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病人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缺乏,导致体内各种代谢紊乱及功能障碍,身体对外来刺激的反应能力和抵抗力减弱。在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病人,可因各种诱因而发生危象,出现昏迷,威胁生命。这些诱因包括感染、手术、创伤、恶心、呕吐、腹泻、脱水、饥饿、受寒、过度劳累、麻醉或服用安眠药等。昏迷的类型有低血糖昏迷(饥饿可诱发)、低温性昏迷(受寒可诱发)、水中毒昏迷、失钠性昏迷、感染诱发昏迷及安眠药、麻醉药诱发昏迷等。一旦出现昏迷,应送医院进行抢救,补充葡萄糖,应用氢可的松
什么是厌食
厌食是指食欲减退或消失。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也可由于局部或全身病变的影响,使胃肠张力减退,从而影响神经中枢而致厌食。
厌食为临床极为常见的症状,但必须分清是真厌食,还是畏食(进食恐怖)。前者是各种原因所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后者并非无食欲,乃是因进食后使原有的症状加重而畏惧进食,如胃溃疡病人进食后引发胃痛,因而进食减少,幽门梗阻病人因食后可诱发呕吐而食量减少等。
厌食不是一个非特异性的症状,既可因胃肠道疾病,也可因全身性疾病所致,特别是儿童,常可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因此,如对病因有个大概了解,可帮助我们正确挂号就诊,而不致延误诊断、治疗。
分类及常见疾病
根据厌食的病因,可见于以下几类疾病:
1.胃肠道疾病 常见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癌、克隆病、习惯性便秘等。
2.肝胆疾病 常见于肝炎、肝硬变、肝癌、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等。
3.心肾疾病 常见于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4.内分泌疾病 常见于甲减、席汉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及艾迪生病等。
5.代谢与营养缺乏疾病 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维生素缺乏等。
6.感染 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7.神经精神因素 常见于神经性厌食、重症神经官能症等。
8.药物刺激 如氨茶碱、阿司匹林、红霉素、灭滴灵等以及洋地黄中毒所引起的恶心、呕吐与厌食等。
9.其它 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白血病及烟酒过度等。
常听到不少家长对医生这样叙述:“我的孩子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喂饭很困难”;也有的说“孩子吃饭时就喊肚子疼,不肯吃饭”。大部分家长是耐心地千方百计地哄着骗
着喂完一碗饭;有的则是高压政策,硬逼着进食。目前厌食的儿童数量不少,长期以来家长对孩子厌食伤透了脑筋,厌食仅仅是一种表现,为什么会引起厌食呢?原因之一往往在于缺乏锌元素,因为缺锌能导致味觉减退,食欲降低,形成厌食、偏食,饮食中锌摄取不足,加重缺锌,并形成恶性循环。缺锌还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最常见的免疫功能减退,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复发性口腔溃疡;长期或反复腹泻等。人工喂养,低出生体重婴儿,早期断母乳婴儿,营养不良,虚弱、消瘦、盗汗,原因不明的婴儿吵闹,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头发稀黄无光泽易脱落,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诸如此类都是与锌元素缺乏有关,因此孩子有以上症状和表现,做家长的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缺锌,或许尽早带孩子到医院作有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锌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缺锌会影响儿童各器官的发育,包括大脑的发育,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孩子厌食原因多
良好的食欲是小儿健康的标志之一,湖北省中医院儿科的刘昌玉教授介绍,若孩子出现严重食欲减退或厌食常常提示有潜在的
疾病,需要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了。刘教授介绍,引起孩子食欲低下、厌食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家长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喂以糖类、煎炸、肥腻的食物,小儿生活无规律,饥饱无度等均可造成脾胃损伤从而导致厌食;感染了寄生虫,若虫体繁殖过多,也可伤害脾胃引起厌食;小儿患病时,炎热的气候以及情绪变化,均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造成孩子食欲低下。
