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缩窄的治疗目的是切除狭窄段,重建主动脉正常血流通道,使血压和循环功能恢复正常。
应用锁骨下动脉瓣作主动脉成形术:婴儿幼儿主动脉缩窄病例施行缩窄段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较高,而且由于主动脉口径细小,仅为成年人的50%,对端吻合术后形成的环状疤痕组织难于随体格成长而增大 ,因而术后主动脉再狭窄的併发率高。1966年Waldhausen和Nahrwold倡用锁骨下动脉瓣修补扩大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术后主动脉再狭窄的併发率显著降低。术前准备、麻醉方法和手术切口与施行主动脉缩窄段切除术相同。进胸后游离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结扎、切断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较大的动脉导管则需作切断缝合术。在胸腔顶部结扎左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结扎椎动脉可避免术后产生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在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放置主动脉近段血管钳,再在缩窄段下方访华团降主动脉血管钳,在胸腔顶部切断左锁骨下动脉,然后纵向切开左锁骨下动脉全长,切口下缘延伸及主动脉缩窄段和缩窄段下方降主动脉约1cm,切除缩窄段主动脉腔内增厚的内膜和中层组织构成的隔膜。将左锁骨下动脉瓣向下翻转,先用缝线1针将动脉瓣与主动脉切口下缘缝合结扎后,再将动脉瓣前、后缘与主动脉切口前、后缘作连续或间断缝合。由于缝合线呈U形,主动脉前后壁日后生长能力未受影响,术后不至于发生再狭窄。
若症状明显,建议手术治疗,至于是选择用生物瓣或机械瓣,各有利弊,但从你的年龄来分析,建议选用机械瓣为好,因为机械瓣的寿命远长于生物瓣,但机械瓣的弊端是需终生抗凝治疗。
另外,瓣膜病的治疗并非都要换瓣,若瓣膜弹性尚可,也可以做主动脉瓣成形术(这是一种刚开展的手术方式,不需要开胸,直接经血管腔进行手术,手术创伤小,康复快,手术后体表无瘢痕)。但是否适于这种手术,还取决于你本身的瓣膜情况,建议你到当地知名医院咨询。
北京安贞及阜外医院均可开展这类手术。
1.切皮前准备 与常规体外循环手术不同,孙氏手术需要左侧上下肢同时穿刺测压,右侧颈内静脉置中心静脉管。患者仰卧位,上胸垫高,颈部处于伸展位,皮肤消毒铺巾的方法同冠状动脉搭桥术,但铺巾后需留出腋动脉和股动脉游离插管的范围。
2.游离右侧腋动脉 于右侧锁骨下自锁骨中内1/3交点表面皮肤向外作垂直于身体长轴的切口长6-8cm,钝性分离胸大肌,将其深部的胸小肌用甲状腺拉沟拉向外侧,先游离出腋静脉并套带,必要时需结扎该静脉上缘的1.2个分支,将腋静脉牵向下方,腋动脉即位于腋静脉的后上方。将腋动脉游离约3cm,结扎该段的分肢,近远端分别套带备用,注意游离腋动脉时勿损伤其周围的臂丛神经。
3.开胸和头臂血管游离 正中开胸同常规体外循环手术,但上缘的皮肤切口达胸骨上窝或向上偏向左或右,有时切口需延伸至颈部,劈胸骨时一定要轻柔,胸骨牵开后,切除残条的胸腺,并游离于左侧无名静脉并上带。将左无名静脉提起并向下拉即可进一步游离出其下方的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该过程最好是在肝素化前完成。
4.建立体外循环 游离出头臂血管和主动脉弓前后壁后肝素化,动脉泵管常规选用单泵双管,其中一根经腋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而另一根用作股动脉插管或人工血管灌注管插管。心房插二阶梯管,如需行右房切开则插上下腔管,左心引流的途径可经右上肺静脉或主肺动脉。
5.主动脉近端的处理 降温至心跳停,无名动脉近端阻断主动脉,剖开近端主动脉,清除假腔内的血栓,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灌注停跳液,主动脉近端的处理主要依赖于其病理改变,对于主动脉窦直径大于5.Ocm的患者应视主动脉瓣病变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或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主动脉直径介于4.0~5.Ocm之间者,应尽量先行窦成形和主动脉瓣成形,必要时可行主动脉瓣替换和部分主动脉窦替换;主动脉窦直径小于4.Ocm应保留主动脉窦,主动脉瓣成形或替换。术前即有右冠状动脉缺血证据,术中探查右冠开口明显受累者,可缝闭右冠开口,而行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处理主动脉近端的过程中,当鼻温降至20℃时,暂停近端的操作,而转向对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处理。
6.主动脉弓替换和支架象鼻植入 鼻温至20℃,头低位,手术野中吹入CO2,以排除其内的空气,分别阻断三支头臂血管,同时经右腋动脉行选择性脑灌注,剖开主动脉弓,横断3支头臂血管,左锁骨下动脉近端4/0prolene线缝闭,选择适当型号的支架象鼻经主动脉弓远端口植入降主动脉真腔,修剪多条的主动脉弓组织使其边缘与支架象鼻近端的人工血管平齐。选择直径与支架象鼻相当的四分叉人工血管,其主血管远端与带支架象鼻的降主动脉吻合,3/0prolene线全周连续缝合,动脉泵管的另一端插入人工血管灌注分支灌注恢复下半身循环,将对应的头臂血管分支先与左颈总动脉吻合,5/0prolene线连续缝合,排气开放后开始复温,随后将人工血管主血管近端与主动脉近端吻合,4/0prolene线连续随合,恢复心脏循环,最后吻合无名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分支。
7.主动脉近端吻合 在保留主动脉根部的患者,于窦管交界上方0.5~1cm处横断主动脉,与四分叉人工血管近端吻合,3/0prolene线连续缝合。对根部替换的患者在完成根部手术后将两人工血管端端吻合,4/0prolene线连续缝合。
8.复苏及脱离体外循环 完成全部的血管吻合后,经充分排气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心脏电击复跳,鼻温至37.5℃,肛温至35℃即可缓慢撤离体外循环,复温过程中检查各吻合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缝闭,停机后体外循环大夫即准备血液回收。
9.中和和术后止血 撤离体外循环机明确无活动性出血后即按肝素和鱼精蛋白1比1.5的比例快速中和,同时快速应用1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必要时应用新鲜血浆,迅速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对吻合口针眼出血应用纱布压迫和补片包裹的方法往往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对近远端吻合口的出血经上述方法无效时应在包裹吻合口后 与右房行分流术。
10.关胸 与常规体外循环术后基本相同,但在闭合胸骨前 要摆放好头臂血管,避免扭曲、打折和受压。
给你看几张图片 你应该就明白了
并不是剪掉 其实就像裁缝一样修修补补 重建几条通路 把缩窄的地方扩大
http://www.dr163.com/photos/200710/15761_4.html
PS: 我就是看了医龙才去做心外科医生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95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疾病概述
下一篇: 特殊部位的主动脉缩窄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