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那么,如何诊断白塞氏综合征呢?下面就我们来了解一下白塞氏综合征的诊断。
白塞氏综合征的诊断
1、Behcet病患半数以上微循环发生障碍,血清中HLA-B5阳性。有些血清HLA-B5阳性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在追踪观察过程中,相继出现除口腔溃疡以外的其他症状,如视网膜血管炎、关节炎、皮肤针刺反应由阴性转为阳性等,最后诊断为Behcet病。故检查病人微循环变化及血清中HLA可作为诊断的参考资料。
2、白塞氏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如有2个以上的基本症状即可成立诊断。但如基本症状不全,特殊症状又先发时,则诊断比较困难。应仔细询问病史,是否曾经有各器官的患病史。
3、白塞氏病根据皮肤针刺反应:如皮肤注射针眼处在24~48小时内出现丘疹或小脓疱即为阳性。白塞氏病病人约60%以上为阳性反应,可作为诊断的参考。
以上就是对白塞氏综合征的诊断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
本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被称为丝绸之路病。我国发病率无确切资料,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好发年龄为16~40岁。我国以女性居多,男性患者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临床表现】
本病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但较少同时出现多种临床表现。有时患者需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相继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口腔溃疡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复发性、疼痛性口腔溃疡(Aphthous ulceration,阿弗他溃疡),多数患者以此症为首发症状。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多位于舌缘、颊、唇、软腭、咽、扁桃体等处。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呈米粒或黄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疤痕。重症者溃疡深大愈合慢,偶可遗有疤痕。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2、生殖器溃疡
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溃疡深大,疼痛剧、愈合慢。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阴道溃疡可无疼痛仅有分泌物增多。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或阴囊静脉壁坏死破裂出血。
白塞病也叫做“贝赫切特病”,该病八十多年前被土耳其学者发现。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睛炎症和皮肤损害。白塞病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病情可以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因为眼病可出现视力损害,少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内脏受损,但是本病一般预后较好。
白塞病的基本症状是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皮肤病变、眼炎,血管炎还可以引起内脏系统的病变。但是内脏病变一般发生于口腔溃疡等症状之后。可以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关节肌肉、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症状。
口腔溃疡每年至少发作三次以上,可于不同部位出现不只一个疼痛明显的溃疡。溃疡消退后可以不留瘢痕。口腔溃疡是诊断白塞病必要基本症状。
外阴溃疡与口腔溃疡表现基本相似。但是发生率低于前者。
皮肤受累出现结节性红斑、毛囊炎等表现。也可以出现多形性红斑、环形红斑、坏死性结核样皮肤损害。其中结节性红斑比较常见,具有特异性。一般对称性发生于膝关节以下部位,红斑一般1~2周后可以逐渐消退。
针刺试验是诊断白塞病一种比较特异的实验。使用无菌针头(有时输液后输液部位)刺入前臂屈面中部皮内,24-48小时后可以出现直径约2毫米的毛囊炎样红皮疹或者脓疱样皮疹。
葡萄膜炎是白塞病最常见的眼炎类型。可以双侧同时受累或者先后发病。其为非肉芽肿炎症,眼病反复发作有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甚至失明。
白塞病皮肤症状较多,但是白塞病是相对少见的疾病。正常人出现以上皮肤时不要紧张失措,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的内容,需要经专科医生鉴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84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丹毒的概述
下一篇: 什么是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