从中医来说,中医将厌食小儿分为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胃阴不足3型,治疗上以运脾和胃、健脾益气、益胃养阴为原则,分别用调脾散、参苓白术散、养胃增液汤等进行治疗,还可选用醒脾养胃颗粒、沙棘颗粒、健脾消积口服液等中成药治疗。中药的副作用较小,是调养孩子脾胃的理想选择。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刘教授认为,小儿厌食症的预防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多做一些易于消化,营养全面的饭菜,在饮食结构上,做到荤素搭配、米面搭配、颜色搭配;食谱应经常变化,不断地变换口味,可使孩子有新鲜感,食欲也会增加;不要长期食用肥甘油腻的食品;科学控制孩子食用甜食、饮料、零食的次数和数量;另外培养小孩养成定时、定量、不偏食的饮食习惯,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
此外孩子只有在饥饿时才有好食欲,因此家长不必强迫小孩进食,更不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加剧孩子的厌食情绪。
孩子厌食,可能是一种“抗议父母”的心理所造成;少女厌食,则可能是一种“自我强迫”的心理病。当父母发现孩子有点肥胖时,也千万不要过敏,以免加深孩子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
对于厌食症,记者本身有过一宗亲身体验的个案。
好些年前,我姑姐忧心如焚带了表妹美珊来见我。美珊那年15岁,平时圆圆浑浑的她突然就瘦了一大圈。姑姐说那是厌食症,而且已经是从医院出来,已经愿意进食一些流体食物,但还是不愿意正常进食。美珊两颊深陷,眼神呆滞,动作极缓慢,而且一天里也说不上一句话。
我并不是心理医生,我只是常常写作和旅行,个性比较活泼,姑姐带她来,也只是希望我可以使她开朗些。
美珊住在我家,那时附近就是麦里芝蓄水池,我就天天带她作慢散步,但主要还是要给她一个宽阔点的空间。除此之外,我给她听轻松音乐、看美丽温馨的图画、说一些旅途好玩的遭遇来刺激她。主要是让她感到活着的喜悦。我不懂我的办法是否正确,但她在我家住了三个星期,从开始吃粥到愿意吃点饭,我姑姐流着泪感谢我,其实这姑姐是我小时的华语启蒙老师,我只认为我是尽了做表哥的责任。美珊到今天还是圆圆浑浑,但恶梦已经过了。
但,不是每个个案都像美珊那么幸运。
患者一般家境良好
心理顾问医生林志聪指出,厌食症最容易发生在少女身上,她们一直觉得自己身材过胖,因而长期拒绝食物。厌食会导至严重营养不良、贫血、消化功能萎缩,再严重者最后导致生命危险。
美国知名名歌歌星海伦卡本特就是因厌食症导致死亡,她死时瘦如剩皮包骨,体重只得31公斤。
林医生也说,厌食症少女一般都家庭背景良好,这并非指富裕,是指家里父母都有周全的照顾。从另个角度看,如此过于关怀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没自由,而唯一他们可以夺回这主控权,大概只有在进食这件事上,很快,这想法就变成一种抗议,带有明显的示威成分,并且还会堂而皇之地以自己发胖为借口而拒绝进食。
厌食症主要发生在少女身上。男生只是偶有案例。但厌食的征兆不难察觉,孩子除了拒绝进食,还变得封闭寡言,脾气恶劣,她们会月经停止、体重跌至标准体重15%以下、血压低、心跳缓慢、便秘、晕眩、口臭、功课成绩会下跌、睡眠不好、运动量减少,严重的身上会长出细细的茸毛。
严重的厌食现象,肯定会威胁生命。
在孩子检查体重时,假如发现稍微过胖,(父母)大可从旁协助,找出致胖原因,并低调处理,而不是过敏地夸大其事,把孩子的过旁当作焦点,那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在他们的心灵上添加危机和恐惧感,也会导致压力的累积
自我强迫的心理
但厌食症也有源于自我强迫现象的。
一些少女虽然体态标准,也会对自己体型诸多不满。并以完全拒绝食物来作所谓的减肥。这是严重自我强迫心理病。假如是强迫病类,那么病因也许跟病人体内血清素成分有关系,血清素低弱,就容易发生强迫心理病。
“有些认为自己过胖的少女,会因为食物而跟家人发脾气,每谈到食物就变得很不愉快。有些时候孩子甚至会欺骗,在表面上像是吃了,其实是偷偷吐了出来。”
虽然成人应该少吃脂肪,但孩子在发育期间也是需要一点脂肪的,不必在饮食上矫枉过正。父母应该给孩子平衡饮食的知识,并且,在孩子检验体重时,假如发现稍为过胖,大可从旁协助,找出致胖原因,并低调处理,而不是过敏地夸大其事,把孩子的肥胖当作焦点,那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在他们心灵上添加危机和恐惧感,也会导致压力的累积。”
“不过,厌食症不只是发生在少女身上,有好些行业,厌食症患的几率是比较高的,如模特儿、表演艺人,及一些需要在公众维持标准体型的行业,他们因为时刻要维持形象而更容易产生压力,导致厌食。”
回答者:无名一小将 - 副总裁 十一级 9-26 14:10
厌食是指食欲减退或消失。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也可由于局部或全身病变的影响,使胃肠张力减退,从而影响神经中枢而致厌食。
厌食为临床极为常见的症状,但必须分清是真厌食,还是畏食(进食恐怖)。前者是各种原因所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后者并非无食欲,乃是因进食后使原有的症状加重而畏惧进食,如胃溃疡病人进食后引发胃痛,因而进食减少,幽门梗阻病人因食后可诱发呕吐而食量减少等。
厌食不是一个非特异性的症状,既可因胃肠道疾病,也可因全身性疾病所致,特别是儿童,常可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因此,如对病因有个大概了解,可帮助我们正确挂号就诊,而不致延误诊断、治疗。
分类及常见疾病
根据厌食的病因,可见于以下几类疾病:
1.胃肠道疾病 常见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癌、克隆病、习惯性便秘等。
2.肝胆疾病 常见于肝炎、肝硬变、肝癌、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等。
