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湿热蕴结型高脂血症

佚名 2023-11-14 07:05:47

湿热蕴结型高脂血症

症状:头晕,口干口苦,肥胖,疲乏,烦热,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治法:清热利湿。

中成药:桑葛降脂丸,口服,1次4g,1日3次。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黄芩9g,生地黄15g,栀子9g,川木通6g,柴胡9g,当归9g,车前子(包煎)9g,泽泻9g。加减:湿重,加茵陈(后下)15g,薏苡仁15g以清热化湿。

泽泻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 利水渗湿 1、泽泻淡渗,其利水渗湿的作用较强,可用于治疗水湿停蓄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2、泽泻能够通过利湿的作用来达到利小便以实大便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脾胃伤冷,水谷部分,而导致泄泻不止等症。

3、此外,泽泻可泻水湿,行痰饮,可用于治疗痰饮内停阻碍气机所导致的体内清阳不升头昏目眩等症。

2 泄热 泽泻性寒,既能清泻膀胱之热,又能泄肾经之虚火,故而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可用来治疗湿热蕴结之热淋涩痛等症;以及肾阴不足,肾中虚火亢盛而导致的遗精、潮热等症。

3 治疗高脂血症 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化浊降脂,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可与决明子、荷叶、何首乌等药物同用。

4 利尿 泽泻有利尿作用,能够增加尿量,增加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的利尿作用更为明显。

痛风来了,服好西药的同时,别忘了以下中成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病从口入,好多年轻人或老年人由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步入四高(高尿酸)—痛风。

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与其他组织中引起关节病损及炎性反应,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多见于踇跐的跖趾关节,好发于男性。



属于痹症的范畴,又称 浊瘀痹 。病因多有嗜食肥甘厚味,湿热积聚,邪毒内生,侵袭关节肌肉所致。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止痛。中医上按急性期与缓解期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一) 、急性期

1、 湿热蕴结:

主症: 发病急,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剧烈疼痛,多侵犯一个或多个关节,伴有发热、咽干口燥、心烦汗出、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 病急、红肿热痛、发热、心烦

治则: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 四妙散合当归拈痛汤加减

中成药:

(1)、四妙丸:

功效: 清热利湿

主治: 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

用法: 口服

(2)、痛风定胶囊:

功效: 清热祛湿,活血通络定痛。

主治: 湿热瘀阻所致的痹痛,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 口服。

还可以用 湿热痹颗粒 复方伸筋胶囊 豨桐丸 等。



2、 寒湿痹阻型

主症: 关节疼痛,肿胀不甚,无热感,得温则舒,屈伸不利,皮下有结节,X光线下可以看到痛风石。舌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缓。

辨证要点: 疼痛,肿不甚,得温舒

治则: 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 乌头汤加减

中成药:

(1) 、三乌胶丸:

功效: 祛寒除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强筋健骨

主治: 用于风寒湿邪、风痰、淤血引起的风湿麻木、骨节肿痛、腰腿疼痛、四肢瘫痪、陈伤劳损。

用法: 口服,饭后服。老人、少年酌减;重症、顽症酌加。

(2) 、木瓜丸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主治: 主风寒湿闭阻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恶风寒、肢体麻木、腰膝痠软。

还可以用 强筋健骨丸 关通口服液 正清风痛宁 等。



(二)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1 痰浊瘀阻型:

主症: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有的畸形,活动不灵活,肤色紫暗,舌有瘀点,苔厚腻,脉弦或涩。

辨证要点: 刺痛、畸形、肿大、紫暗

治则: 活血化瘀、泄浊化痰

方药: 桃红四物汤合双合汤

中成药:

(1) 、尪痹颗粒

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

主治: 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有上述症候者。

用法: 开水冲服

(2) 、益肾蠲痹丸

功效: 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

主治: 用于症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顽痹。

用法: 口服

还可以用 三七片 小活络丸 云南白药胶囊 等。



2、 久病正虚证:

主症: 日久不愈,筋肉关节疼痛肿大,僵硬变形,肌肉消瘦,兼见腰膝酸软,畏寒喜睡,手足不温,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舌质红或淡,苔薄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辨证要点: 日久、僵硬变形、消瘦、腰酸

治则: 培补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中成药:

(1) 、壮骨关节丸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活血,舒筋活络,理气止痛

主治: 用于肝肾不足、血瘀气滞、脉络痹阻所致的骨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症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活动受限。

用法: 口服,早晚饭后服用。

还可以用 壮腰健肾丸 独活寄生丸 右归丸 六味地黄丸 等。

以上给大家浅谈痛风的中医辨证治疗,以及中成药的选择应用。在西药不耐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单独使用中成药,也可以中西药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望痛风的友友们,在选择好了西药的同时别忘了中成药,尽快好转。

高脂血症有哪些治疗药方?

1西医药治疗

〈1〉菸酸:首用10.0mg口服,1日3次,维持量20.0mg口服,1日3次,本药副作用为皮肤痒、潮红,胃部不适,肝毒性反应,溃疡病;孕妇慎用。

〈2〉烟酸肌酸脂:0.2~0.4g口服,每日3次。

〈3〉消胆胺:适用于Ⅱ型。首剂4g口服,1日3~4次,维持量4~8g,1日3~4次。副作用有便秘、腹胀、恶心等。孕妇慎用。

2.中医药治疗

〈1〉脾虚湿盛:体型丰满,四肢倦怠,腹胀纳呆,咳嗽有痰,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滑。

治法:燥湿健脾。

方药:苍术12克、厚朴12克、陈皮10克、桂枝10克、泽泻9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白蔻仁12克、藿香9克、石菖蒲10克。

〈2〉湿热壅滞:烦渴,发热尿少,身重,腹大浮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金银花15克、荷叶9克、连翘12克、泽泻10克、茯苓20克、草决明12克、虎杖12克。

〈3〉肝火炽热:口苦烦躁,面红目赤,胸胁胀满,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子12克、柴胡9克、木通6克、车前子15克、泽泻10克、石决明15克。

〈4〉阴虚阳亢:头晕耳鸣,少寐多梦,肢体麻木,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育阴抑阳。

方药:天麻10克、钩藤10克、生决明15克、桑寄生12克、川牛膝12克、栀子10克、生地18克、玄参12克、白芍12克、麦冬12克。

【注意事项】

1.控制饮食,注意限制总热量,使体重正常。Ⅰ型需低脂饮食;对内源性高甘油三脂即Ⅲ、Ⅳ、Ⅴ型要重点限制总热量及糖,以减轻体重;Ⅱ型宜采用低胆固醇饮食、低饱和脂肪酸饮食并加用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

2.保持情志舒畅,增加运动和体力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7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