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夏季蚊虫多谨防感染登革热

祝由网 2023-11-14 05:31:41

夏季蚊虫多谨防感染登革热

针对近段时间我国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登革热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为了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病在我市的发生和流行,近日,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市民发出倡议“预防登革热 你我同参与”,呼吁市民共同努力,及时发现和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有效地防止登革热的流行,保障市民的健康。

据悉,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并有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可用于预防登革热。只有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才能有效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夏秋季天气持续高温多雨,蚊、蝇、细菌生长速度较快,是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有关专家介绍,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消灭伊蚊。

伊蚊喜欢在小面积的积水上产卵,如室内盆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的积水里,室外的坑洼、树穴、树洞、竹筒和叶腋等积水处,都是它繁衍孳生的优良环境。翻盆倒罐,填平坑洼、水凼、树洞,铲除杂草和疏通下水道是消灭蚊子、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根本办法。另外,由于伊蚊善飞,必须全民动手,群防群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滞留喷洒、空间喷洒、熏蒸和烟熏等消灭成蚊及请专业人员在居室装上纱窗纱门防蚊,不失为治标的有效办法。

上海报告9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这种病毒如何预防?

根据近日上海疾控中心的消息,上海已经出现九例登革热病例,这些病例均是输入病例。上海市公共卫生专家表示,登革热每年都会出现,今年在新加坡的情况特别严重,截至8月,新加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两万例。但是我国情况不是很严重,大家不用过于恐慌,但是还是要警惕疾病的传播,做好预防工作,如及时灭蚊、涂抹驱蚊剂等。

一、登革热登革热是指登革病毒经过蚊虫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被登革病毒感染后,可能会表现为发烧、高热、头痛、肌肉酸疼,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现象。这种病经常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像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在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的流行区域。今年是新加坡遇到登革热疫情最严重的一年,我国也接连出现了登革热病例,需要警惕与预防。

二、登革热的预防之管理感染源想要预防登革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管理感染源。比如地方性流行区域内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的监控预报工作,早发现病情,早诊断,早治疗,并且要及时隔离。对于可疑的接触者应该及时医学观察,并且患者应该隔离在有纱窗的病室内,避免被蚊子叮咬。因为,得了登革热的患者如果一旦被蚊子叮咬,这些蚊子可能就会携带病毒,从而咬向他人。

三、登革热的预防之切断传播途径与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登革热的第二个途径是切断传播途径,防蚊就是根本措施,比如及时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的滋生地,及时清理居住场所周边的清水,对潮湿的地方及时消杀,大量喷洒杀蚊剂。此外,在夏季,人们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尽量避免被蚊子叮咬,可以带一些驱蚊剂,戴上驱蚊手环。第三点就是保护易感人群了,要提高人群的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自然就不容易得病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所有典型登革热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
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日,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
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
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
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
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
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患者于病程3~6日出现斑丘
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
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
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
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其他 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
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轻型登革热表
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
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 重型登革热 早期具有
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
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
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预防措施:防蚊、灭蚊;患病后及时就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6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