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疗法是将药物研末,用棉花包裹,装入布囊,缝好缚兜于腹部,以治疗某些慢性病的民间疗法。本法可使药力缓慢持久地作用于腹部,并通过腑穴、经络逐渐渗透入里,从而发挥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等药理效应,达到治疗不育的目的。
1.兜肚方药,可根据具体病症选用,一般常选用辛温芳香走窜之品。
2.每月换药1次,连兜数月。
肾阴虚损型:症见婚久不育,阳事易举,性交过频,甚或早泄、遗精,精液黏稠不液化,或死精过多,精子计数少,活动力低,头晕耳鸣,腰脊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少寐健忘。
加味全樱子散
【组成】金樱子10g、生牡蛎15g、芡实20g、莲子肉10g、益智仁10g、白蒺藜15g。
【用法】将上药烘干,共为细末。将布根据患者腹围大小做成兜状,内铺一层棉花、将药粉均匀撒在棉花中间,用线密缝,防止药粉堆积或漏出,穿在身上,与腰部和腹部皮肤紧贴,护住腰部及下腹部。
【说明】肚兜应日夜不去,1~2个月换药1次,病愈为度。
肾阳不足型:症见婚久不育,精液清冷、稀薄,死精过多,精子活动力差,或伴性欲淡漠,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不振。
温肾肚兜
【组成】巴戟天10g,淫羊藿10g、阳起石12g、金樱子10g、葫芦巴10g、柴胡6g。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炒热,将布根据患者腹围大小做成兜状,内铺一层棉花、将药粉均匀撤在棉花中间,用线密缝,防止药粉堆积或漏出,穿在身上,与腹部皮肤紧贴,护住脐部及下腹部。
【说明】肚兜应日夜不去,3~5天换药1次。
注意
1.夏季气温偏高,易于出汗,应注意勤换药物,防止浸蚀皮肤,诱发感染。
2.使用时应将肚兜与腹部皮肤紧贴,以便发挥药效。
肚兜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圆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绣花肚兜较为常见,刺绣的主题纹样多是中国民间传说或一些民俗讲究。
起源:
关于肚兜,说来话长,其来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生儿育女,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先秦称膺,汉谓之抱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06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不育矿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