌无力比较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下一篇: 重症肌无力的分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