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瘘的诊断一般并无困难。在贯通性外伤史,病人可自己发现有搏动性肿块,而且局部有嗡嗡声。一侧肢体肿胀,静脉曲张和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肢体局部皮温比对侧的高,受伤部位有疤痕、杂音和震颤时,应考虑到动静脉瘘之诊断。急性动静脉瘘病人常有严重多发性创伤或肢体我处贯通伤。检查病人时,由于注意力集中在骨骼和软组织严重损伤部位,动静脉瘘的诊断和处理常被延误。
辅助检查
一、动脉造影:可以明确瘘口的部位,大小以及附近血管扩大和侧支循环情况。瘘口小时,动脉显影,瘘口附近静脉也显影,但瘘口远端静脉很少显示。瘘口大时,需快速摄片才能见到动脉显影,但瘘附近扩张静脉显影明显,扩张最清楚的部位往往提示是瘘口的部位,瘘口远端静脉可能显示,数目增多并有曲张。
二、指压瘘口的测定(Brankam征):指压瘘口以阻断血液分流,测量阻断血液分流,测量阻断分流前后的心率及血压,加以比较。在阻断血液分流后,心率显著减慢。这是由于瘘闭合后,迫使血液在正常毛细血管网流通,周围阻力因而增加。同时,瘘突然被阻断后,过去经瘘分流的血量被近流入周身动脉系统,周围阻力的增加和动脉系统内突然增加额外的血量,使血压上升,由此相应地刺激了主动脉减压神经和颈动脉窦内的神经末梢,使血管舒缩中枢起抑制作用,使脉率较慢。
三、动静脉瘘远端动脉平均动脉压测定:当瘘大和侧支循环少时,平均动脉压下降特别明显;瘘小,则支循环丰富时瘘远端平均动脉压变化不大。一般动脉压测定需直接穿刺动脉,但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肢体容积描记也可以测定瘘远端的动脉压力。
四、心脏排出量测定:超声心动图以及指示稀释法(indicator dilution mehods)可以测定心脏排出量,了解心脏功能。
五、静脉血氧的测定:从动静脉瘘处静脉或从瘘口近端的静脉抽血,和对侧肢体同一部位的静脉血检测比较,患侧的静脉压比正常肢体的静脉血红,且氧分压明显增高。
六、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增高。在瘘口附近的静脉压增高更明显。
本病病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静脉窦炎及硬膜窦栓塞。正常情况下,部分脑膜动静脉终止于窦壁附近,发出许多极细的分支营养窦壁硬脑膜,并与静脉有极为丰富的网状交通。动脉主要来源于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的脑膜分支,当发生静脉窦炎或硬膜窦栓塞时,静脉回流受阻,窦内压力增高,可促使些网状交通开放而形成DAVFs;
(2)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此病多发于女性,Roy报告24例DAVFs,其中21例为女性,当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变时,血管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并扩张迂曲,加上血流的冲击,易形成瘘,
(3)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属先天性疾病,血管弹性较差,可与静脉形成瘘。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引流静脉的部位、大小,而与供血动脉的来源无关。根据静脉引流方式的不同期临床表现分为4类:
(1)自皮层向静脉窦引流,称为顺流,症状主要由动静脉短路引起,可表现为搏动性耳鸣及颅内血管杂音,海绵窦区DAVFs可表现为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
(2)静脉高压,血流自静脉窦逆流至皮层,称为逆流,症状由扩张、迂曲、薄壁的静脉引起,可发生颅内出血、头痛、神经功能障碍;
