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秋季频繁泡澡易患皮肤瘙痒

祝由网 2023-12-09 10:27:09

秋季频繁泡澡易患皮肤瘙痒

进入秋冬季节,人的皮肤也变得干燥,患皮肤瘙痒症的病人开始增多。有关专家表示,这是由于很多患者仍然延续夏季频繁泡澡洗澡的习惯导致的。天凉以后,要适当减少洗浴次数,不要天天洗澡,泡澡的时间也不要过长,更不需要用力搓洗,如果感觉全身皮肤瘙痒严重,最好到医院检查。

经常泡澡对皮肤好不好?

  泡澡不仅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代谢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过温水的浸泡,能够治疗某些疾病。专家提醒:热水澡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温水为宜。洗的次数也不宜太多,因为次数太多会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等症,皮肤的抵抗力也会因此而减弱,反而容易得病。
  泡澡的讲究:
  ①每周泡几次澡 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1次。而冬、春、秋季天气不热,洗澡的次数可因人而异。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②泡澡水温度多少合适 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孕妇洗澡时的水温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发生胎儿缺氧,影响胎儿发育。夏季洗冷水澡要适度。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尤其是在炎热的夜晚,洗冷水澡后常会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温以不低于10℃为好。
  ③泡澡时间多长适宜 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防心脑缺氧、缺血。
  ④什么情况下不应洗澡 饱餐后和饥饿时不应洗澡。饱餐后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热水刺激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酒后不应洗澡。酒精会抑制肝脏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的恢复。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劳动后不应立即洗澡。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血压过低时不应洗澡。在水温过高时,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易出现一时性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⑤什么人不宜泡澡 发烧时不应洗澡。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另外,即使没有高烧,疾病在急性发展期最好也不洗澡。患严重心脏病、高度贫血、尿毒症、高压达180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压、心肌梗死、急性肾炎、急性肝炎、外伤等患者都不宜洗澡。
  ⑥什么人不宜常洗澡 脑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时产生的热刺激,会使患者体内血流加速,进而增加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当血流通过某些局部病变部位时,容易发生血管破裂。 癫痫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时,由于大量的水蒸气被吸入体内,使得体内含氧量下降,加之机体排出的汗液增多,电解质平衡被打乱,易造成暂时性机能紊乱,诱发癫痫。 老年人洗澡不宜过频。老年人体力较弱,皮肤变薄,皮脂腺逐渐萎缩,洗澡过勤,皮肤容易变得干燥,引起瘙痒。洗澡时水温过高,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还易造成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大脑缺血,发生头晕,甚至晕倒。
  ⑦用皂要合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肥皂有4种:硬皂,含碱多,像洗衣皂;软皂,含碱量在25%以下,像各种香皂;过脂皂,不含碱;药皂。这4种肥皂功效各不同,适应的对象也不同。硬皂适用于油腻型皮肤的人,因为它泡沫丰富,去污力强;而软皂、过脂皂适用于干燥型皮肤及婴儿;不同类型的药皂具有消毒、抑菌作用,对皮肤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如中老年人由于皮肤含水量偏低,经常搔痒,宜用含有石炭酸的药皂;油腻型皮肤和患痤疮的人可用含有硫磺的药皂;硼酸皂则适用于婴儿,因其皮肤薄嫩。
  沐浴应有序——先洗脸 再洗澡 后洗头 当进入淋浴房后,热水一开,就会产生腾腾蒸气,而人体的毛孔遇热会扩张,所以如果当你在此时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便会趁毛孔大门开启之时,潜入毛孔。久而久之,毛孔便会被这些脏东西挤得越来越大,占据着本不应该属于它们的领地,脸上的痘痘也会愈冒愈多,但绝不要相信别人说的“青春美丽疙瘩痘”。而头发在蒸气的氤氲中得以滋润,当全身清洗完毕后,洗头的最佳时刻即已来临。

秋季怎么洗澡才健康?