3.心肾疾病 常见于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4.内分泌疾病 常见于甲减、席汉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及艾迪生病等。
5.代谢与营养缺乏疾病 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维生素缺乏等。
6.感染 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7.神经精神因素 常见于神经性厌食、重症神经官能症等。
8.药物刺激 如氨茶碱、阿司匹林、红霉素、灭滴灵等以及洋地黄中毒所引起的恶心、呕吐与厌食等。
9.其它 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白血病及烟酒过度等。
常听到不少家长对医生这样叙述:“我的孩子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喂饭很困难”;也有的说“孩子吃饭时就喊肚子疼,不肯吃饭”。大部分家长是耐心地千方百计地哄着骗
着喂完一碗饭;有的则是高压政策,硬逼着进食。目前厌食的儿童数量不少,长期以来家长对孩子厌食伤透了脑筋,厌食仅仅是一种表现,为什么会引起厌食呢?原因之一往往在于缺乏锌元素,因为缺锌能导致味觉减退,食欲降低,形成厌食、偏食,饮食中锌摄取不足,加重缺锌,并形成恶性循环。缺锌还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最常见的免疫功能减退,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复发性口腔溃疡;长期或反复腹泻等。人工喂养,低出生体重婴儿,早期断母乳婴儿,营养不良,虚弱、消瘦、盗汗,原因不明的婴儿吵闹,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头发稀黄无光泽易脱落,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诸如此类都是与锌元素缺乏有关,因此孩子有以上症状和表现,做家长的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缺锌,或许尽早带孩子到医院作有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锌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缺锌会影响儿童各器官的发育,包括大脑的发育,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孩子厌食原因多
良好的食欲是小儿健康的标志之一,湖北省中医院儿科的刘昌玉教授介绍,若孩子出现严重食欲减退或厌食常常提示有潜在的
疾病,需要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了。刘教授介绍,引起孩子食欲低下、厌食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家长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喂以糖类、煎炸、肥腻的食物,小儿生活无规律,饥饱无度等均可造成脾胃损伤从而导致厌食;感染了寄生虫,若虫体繁殖过多,也可伤害脾胃引起厌食;小儿患病时,炎热的气候以及情绪变化,均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造成孩子食欲低下。
从中医来说,中医将厌食小儿分为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胃阴不足3型,治疗上以运脾和胃、健脾益气、益胃养阴为原则,分别用调脾散、参苓白术散、养胃增液汤等进行治疗,还可选用醒脾养胃颗粒、沙棘颗粒、健脾消积口服液等中成药治疗。中药的副作用较小,是调养孩子脾胃的理想选择。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刘教授认为,小儿厌食症的预防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多做一些易于消化,营养全面的饭菜,在饮食结构上,做到荤素搭配、米面搭配、颜色搭配;食谱应经常变化,不断地变换口味,可使孩子有新鲜感,食欲也会增加;不要长期食用肥甘油腻的食品;科学控制孩子食用甜食、饮料、零食的次数和数量;另外培养小孩养成定时、定量、不偏食的饮食习惯,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
此外孩子只有在饥饿时才有好食欲,因此家长不必强迫小孩进食,更不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加剧孩子的厌食情绪。
孩子厌食,可能是一种“抗议父母”的心理所造成;少女厌食,则可能是一种“自我强迫”的心理病。当父母发现孩子有点肥胖时,也千万不要过敏,以免加深孩子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
对于厌食症,记者本身有过一宗亲身体验的个案。
好些年前,我姑姐忧心如焚带了表妹美珊来见我。美珊那年15岁,平时圆圆浑浑的她突然就瘦了一大圈。姑姐说那是厌食症,而且已经是从医院出来,已经愿意进食一些流体食物,但还是不愿意正常进食。美珊两颊深陷,眼神呆滞,动作极缓慢,而且一天里也说不上一句话。
我并不是心理医生,我只是常常写作和旅行,个性比较活泼,姑姐带她来,也只是希望我可以使她开朗些。
美珊住在我家,那时附近就是麦里芝蓄水池,我就天天带她作慢散步,但主要还是要给她一个宽阔点的空间。除此之外,我给她听轻松音乐、看美丽温馨的图画、说一些旅途好玩的遭遇来刺激她。主要是让她感到活着的喜悦。我不懂我的办法是否正确,但她在我家住了三个星期,从开始吃粥到愿意吃点饭,我姑姐流着泪感谢我,其实这姑姐是我小时的华语启蒙老师,我只认为我是尽了做表哥的责任。美珊到今天还是圆圆浑浑,但恶梦已经过了。
但,不是每个个案都像美珊那么幸运。
患者一般家境良好
