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认为:小儿气血未旺、老人气血已衰,皆易脱肛。 5岁以下儿童发生直肠脱垂非常多见,由于小儿体质娇嫩,发育不完全成熟,元气不实,骶骨弯曲未长成,直肠粘膜下组织也较为疏松,直肠缺乏骶骨的支持,而且直肠与骨盆几乎笔直,即垂直的状态,比较活动,不利于固定,而且增加了肛门括约肌的负荷量,儿童时期又易患营养不良、百日咳、肠炎、腹泻等疾患。长期腹内压增大,失去对直肠的牵拉固定作用,就易发生直肠脱垂,这就是小儿易患直肠脱垂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还常见到小儿排便、排尿坐盆时间过久而诱发本病。小儿随着骨盆的发育、骶骨弯曲形成,多数直肠脱垂患者常可自愈,故一般应用非手术治疗。
老年人直肠脱垂则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气虚不能收摄而引起。"虚 "是老年人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老年人全身组织衰退、肌肉松弛,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便秘、气管炎、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频繁增加腹压,同时隔肌下降,压迫腹腔脏器推压乙状结肠和直肠向下移位,又由于老年人体弱无力,括约肌松弛,骨盆直肠窝、坐骨直肠窝脂肪量减少,这也是老年人易发生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原因之一。故对老年人患直肠脱垂的治疗,既应重视局部的致病因素,更应重视全身整体的状况。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冲着你我的缘分,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直肠脱垂”的问题。
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部份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外的一种慢性疾病。以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下腹坠痛,便之不净;重者可发生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脱垂程度可分为三度。
中医学称此为脱肛,认为多因气血不足、气虚下陷、温热下注大肠等所致。
……
4)疾患危害
直肠脱垂作为一种肛肠疾病,对人的身体和生活有诸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种:
1. 直肠脱垂初期有便秘、排便无规律,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缩回。
2. 直肠脱垂逐渐加重后,除排便用力时引起脱肛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压的情况下,都可引起脱肛,往往不能自行缩回,必需用手将脱出的肿物托入肛门。由于经常脱出而排出粘液会经常污染内裤。
3. 直肠脱垂导致肠粘膜受损伤发生溃疡时,还可引起出血和腹泻。如脱出的肿物不能缩回,容易发生炎症、肿胀,则出现疼痛,进一步又加重便秘。
4. 脱垂在直肠内反复下降和回缩,引起粘膜充血水肿,常由肛门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坠胀、拖拽,会阴部及股后部钝痛等。
另外,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
5)治疗原则
1. 部分脱垂
脱出部仅为直肠下端黏膜,故又称黏膜脱垂,脱出长度2--3厘米,一般不超过7厘米,黏膜皱襞呈放射状,脱垂部分分两层黏膜组织。
需要与环状内痔鉴别,除病史不同外,环状内痔脱垂时,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直肠指检时,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脱垂时括约肌松弛。
2. 完全脱垂
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重者,直肠、胆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出长度常超过10厘米,呈宝塔形,黏膜呈环状排列。
治疗:成人直肠黏膜部分脱垂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完全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3. 注射治疗
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使黏膜与肌层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固定。
4.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较多,主要术式有直肠悬吊及固定术、脱垂肠管切除术、肛门圈缩小术。
6)手术方法
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归纳为以下几种:
1. 肛门紧缩术
即肛门周围缩小术或环缩术。就是将银丝、铬制线、硅橡胶胶圈植入肛门周围皮下,使松弛的括约肌缩紧,从而阻止直肠的脱出。
近年来采用硅橡胶治疗,优点较多,有利于大便失禁及直肠脱垂的防治,该手术简单,局麻即可进行,但手术复发率高。
2. 脱出肠管切除术
将脱出肠管切掉,然后将各层缝合。优点是术野清晰,可及时处理脱出肠管的水肿、坏死,使之粘连不能复回肛内。缺点是复发率高,有一定并发症,如盆腔炎及脓肿、直肠狭窄等。
3. 直肠悬吊固定术
① 直肠后位悬吊术:即采用阔涤纶带包绕上部直肠,将其固定在骶骨隆凸下的骶前筋膜上。此法取得了良好疗效,该手术简单,复发率及死亡率低。
该手术也可将直肠悬吊在腰大肌上。
② 直肠后方固定术:从腹部行入路,将尾骨前筋膜充分剥离到尾骨尖附近,将尾骨纵韧带与直肠后壁缝3--6针加以固定。据文献报道,该方法无明显副作用。
③ 腹直肌前韧带直肠悬吊术:该手术愈后牢固可靠,稳定性强。
④ 直肠前位固定术:用涤纶带缝合在直肠下端及两侧,将直肠拉向前方,重建“直肠角”,最后把涤纶带缝在耻骨上。该手术疗效好,但手术复杂,易并发出血和感染。
4. 直肠前壁折叠术
该手术为沈克非教授发明,并经其他学者不断完善,该手术提高了直肠膀胱陷凹,修补了滑动性疝,直肠前壁折叠后,使直肠缩短、变硬,与骶部粘连固定,既解决了直肠本身的病理改变,又加强了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固定点,因此,该手术后疗效满意。
……
6)预防措施
直肠脱垂患者要坚持作体育锻炼和强壮腹部肌肉锻炼,以改善人体气血亏虚及中气不足的状况,这对于巩固疗效和预防直肠脱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预防措施有:
1. 积极除去各种诱发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泻、长期咳嗽、肠炎等疾病,婴幼儿尤要注意。
