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头晕身重,胸胁胀闷,肢体麻木,口干纳呆,大便不爽,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治则治法:化痰行瘀。
中成药:①山庄降脂片,口服,1次8片,1日3次;②通脉降脂片,口服,1次4片,1日3次。
方药: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陈皮9g,半夏9g,茯苓15g,柴胡9g,枳实9g,赤白芍各15g,生地黄9g,当归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等。加减:血瘀重,加三棱9g,莪术9g以破血化瘀。
有一部分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等)的朋友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说他是痰瘀互结证。
那么,什么是痰瘀互结证?严不严重?
痰瘀互结,就是一个人体内既有痰湿又有瘀血,痰湿和瘀血搅和到一起了,最终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什么呢?是身体里的各种包块,像结节、肌瘤、囊肿、息肉等。
张伯礼教授说:“痰可生瘀,瘀可生痰。”提出了“痰瘀互生”的病因病机理论,认为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痰与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恶化的基本继发因素, 痰瘀互生是 “病重之源” 。
这里所说的痰和瘀又是什么呢?
“痰”在中医里有两个概念,狭义的痰指呼吸道的痰,广义的痰会出现在人体各个部位。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也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形成痰的原因很多,如外感六淫、饮食不当、轻质刺激等,形象肺、脾、肾的气化功能,以致水液未能正常输布而停聚凝结成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说明 痰的生成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化而凝聚有关。
故痰湿的表现有头面出油,喉咙黏腻不清爽;总感觉睡不醒,莫名的乏力、有沉重感。人总是懒洋洋的,精气神不足;小便一夜三四次,尿量多且清如水;大便次数多,不成形;舌体胖大齿痕多,舌苔白腻或黄腻;容易头重、身重、胸闷,关节疼痛,肌肤麻木。容易出汗,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肌肉松软不结实;痰多,口中粘腻,不想喝水,喜食肥甘味厚。咽喉有异物感,咽不下又吐不出来。
“瘀”通常指血瘀,瘀血的产生有这几点原因,一是外伤,离经之血未及时排出或消散,瘀结于内;二是气滞导致血行不畅,以致血脉淤滞;三是寒凝血滞或血热壅聚;四就是湿热、 痰浊等压迫阻塞脉络,以致血运受阻; 五是气虚阳虚导致运血无力,血行迟缓。
瘀血表现常有身体的某个部位有刺痛感,拒按,白天轻,夜里重;反复出血;皮肤干涩,嘴唇乌暗,脸色发黑,指甲青紫,舌有瘀斑,舌下静脉粗大,像珊瑚树一样向四周怒张。
由此可见, 痰瘀互结,足以引起脏腑失调。
“经年宿病,病必在络”。病邪如果由表及里,津血互化失常,五脏六腑、周身四肢都得不到濡养,正气会亏虚,会导致病情更复杂。 尤其在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结节、中风、高血脂症 等代谢疾病中尤为突出 。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开始害怕,但是及时发现就能及时治疗
三七擅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是伤科圣药。陈皮可以化痰,五脏六腑的痰都可以化,尤其擅长化肺里的痰和脾胃的痰。陈皮亦可理气,气机通了,升降平衡,痰湿和瘀血会更容易化掉。
二药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化痰健脾,宽胸理气之效。
可将三七和陈皮按照一定的比例,打成细细的粉末,冲水喝。
高脂血症为血浆中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血脂主要包括脂质和脂肪。类脂质主要是指甘油三酯。血浆中的胆固醇除来自食物外,肝及大肠也能合成。高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胆石症,主要采用饮食疗法,以低糖食物为主,无效时可加些降脂药物。中医无此病名记载,可从肝、肾、脾三脏论治。
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
李某,女,53岁,1987年5月27日入院。主诉:头痛,眩晕三年,近半年加重,头痛且胀,尤以后顶部为著,每于精神刺激诱发。曾经某院诊为“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服活血化瘀,调气止痛类药物无明显效果。查体:形体肥胖,反应迟钝,面色晄白,语音低弱,倦怠懒言,头痛头晕,遇劳加重,心悸怔忡,夜寐不宁,舌质胖嫩,边缘可见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T波改变。血脂测定:胆固醇253mg%,β -脂蛋白753mg%,甘油三酯179mg%。
辨证分析:本病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升降失调,浊阴不降,清阳不升,而为头晕头痛。营血亏虚,不养心神,故心悸证忡,面色晄白,倦息乏力,脉道不充而为沉细弱脉。
取穴:丰隆。泻法。针刺足阳明胃经络穴丰隆,以健脾,升清阳,降痰浊。针刺丰隆17次,血脂降为胆固醇195mg%,β -脂蛋白678mg%,甘油三酯99mg%,而诸症尽除,随访一年余安然无恙。