心理顾问医生林志聪指出,厌食症最容易发生在少女身上,她们一直觉得自己身材过胖,因而长期拒绝食物。厌食会导至严重营养不良、贫血、消化功能萎缩,再严重者最后导致生命危险。
美国知名名歌歌星海伦卡本特就是因厌食症导致死亡,她死时瘦如剩皮包骨,体重只得31公斤。
目录 1 拼音 2 基本信息 3 发布通知 4 临床路径全文 4.1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适用对象。 4.1.2 诊断依据。 4.1.3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4.1.4 标准住院日一般为≤14天。 4.1.5 进入路径标准。 4.1.6 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4.1.6.1 1.必需的检查项目: 4.1.6.2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4.1.7 选择用药。 4.1.8 出院标准。 4.1.9 变异及原因分析。 4.2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表单 5 临床路径 1 拼音 chuí tǐ qián yè gōng néng jiǎn tuì zhèng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7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
3 发布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7] 5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了23个专业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上述临床路径已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WWW.cma.cn/kjps/jsgf/)上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7年5月31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2017年版)
4.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1.多个内分泌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体征。
2.实验室检测:垂体前叶激素和相关靶腺激素水平降低。
3.有可疑与病因相关的病史:如产后大出血史、垂体瘤病史以及感染和外伤等。
4.1.3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内分泌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4.1.4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14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垂体前叶功能减退ICD10: E23.008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1.6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4.1.6.1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4)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轴相关激素、肾上腺轴相关激素、性腺轴相关激素、生长激素、IGF1、泌乳素 ;
(5)影像学相关检查:下丘脑垂体CT或MRI 。
4.1.6.2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垂体前叶储备功能试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 *** 生长激素、泌乳素分泌,有一定风险);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
(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自身抗体(ANA、ENA、dsDNA,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类风湿因子及类风湿相关抗体 ;
(3)电解质紊乱者,必要时可查血气分析;
(4)怀疑有占位病变者:眼底、视野检查;
(5)骨代谢相关指标:骨密度及钙、磷(血、尿)水平等;
(6)下丘脑垂体增强MRI。
4.1.7 (七)选择用药。 1.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
(2)甲状腺激素:左旋甲状腺素片;
(3)性腺激素:育龄女性可用雌激素、孕激素;男性可用睾酮;若有生育要求,可使用促性腺激素治疗。
4.1.8 (八)出院标准。 1.明确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诊断以及其病因。
2.经治疗后(内分泌激素替代治疗等)病情好转或稳定。
3.垂体瘤、风湿免疫疾病等为发病原因患者,酌情转科进一步治疗。
4.没有需要继续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4.1.9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急性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垂体危象、粘液性水肿昏迷、肾上腺危象等),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
