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的炎症性病症。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的右肩,故又称“五十肩”,有自愈倾向,预后良好。
本病属于中医学“肩痹”、“冻结肩”、“漏肩风”的范畴。
一、中医病因病机
五旬之人,正气不足,营卫渐虚,筋骨衰颓,复因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痛。肩痛日久,由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发生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
二、临床表现
本病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功能活动尚可;后期则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疼痛反而减轻。
初病时单侧或双侧肩部酸痛,并可向颈部和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患肢畏风寒,手指麻胀。肩关节呈不同程度僵直,手臂上举、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制。病情迁延日久,常可因寒湿凝滞、气血痹阻导致肩部肌肉萎缩而疼痛反而减轻。
可将本病分为三期:
(1)急性期:病期约1个月左右,亦可延续 2~3个月。本期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疼痛引起的肌肉痉挛,韧带、关节囊挛缩所致,但肩关节本身尚能有相当范围的活动度。
(2)粘连期:病期约2~3个月,本期患者疼痛症状已明显减轻,其表现为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肩关节因肩周软组织广泛粘连,活动范围极小,外展及前屈运动时,肩胛骨随之摆动而出现耸肩现象。
(3)缓解期:为本症的恢复期或治愈过程。本期患者随疼痛的消减,肩关节的挛缩、粘连逐渐消除而恢复正常功能。
三、辨证分型
本病若以肩前中府部疼痛为主,后伸疼痛加剧者,证属太阴经证;以肩外侧肩髃、肩髎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压痛,外展疼痛加剧者,证属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后侧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证属太阳经证。
四、治疗
(一)基本治疗
[治则] 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处方] 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
[加减] 证属太阴经者加尺泽、阴陵泉;证属阳明、少阳经者加手三里、外关;证属太阳经者加后溪、大杼、昆仑;痛在阳明、太阳配条口透承山。
[操作] 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余穴均按常规针刺。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二)其他疗法
1.芒针
[取穴] 肩髃透极泉、肩贞透极泉、条口透承山等
[操作] 让病人坐位肩平举,深刺肩髃穴,肩不能抬举者,可局部多向透刺,使肩能抬举。条口透承山时,边行针边令病人活动患肢,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以免引起疼痛。
2.刺络拔罐
[取穴] 阿是穴
[操作] 对肩部肿胀疼痛明显而瘀阻浅表者,可用皮肤针中、强度叩刺患部,使局部皮肤微微渗血,再加拔火罐;如瘀阻较深者,可用三棱针点刺2~3针,致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使瘀血外出,邪去络通。每周治疗两次。
3.耳针
[取穴] 肩、肩关节、锁骨、神门、对应点等穴
[操作] 每次选3~4穴,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3天更换一次。
4.电针
[取穴] 肩髃、肩髎、肩前、天宗、曲池、外关等穴
[操作] 每次选择1~2组腧穴,接通电针仪,早期用连续波,后期用断续波强刺10~15分钟。每日一次。
5.穴位注射
[取穴]阿是穴
[操作]在肩部穴位注射当归、川芎、元胡、红花等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每次0.5毫升。如压痛点广泛,可选择2~3处压痛点最明显处注射。隔日注射一次。
五、适宜技术
1.锋钩针治疗头痛、肩周炎技术
[取穴] 阿是穴
[操作]
(1)消毒:①针刺部位:常规消毒。②针具:将锋钩针针头在微型酒精灯上灼烧1分钟消毒或在酒精中(或其他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持针法:右手拇、食、中三指持捏针柄,中指置于针身下部,微露针头。
(3)施针方法:行针方法分以下5个步骤:
用左手食指、中指绷紧所刺部位之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将针头刺入皮下(刺入时针尖与皮肤呈75°角)。
针头刺入后稍待片刻,将针体扭正(与皮肤垂直),将皮下白色纤维挑起。
然后上下提动针柄,进行钩割(一般钩割3~4下),此时可听到割断皮下纤维的吱吱声。
钩割完毕,即可出针(出针时应将针体恢复到进针时的角度,使针尖部分顺针孔而出,这样可减少皮损)。
出针后立即用棉球按压针孔。
2.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周炎技术
[取穴] 肩前、肩髎、外关、合谷
[操作] 选用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两对电极(带有直径为3厘米的不干胶电极板)分别粘贴连接肩部二穴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高频(100Hz)刺激10分钟后转为低频(2Hz)刺激30分钟,强度(10±2)mA。隔日治疗。
六、注意事项
1.针灸对病程较短的肩周炎疗效较好,但对有明显的肌肉萎缩和肩关节粘连的患者,则应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如可结合推拿按摩、手针、激光、磁疗低频脉冲、微波等方法。
2.肩周炎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常见的方法有:爬墙锻炼: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体后拉手:双手向后反背,由健手拉住患肢腕部,渐渐向上抬拉,反复进行;外旋锻炼:背部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作上臂外旋动作,尽量使拳背靠近墙壁反复进行。
目前肩周炎治疗主要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是治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非手术治疗包括口服消炎镇痛的药物、物理治疗、局部针灸理疗、局部痛点封闭、局部按摩、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环转等运动,当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而仍然有僵硬时,可在全麻下行手法松解,恢复肩关节功能。手术治疗是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针对患者导致肩周炎的病因,比如肩峰下骨质增生、肩袖的慢性损伤以及明显的粘连,行肩关节周围的在全麻下做肩关节镜下的松解以及病因的骨刺去除
病情分析:意见建议: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治疗上;原则是针对肩周炎的不同时期,或是其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肩周炎的治疗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而言,若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可使病程缩短,运动功能及早恢复。1.肩周炎有其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早期给予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可改善症状。3.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生活上应该注意预防;1、注意肩关节局部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受风及久居潮湿之地。2、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3.急性期不宜做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可采用热敷、拔火罐等;
常见的肩周炎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摩治疗肩周炎:按摩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的效果。首要点按大椎、肩井、天宗、曲池2~3分钟,然后对肩周进行按摩按摩,方法应从轻到重,由重转轻,以部分有温热舒适感为度,尽量防止暴力方法。
2、中药治疗肩周炎:配合使用济济愈堂肩周健骨舒络贴以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祛痛促进恢复。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
3、拔罐治疗肩周炎:拔罐比较安全,可以在肩前部、肩外侧和后部。寻找最痛的部位,可以用火罐,也可以使用真空抽气罐。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4、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
5、理疗:选用高频电磁疗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可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21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治疗肩周炎
下一篇: 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