(3)直接引流到蛛网膜下腔或皮层静脉,使这些静脉呈瘤样扩张,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4)硬脑膜动静脉瘘伴有硬脑膜或硬脑膜下静脉湖,血流直接引流到静脉湖中,该型病情严重,常出现占位效应。 1. 搏动性耳鸣及颅内血管杂音约70%病人有搏动性颅内血管杂音,杂音可在病变部位,也可遍及整头部,杂音高低取决于动静脉短路情况,若血流量大,瘘口小,则可闻及高调杂音,反之,杂音较小或无杂音。
2. 头痛 约50%出现头痛,可在病变局部,也可遍及整个头部,可呈持续性、搏动性剧烈头痛,活动、体位变化或血压高时加重。
3. 颅内出血 可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或血肿,脑内出血或血肿。多数作者认为是由粗大迂曲壁薄的引流静脉破裂引起的,而与瘘本身无关。颅内出血后,可表现为相应的占位效应。
4. 颅内压增高 其原因为:(1)由于动静脉瘘的存在,看病因形成机理第一条,脑脊液吸收障碍;(2)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响颅内静脉回流及脑脊液的吸收;(3)引流静脉呈瘤样扩张,可发生硬膜下静脉湖,产生占位效应。
5.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可表现为精神错乱、痴呆、肢体无力、脑卒中、脑积水及癫痫等。复视、视力减退及走路不稳,也是常见症状,可能系扩张静脉或窦的机械压迫,或看病因形成机理第4条 1. 海绵窦区:结膜充血、水肿,视力降低, 眼球运动受限。
2. 侧窦及颈静脉孔区 :常见搏动性耳鸣,有些出现头痛、头晕、视力下降等 。
3. 岩骨尖区及大脑大静脉区:常表现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及后组颅神经麻痹症状 。
4. 上矢状窦区: 常引起肢体活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1)由于动、静脉瘘的存在,动脉血直接向硬脑膜静脉窦灌注,将未衰减的动脉压传递到静脉窦造成静脉窦内压力持续增高,使颅内静脉回流受阻,对脑脊液吸收形成障碍;
(2)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响颅内静脉回流病影响到对脑脊液的吸收;
(3)引流静脉呈瘤样扩张,可发生硬膜下静脉湖,产生占位效应。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因扩张静脉或窦的机械压迫,或静脉内高压,回流受阻,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动脉血直接回流静脉,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 根据脑血管造影情况,DAVFs的供血动脉包括:
(1)病变位于前颅窝,其供血动脉为硬脑膜动脉及眼动脉分支筛前动脉,主要向矢状窦引流;
(2)病变位于中颅窝,供血动脉可来自脑膜中动脉、咽升动脉、颞浅动脉、脑膜垂体干前侧支,静脉引流向海绵窦;
(3)病变位于横窦或乙状窦附近,供血动脉可来自脑膜垂体干、椎动脉硬脑膜分支、枕动脉、脑膜中动脉、咽升动脉、耳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静脉引流向横窦或乙状窦。本病常见的“危险吻合”
(1)脑膜中动脉颅底组前支或前组与眼动脉的脑膜回返动脉的吻合;
(2)枕动脉、咽升动脉、颈深动脉、颈升动脉肌支与椎动脉肌支在颈枕联合区及上颈段存在广泛吻合;
(3)脑膜中动脉可与颈内动脉相吻合,脑膜中动脉岩骨后支参与同侧面神经供血。
重要提示:脑血管造影应注意是否有上述“危险吻合”的存在,以指导治疗。
一、病因: 1、贯通伤 绝大多数后天性是贯通伤引起。如各种穿刺伤,特别是高速子弹、钠铁和玻璃碎片飞击伤。在受伤的当时,同一鞘内的动脉和静脉一起受损伤。闭合性骨折由于尖锐的骨折端或碎骨片刺破邻近血管。经皮穿刺动脉造影和手术时创伤是最常见的病因。第四,五腰椎间盘靠近髂血管,作椎间盘切除手术时,易造成髂血管损伤引起髂。一般贯通伤外口很小,因邻近的肌肉和软组织阻止了大量出血,在局部软组织内形成血肿,血肿机化后形成的囊壁。 2、挤压伤 平行的动脉和静脉同时受挤压可发生。医源性损伤例如脾切除和肾切除,大块结扎脾蒂和肾蒂;截肢时股动静脉结扎;甲状腺切除时,上极动静脉大块结扎,均可发生。