按:血脂蛋白过高症,多系痰浊瘀滞脉络所致。“久病入络,络病治血”,故凡瘀浊瘀滞脉络之慢性久病,取丰隆穴有降痰浊化瘀血之功。凡血脂蛋白高,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多伴有形体肥胖,或善忘语迟,或思维迟钝,或痴呆嗜睡,或头胀眩晕等症状。胖人居多,瘦人亦有之,临床观察中可见,随着血脂数值日趋正常,上述症状亦随之好转或消除。 实践证明,此症系痰浊滞留脉络为惠无疑,在针刺双侧丰隆穴治疗中,一般周后自觉症状好转,两周后空腹脂大多数恢复正常数但也有异常者,治疗后,胆固醇值较前上升者5例,经半年反复者较多。β——脂蛋白上升者9例,甘油三酯上升者2例,机理尚在研究 探索 。
(1)什么是高粘滞血症?高粘滞血症是因血液粘滞性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或聚集性增高及血小板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含量增高或红细胞比容绝对或相对增高等因素有关。
(2)高粘滞血症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以头昏头痛、头胀多梦、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心悸怔忡、四肢乏力、肢体麻木、拘急不舒等为主要表现。
(3)中医中药治疗高粘血症有那些优势?中医认为,血液运行于血脉之中,循环不止,周流不息。《寿世保元》说:“气为血之帅,气郁日久及血。气有一息不运,则血有一息不行”。所以血瘀证不可避免的牵涉到气,可因气虚或气滞导致气不行血,所以说高粘血症可以归纳为标实本虚证。标实以痰、瘀为标,本虚以正虚(气虚、肾虚)为本。临床上主要以头晕、头疼、头胀多梦、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心悸怔仲、四肢乏力、肢体麻木、拘急不舒等证为主要表现。目前,现代医学有效的治疗手段不多,调血脂西药的发展虽然逐年增多,但对高粘滞血症患者的预后进行研究较少,远期效果不甚理想,近几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通过多年临床观察;采用反治法固本治标,以“通脉降脂减肥汤”(降脂系列)为其代表方剂,辩证论治针对性治疗高粘滞血症、高脂血症,从补肾、补气入手,兼以化瘀祛痰。发现并证明中药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形成,有利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和血管疾病的防治。各种类型有相应的剂型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情志调摄,并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加强锻炼。
(4)高粘滞血症与那些疾病有关?高粘滞血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实际上很多疾病都有高粘滞血症的情况存在,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血液病等都存在血液粘滞的表现,血液流变学障碍对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综合表现是血液粘稠度异常增高。
中药治疗:大体分为四种:脾虚痰浊、肝郁化火、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5)血液粘度的增高与高脂血症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和变性的科学,其中血液粘度是研究的重要指标,血浆粘度的高低是由它所含的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及大量分子脂蛋白(如纤维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量来决定。血脂是构成血液年度的因素之一。但血液粘度主要是由红细胞数量、大小、聚集性、变形性以及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脂类、球蛋白、白蛋的含量等有关。因此,高脂血症的病人由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可引起血浆粘度增高。
血液粘度的增高使其血液流速减慢或停滞,血流量减少,导致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营养障碍、从而损坏脏器。
血浆胆固醇的升高可导致红细胞变行性降低,聚集性增高,从而使全血粘度增高。
为避免高粘滞血症的发生,降脂也是主要治疗手段。
(6)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而后者又是许多血管及脏器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主要基础病变之一,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之间存在者明显的相关系,研究发现高甘油三脂血症是上述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高脂血症是现代生活方式病之一。
(7)什么是现代生活方式病?其特点是:
(1)物质丰富,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①总热能摄入过量;②总脂肪摄取过多,特别是饱和脂肪摄入过多;③动物蛋白摄入过多。
(2)活动或运动减少,超重和肥胖者增多。
(3)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心理上失衡者多。
(4)不良习惯者多,如抽烟、酗酒等。
与上述特点有关的疾病为现代生活方式病,包括:①高脂血症;②高血压;③高血糖(绝大多数由2型糖尿病引起);④高血粘度。
但必须说明,上述的疾病或异常并非起源于现代生活,而是即往就存在。由于现代生活方式使其发病率或发生率大大提高,故有人称之为现代生活方式病。