2.感染为发病原因的患者,如果出现感染加重、感染性休克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并退出本路径。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13天
住院第1014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完善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定性、功能、病因及定位诊断的各项检查
□? 完成相关科室会诊
□? ? 根据检查和会诊结果,确定诊断
□? 靶腺功能减退者,激素替代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转科或出院。
□? 替代治疗病情好转稳定,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疾病不同发病原因,可以准备转科或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转科或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 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 内分泌激素检查: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性腺激素、GH、PRL
□? 预约下丘脑垂体CT或MRI
长期医嘱:
□? 同前
□? 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 有感染者,抗生素治疗
临时医嘱:
□? 完善化验:血沉、CPP、PCT、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自身抗体、ANCA、类风湿因子及相关抗体等、血气分析(必要时)
□? 垂体前叶储备功能试验:胰岛素低血糖试验;LHRH兴奋试验、TRH兴奋试验
(必要时)
□? 眼底、视野检查(必要时)
□? 骨代谢:骨密度、钙、磷等。
□? 下丘脑垂体增强MRI(必要时)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根据病情,出院或转科
□? 嘱患者定期随访和复诊日期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跌倒、感染等意外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5 临床路径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doc
下丘脑-脑垂体疾病包括种类:
1:尿崩症
2:产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3:溢乳症及闭经-溢乳综合症
4:侏儒症
垂体虽小,发生的疾病却不少,最多见的是垂体肿瘤。垂体肿瘤绝大部分是良性的,根据肿瘤细胞能否产生激素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两大类。功能性垂体瘤又以肿瘤细胞生产的激素种类不同分为生长激素瘤,表现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泌乳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表现为柯兴综合征;以及其它少见的肿瘤。功能性垂体瘤生产的激素大大超过正常,就出现激素过多的病征。垂体激素产生不足的疾病也有不少,如垂体性诛儒(生长激素不足)、性腺功能低下(促性腺激素不足),有时整个垂体前叶功能都受损,多种激素分泌不足,如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席汉综合征。垂体后叶功能低下的病有尿崩症(抗利尿激素不足)。
垂体悬垂于脑的底面,通过漏斗柄与下丘脑相连。垂体很小,重量不到1g。女性的垂体较男性稍大。垂体大致可以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见图13-5)。现将垂体的构成部分列表如下:
腺垂体中的前部占腺垂体的绝大部分,在内分泌功能方面也起主要作用。其中的腺上皮细胞根据对染料的反应不同,可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和嫌色性三类腺细胞。用近代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等方法,结合电镜观察证明腺垂体由六种腺细胞组成。嗜酸性细胞占腺垂体总数的35%左右,再分为分泌生长素和催乳素的细胞。嗜碱性细胞约占总数的15%,再分为分泌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GTH)的细胞。嫌色细胞数量最多,约占前部腺细胞总数的50%,这种细胞不分泌激素,但可逐渐出现颗粒而变为嗜酸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后即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结节部仅占腺垂体的一小部分。这部分血管丰富,功能不详。中间部是位于腺垂体前部和神经垂体的神经部之间的薄层组织,它能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MSH)。http://baike.baidu.com/view/135825.htm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3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流行性乙型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