随着天气在不断的转凉,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秋季慢慢的到来了,而在秋季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像夏天一样每天洗好几次澡,因为秋季本身就属于比较干燥的季节,如果洗澡次数过多就会引起一些肌肤问题。那么秋季怎么洗澡才健康?秋季应该如何洗澡?
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先洗头,然后洗身体(从上到下)、最后再洗脸。值得注意的是,有化妆习惯的女性,洗澡前要进行卸妆,男士剃须则要在洗澡后进行。
工作一天后浸泡在热水中真是解乏,很多人把泡热水澡当做一种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的方式,特别是很多男性非常喜欢泡热水澡。
专家指出,秋季天干物燥、气温也较低,不适合长时间泡热水澡,如果经常用过热的水洗澡会使皮肤更加干燥,甚至会脱皮、瘙痒,加速老化。同时,秋季是很多皮肤病复发的季节,对于瘙痒症、足癣等皮肤疾病,很多人会通过泡在热水中止痒,专家指出,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暂时起到止痒作用,但热水会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易使患处感染。
此外,洗澡时如果水温过高,血管扩张,血液向心脏及大脑回流量减少,加之出汗多流失水分,所以老年人或是体质较弱的女性容易晕倒,甚至导致心脏病的复发。据专家介绍,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由于皮肤较为脆弱不宜长时间浸泡。此外,专家表示,男性经常在过热的水中泡澡,可能会使精子数量减少,甚至引起不育。
正确做法是,在秋季最好每隔2~3天洗一次澡,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温控制在45℃左右,用手试水温时,感觉稍烫即可,且泡澡的时间不宜过长。而泡脚的水温可以稍高,控制在55℃左右。
很多人习惯在泡澡后,用搓澡巾搓出“泥”,其实使用搓澡巾清除的是皮肤的老化角质层,而角质层对皮肤本身具有保护作用,可阻止病菌入侵,而人体的代谢有一个周期,所以频繁地用澡巾搓洗,会破坏保护层。此外,搓澡巾多为尼龙制品,当使用不洁净的澡巾,或是家庭公用,导致交叉感染,会引起传染性软疣、脓疱疮等皮肤病。
正确做法应该是搓澡巾不要家庭公用,同时要注意其清洗和晾晒,此外不要频繁地搓澡,一般以7天左右为宜。
洗澡洗干净了吗?很多人肯定会说“当然”。实际上即使经常洗澡的人也忽略身体的某个部位,而这些地方却往往会“藏”有脏东西。
腋下、后背这些汗腺密布的部位,特别容易积累污垢,清洗不净也会引发痘痘,所以这些部位要经常清洗。
耳后、脚趾、后脚跟、乳头,这些部位容易藏污纳垢,但是常会忘记清洗,造成角质的堆积。而像腹股沟,由于皮褶也较厚,尤其是肥胖者,脏东西容易堆积起来。
秋季养生洗澡的三个注意事项
近日,天气开始变凉,但很多人依然坚持每天洗澡的习惯,随着暴晒的日子越走越远,被防晒霜糊了整个夏天的人觉得现在终于可以解放了。再说这时候,离冬天寒风呼啸的日子也还远得很,更有人认为每天护不护肤都无所谓了。其实,这都是误区,下面是中医和西医的观点:
西医:秋天应减少洗澡次数。
秋季风大灰尘多,人们出的汗量减少,空气十分干燥。此时,人们暴露在外的面部皮肤有一种紧绷绷的感觉、缺乏弹性,甚至还会起皮。这是由于皮肤水分蒸发加快,皮肤角质层水分缺少的缘故。
第一、进入秋季以后,可以减少洗澡的次数。在多风的日子里,如果洗澡过多,会把人身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油脂洗掉。
第二、洗澡时选用的浴液一定要选择碱性小的,中性的最好。
第三、沐浴后最好涂一层可以润肤、保湿的护肤品。
第四、每天必须多饮水,还可以在房内放上一盆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以增加室内的湿度,有需要者每隔数小时可给皮肤喷点水,使皮肤始终处在一种较为湿润的状态。
中医:别用太热的水洗澡。
从保护皮肤来讲,秋天人们不宜洗澡过多,即便是秋季刚刚到来、气温不是很低的时候,一天最多也只能洗一次澡或者两天一次为好。否则皮肤的保护层被破坏后,皮肤更易感染细菌。因此,讲卫生也要适度。
第一、不宜过度清洁皮肤,两天一澡为宜。
第二、不用过热的水洗澡。我们洗澡如果用较热的水,会让肌肤变得更干燥,出现发红甚至脱皮的现象,这样也不利于适应气候的变化。
一、“勤吸气”治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时可以在饭前30分钟入浴,用热水刺激胃部,待身体暖和后,再用热水在胸口周围喷水,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泡澡可以先在热水中泡20~30分钟,同时进行腹式呼吸(从鼻子吸气,让腹部鼓起,然后从口吐气),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这种冷热水的刺激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
而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在热水中浸泡3~4分钟,可控制胃酸的分泌,减轻和控制病情。
二、“揉肚子”治便秘
洗澡时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淋浴腹部,可治疗慢性便秘并防治痔疮。而神经性便秘,则要沿着肠部用40℃热水冲3分钟左右,再用25℃的温水冲10秒钟,反复5次,可让大肠的蠕动增加。
因此,淋浴虽然节约时间,但只会对皮肤表面产生刺激,内脏并不能获得热量。早晨起来最适合淋浴,这样可以唤醒身心,白天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而睡前1至2个小时,最好在浴盆里泡个澡。
三、“常搓脸”缓解疲劳
多数人有这种感觉,在疲劳时搓一搓脸,马上就会神清气爽起来。
因为面部分布着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经,热水能刺激这些神经,搓脸能加速血液流动,同时舒展表情肌,洗澡时搓脸的速度以每秒一次为宜,搓脸3到5下,每次不少于3分钟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40℃的温水消除疲劳最理想,因为人体正常腋下体温是37℃,体内温度是40℃,40℃与人体的体温最接近。如果水温过高,消耗热量多,不但不会消除疲劳,反而会感到难受;水温过低,血管收缩,不易消除疲劳。
总结:秋季养生,会洗澡才健康。希望大家依照小编上文说的去做,这样你的身体才会洗洗更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69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