2. 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生活规律化,切勿长时间地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3. 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 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5. 经常做肛门体操,促进提肛肌群运动,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效果,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
10)手术视频
直肠脱垂手术在线:http://www.chgcw.com/2009/1019/12623.html (时长06∶55)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虽然常见,但很多人对于直肠脱垂都引不起重视,直到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不得不治才去医院治疗。虽然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但有许多人对它不了解。下面,详细的为您介绍一下。
在现代医学上,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部分脱垂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粘膜呈“放射状”皱襞、质软,排粪后自行缩回的症状。若为完全性脱垂,则脱出较长,脱出物呈宝塔样或球形,表面可见环状的直肠粘膜皱襞,直肠指诊感到括约肌松弛无力。如脱垂内有小肠,有时可听到肠鸣音的现象。
二、晚期:直肠脱垂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
三、嵌顿:由于肛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旦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在临床上,直肠脱垂按脱垂程度轻重分成三度:一度为直肠黏膜脱出,二度为直肠全层脱出,三度为直肠及乙状结肠脱出。
脱肛危害很多,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小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排便排出肿物:直肠脱垂初期有便秘、排便无规律,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缩回。
二、粘液刺激:由于直肠脱出,肠液流溢,容易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门瘙痒,可造成肛门湿疹等疾病的发病;
三、感染:直肠脱出后病菌容易侵入肠道,引发肠道炎症、肛周皮下脓肿等等;
四、粘膜充血水肿:直肠反复脱出、回缩,容易造成粘膜充血、水肿,导致大便带血;
五、肠套叠、绞窄、坏死:直肠脱出后无法复位或者不能恢复原位,可能造成肠套叠等情况,严重者不排除肠梗阻的可能;
六、影响身体发育:对于小儿脱肛患者来说,脱肛可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发育。
另外脱肛较严重的,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所以,患者应及时到专业肛肠医院进行科学诊治。
幼儿直肠脱垂多可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即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骶骨弯曲度的形成直肠脱垂将逐渐消失。如纠正便秘,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应缩短,便后立即复位。如脱出时间长脱垂充血、水肿,应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立即手法复位。
2 注射疗法短期内再发、患病时间较长,使用上述方法仍不见效,可用注射疗法方法,注射途径可经肛门镜在直视下将药物注射到粘膜下层,使粘膜与肌层粘连;或经肛周皮肤在直肠指诊下做直肠周围注射,使直肠与周围粘连固定。
3 手术治疗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很多,大多经开腹将直肠悬吊固定而达到治疗目的,优点是治疗效果好,缺点是需开腹,创伤大。
4 微创治疗微创治疗是采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作3个0.5到1cm的微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器械,将直肠悬吊固定术,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其创伤小,病人恢复快,一般术后2到3天即可出院。但该项技术需要先进的腹腔镜设备,目前仅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近日,广西一梁女士在某医院诞下一男婴,出生后才发现孩子没有肛门,被断定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最终因治疗无效离世。
梁女士在做产检时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显示胎儿情况正常。但是孩子在出生后3天内,频繁出现吐奶情况,并且未曾排便。经过医生诊断,说只是感冒情况,吃点感冒药就好了。
可是梁女士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没有肛门,且闭锁位置较高,同时患有肠梗阻、心肌损害、尿道断裂以及败血症等多种并发症,并且很多器官已经有所损坏。经过手术治疗,依然病情恶化,在出生后16天离世。
长时间的无法排泄,会导致其他并发症,会对孩子的身体 健康 和成长发育带来很多的危害。任何一位不得不看着自己新降生的小宝宝承受便秘痛苦的父母都会告诉你,宝宝便秘有多么的令人焦虑。
方法一:了解症状
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宝宝缓解,甚至预防下一次便秘。
1.了解新生儿便秘的症状
宝宝出现快速蹬腿并伴随脸红、发出呼噜声这些努力大便的征兆时,很可能是发生了便秘。排便时不适或疼痛的表现也可能是因为便秘。
2.检查新生儿排出的大便
如果出现硬球状、鹅卵石状以及非常紧致、干燥的粪便,可能是便秘的征象。
3.记住宝宝上一次排便的时间
新生儿一般每天至少大便一次。不过这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3天没有大便,就很可能是发生了便秘。
4.检查粪便或尿布上有无血迹
宝宝用力排便时,敏感的直肠壁可能会被撕裂。
方法二:了解便秘的风险
宝宝便秘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危害?