外来的暴力作用于软组织,将软组织挤压在骨骼上,如肩部、臀部挫伤可引起局部,颅骨骨折可引起脑膜血管的等。 3、其他原因 动脉瘤逐渐产生粘连、腐蚀,最后穿破伴行静脉,甚至肿瘤溃疡破到大的血管壁都可发生。 二、发病机制: 动脉和静脉的交通可分直接和间接两种。邻近动的静脉同时受伤时,创缘彼此直接对合,在数天之内就可直接交通,称为直接。如动脉静脉的创口不能直接对合,而在二者之间有血肿存在,以后血肿机化,形成贯通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囊或管,称间接瘘。瘘的近端动脉进行性扩张和伸长;动脉壁初期有些增厚,后期发生退行性改变,平滑肌纤维萎缩,弹力纤维减少,管壁变薄,以及粥样斑块形成。如瘘孔大,邻近瘘口主干动脉可膨胀而形成动脉瘤。远端的动脉因血流量减少而缩小。 静脉逐渐扩张,远端可达最后一个瓣膜,近端可达腔静脉。如瘘孔大,静脉内压力骤增,外伤几星期后就可见到局部由于静脉膨胀而形成一个搏动性肿块,很象是假性动脉瘤。瘘孔小时,在瘘管处静脉逐渐扩张,静脉内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由于静脉壁逐渐增厚,形成“动作样壁”。所以,外伤后半年左右从外形上很难区分是动脉或静脉。静脉壁也发生变性,内弹力层继裂和消失。远端静脉扩张和抻长,随后,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更加重静脉机能不全。促进大量侧支循环形成,静脉侧支循环甚至比动脉侧支循环更多,浅表静脉广泛曲张。 动静脉之间的瘘口呈单纯性比较少见,多数外伤性动脉瘤,其部位可在动脉侧,静脉侧,或者在动静脉之间。
近年来,由于血管外科迅速的进展,血管缝合和移植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后天性动静脉瘘一旦诊断肯定,都主张早期手术。这样可避免在等待时期内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并发症。
1.急性动静脉瘘手术治疗
确定诊断以后,病人一般情况许可,就进行早期手术。伤口进行彻底清创,游离受伤动静脉近、远端并用塑料带控制。动脉可根据受伤情况不同,进行瘘口修补术或切除瘘后将动脉两端吻合或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静脉也需进行修复,重建血流,这样可减少肢体水肿。
2.慢性动静脉瘘手术治疗
(1)动静脉瘘结扎闭合术 是一种古老的手术方法。非主干血管采用闭合性手术是一种安全具有一定疗效的方法。但主干血管(肱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进行闭合性手术可产生远端肢体,特别是下肢血供不全和慢性营养障碍,出现间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麻木、怕冷、水肿、溃疡和肌肉萎缩等症状,所以不宜采用。手术方式包括瘘的近端动脉结扎术、四头结扎术、闭塞性瘤内缝合术等。
(2)动静脉瘘切除,血管重建术 随着血管造影术的改进对血管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血管外科术和器械日益发展。近年来,对后天性动静脉瘘,都主要进行瘘切除和动静脉重建术:①经静脉切开瘘口修补术;②瘘切除,动脉和静脉口侧面缝合修补术;③瘘切除,动脉对端吻合术;④瘘切除,血管移植术:如动脉缺损范围较长,则可采用自体静脉+人造血管移植术。
(3)瘘旷置动脉人造血管移植术 有些病变位于不易暴露的解剖部位,或与邻近血管,神经紧密粘连,不可能将动静脉瘘切除,可将瘘的动脉近远端结扎,切断,同时在离开病变动脉之近远端作血管移植术,以保持肢体远端的血供。
(4)动脉内栓塞 介入下动脉穿刺造影,插管至动静脉瘘部位,将所见瘘口栓塞。如为主干动脉的动静脉瘘尚可应用覆膜支架封闭瘘口。此法系微创治疗,痛苦小,创伤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93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动静脉瘘的治疗
下一篇: 动静脉瘘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