(8)哪些人应作血脂测定?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一般推荐以下人群作为应接受血脂检查的对象: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史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4)有黄色瘤或黄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6)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
(9) 饮食疗法:
低脂饮食;限制糖类食品的摄入。
低脂食物主要有下列数种:
1、豆类包括大豆(黄豆、黑豆、红豆、青豆等)、蚕豆、豌豆、绿豆等。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
2、洋葱、大蒜。具有降脂和抗凝血作用。
3、香菇、木耳。高蛋白低脂肪,有降低胆固醇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茶叶。茶叶含茶碱、鞣质、茶色素、儿茶酸、维生素C、维生素P等。其中茶色素具有一定的降脂、抗凝、促进纤溶、减少血小板凝集粘附、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5、燕麦粉或片。燕麦中的可溶性纤维,配合低饱和脂肪与低胆固醇的营养均衡膳食,可降低患心脏病的机率。
6、海生物。海鱼它的蛋白质组成容易为人体消化,含有降低血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7、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
8、米糠。米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益的天然食品,它包含了整个稻米半数以上营养素及主要精华。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抗氧化剂和丰富的食物纤维(含205-25%)
9、其他:如黄瓜、菠菜、冬瓜、胡萝卜、茄子、苹果、葡萄、山楂等具有一定得降脂作用。
(10)中医药治疗高粘滞血症、高脂血症
(1)脾虚痰浊型:降脂1号
主要成分:炙半夏、陈皮、茯苓、瓜蒌、薤白等。
症见腹胀纳呆,咳嗽有痰,肢体困重,浮肿尿少,大便溏簿,苔白腻,舌胖脉滑
治宜:健脾化痰消肿利湿
(2)肝郁化火型: 降脂2号
主要成分:龙胆草、柴胡、决明子、枸杞子虎杖等。
症见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晕头痛,口干咽燥,尿黄便干。舌偏红,苔簿黄腻,脉弦细。
治宜:舒肝理气清泄肝火
(3)脾肾两虚型: 降脂3号
主要成分:生首乌兔丝子,仙灵脾生地等
症见体倦乏力,腰酸腿软,腹胀纳呆,耳鸣眼花,或月经失调,或尿少肢肿,苔簿白,舌红,脉沉细。
治宜: 健脾益肾、养血明目
(4)气滞血瘀型: 降脂4号
主要成分:檀香丹参、砂仁、三七粉、川芎、郁金等。
症见胸闷时作胸疼定时,活动则加剧,苔簿舌瘀暗、脉弦
治宜: 活血化瘀、理气止疼
http://www.chinaxgy.com/gxzz/
(一)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或醇酒乳酪,一则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二则酿生痰湿,停滞不化。脾胃运化不及,膏脂过多停聚,渗入血中而成高脂血症。正如《素问》所说的“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二)情志所伤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易怒伤肝,木横侮土,致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蕴为本病。如《内经》曰:“夫人之气血,必使周流……倘喜怒失节,忧思过度之类,致气滞血凝,而成此矣”。
另外,肝郁日久,易化火伤阴,炼液成痰。正如《医宗必读》所言:“症状不齐,总不外心伤而火动,火郁而生涎也”。
(三)禀赋不足
素体肥胖之人,脾胃之气多虚,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内聚而成痰湿。所谓“肥人多痰”,易于罹患本病。
(四)久病体虚
久病失治,或年老体虚,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或因痰湿蕴久化热伤阴,亦可导致肝肾阴虚,虚热内生,又可炼液为痰。久病亦可伤阳,脾肾阳衰,阴寒内盛,聚湿成痰;或血脉不温则血行涩滞,而致血瘀。瘀血痰浊阻滞经络,致高脂血症。
(五)痰浊不化
痰浊属继发性致病因素,是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常,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后又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脏、经络、气血,导致新的致病因素。由于过食膏粱厚味,加之脾不健运,水谷不化精微,反聚湿成痰,痰湿溢于周身脉络,致血中脂质增高而为本病。
(六)瘀血阻滞
瘀血亦属继发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二:一则痰浊之邪停聚于血脉之中,气滞进而形成血瘀。二则脾气不足,不能推动气血运行,形成血瘀。
本病起病缓慢,病变缠绵,病程较长。主脏属脾,累及于心,与肝肾关系密切。初期多为脾虚痰滞证,若湿邪蕴久化热,则成湿热内蕴证;移热肝胆则成肝胆湿热证。若痰湿内蕴,侵淫脉道,血行受阻,气滞不畅,则转化为气滞血瘀证。湿热久羁,耗伤阴精,或年老体虚,精血不足,则成肝肾不足证。本病总趋势是痰湿蕴聚,痹阻脉络,或化热伤阴,致脏器虚衰,痰瘀阻滞,阴阳气血严重失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7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措施
下一篇: 肺吸虫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