1.持续便秘可能会导致其他并发症
如果括约肌张力持续过高,那么就会有形成痔疮的隐患。经常用力排便也可能导致肛裂,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虽然这些疾病一般发生在成人身上,但是如果经常便秘的话,新生儿也可能患病,很有可能产生大便失禁、直肠脱出和直肠出血等并发症。
2.经常用力可能会导致直肠脱垂
由于长期过度用力,身体内的一小段肠管会被挤出肛门。
方法三:了解病因
为了治疗宝宝便秘,首先要了解他们便秘产生的原因:
1.观察
2.更换婴儿食品要谨慎
把母乳换成婴儿食品的过程可能会破坏宝宝敏感的消化系统,导致便秘。
3.挑选适合的婴儿食品
如果你的宝宝对正在食用的婴儿食品消化不良时,那么你可以考虑换一种。
4.注意婴儿食品的配料表
5.是否有铁
有些婴儿食品中补充了铁,可能会引起宝宝便秘。你可以先换一种低铁含量的婴儿食品,直到你的宝宝年龄足够大。
方法四:可以采取的行动
了解了便秘的原因,爸爸妈妈就可以根据这些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缓解宝宝的便秘。
1.先增加宝宝摄入的液体量
试着在几次喂食之间给孩子一些水。
2.少量多次进食
每次喂食少喂一些,同时增加喂食频率。通过这种方式,你的宝宝的消化系统会更好地吸收食物。
3.写一本宝宝日记
把宝宝吃的食物类型及食物量以及换尿布的次数记录下来,试着估计宝宝食用的婴儿食品量和尿量之间的关联,如果去医院的话可以听听医生的建议。
4.避免肛门过度用力
5.涂抹润滑剂
在宝宝的肛门涂一点润滑剂来保护这个敏感的区域,并且使粪便更容易通过。不要使用矿物油作为润滑剂。
6.试着给宝宝按摩
试着打圈按摩宝宝的腹部。这会让宝宝更舒服,并且有助于肠道蠕动。或者让宝宝仰卧,抓住他的脚底。然后上下移动宝宝的腿,就像蹬自行车一样。这有助于缓解宝宝由于胀气导致的不适。
7.给宝宝洗一个热水澡
这能让宝宝放松,促进排便。
其他注意事项
· 不要用泻药治疗孩子的便秘,也不要在未经医生许可的情况下给孩子灌肠。
· 如果你采取各种措施之后,孩子的便秘仍未好转,或同时伴有呕吐、易怒,那就带孩子去看医生。一定要排除潜在的患病可能。
· 如果你采取的措施均无效,那就要立即去医院就诊。不要在未经专业医师治疗的情况下让宝宝的便秘持续3天以上。
参考文献
【1】http://www.babycenter.com
【2】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
【3】http://www.quora.com
【4】陈宝英孕产 育儿 研究中心,《新生儿婴儿护理百科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
【5】 郑玉巧,《郑玉巧 育儿 经全套装》,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5
【6】 戴耀华,《婴幼儿护理必备大百科》,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99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直肠脱垂的补益药膳
下一篇: 直肠脱垂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