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有许多品种,如水罐、陶罐等。盛产竹子的地方多采用竹罐,现代多采用玻璃罐,而生活中有些常用品如罐头瓶、酒杯等均可临时借来一用。下面就来学学如何用拔罐法治感冒:
拔罐的方法
拔罐的方法与操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方法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镊子夹住一小团棉球,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湿润为度)左手握住罐体,罐口朝右下方向,随后把燃着的棉球伸入罐内燃烧l-2秒钟,快速取出,左手紧急把罐体送往穴位。注意在送往穴位的过程中,勿将罐口对准穴位,以免空气进入罐内,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触皮肤时,顺势快捷地将罐口扭转扣到穴位上,这样就紧紧吸住了。
方法二:较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搅和成面团,捏成比罐口大的圆薄饼,贴到皮肤上,然后,用一团正燃烧旺盛的纸迅速丢进罐内,立即把罐盖在面饼上,这样吸引力更大,对第一次使用者来说,这样可防止因不慎烧伤皮肤。
拔罐选穴
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证的穴位,常用拨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二个分别是肺俞、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
拔罐的时间
拔罐的时间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较强,每次可以拨5-10分钟,小罐吸力相对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坚持3-5天。
注意事项
拔罐过程中,如感到头晕、心悸、脉搏变弱,应迅速取下大罐,喝一些开水一般能够缓解。初次使用及儿童、体弱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拔罐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气胸。拔罐后局部有些潮红、搔痒,不要乱抓,经几小时后即可消散,如果起罐后出现小泡,用消毒针刺破流出液体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以免感染。另外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以免再次受凉。
今天给各位分享拨罐的作用和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拨罐有什么用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2、拔罐的好处与功效3、关于拔罐的作用有哪些4、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5、拔罐有什么好处?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拔火罐是祛除体内湿气的常用方法,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
火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体内湿盛的人夏天拔火罐非常好。
夏天气温较高,出汗较多,再加上雨水盛,人很容易有皮肤病,如痱子、湿疹等。
所以要经常洗澡和擦拭汗液,使皮肤保持干爽,避免患病,这样才能不影响拔罐的治疗。
一般来讲,拔罐后当晚可以洗澡,只是不要用毛巾或浴巾用力搓擦拔罐部位即可。
拔火罐是很多家庭常用的保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行血祛淤、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功效,尤其对风寒湿痹所致的急性疼痛、筋骨酸痛等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老年人大多体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拔罐疗法不宜作为日常养生手段。
即使是体质较好的中年人,也不能每天都接受拔罐治疗,治疗疾病时应隔日1次,预防保健则1周2次比较适宜。
拔罐疗法实际上是一种泻法,在拔罐的同时,因肌肤腠理开泄,阳气易随之外脱,故不问体质频繁拔罐易伤正气,使患者卫外能力不足,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劳怕冷,甚至腰酸腹泻、容易感冒等。
专家建议,一般家庭治疗最好使用真空罐,抽真空时要注意力度,勿使负压过大;每次拔罐治疗5~10分钟即可,老年人更要密切观察其反应;拔罐后若出现水疱,可用消毒针将水疱挑破,涂以龙胆紫药水或伤科油,并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拔火罐的坏处
1、拔火罐的时间和间隔,一点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为享受这个过程,就经常拔火罐,结果把自己的皮肤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肤重度瘀青。
2、对于某些带有炎症或者本身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拔火罐不但无助,甚至会造成更强的破坏性后果。
3、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拔火罐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
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
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
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
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拔罐的好处与功效拔罐和艾灸、刮痧一样是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帮助去除湿气,刺激身体血液循环。
夏天的时候人们经常光着膀子或者胳膊吹空调睡觉,这样时间久了是很容易受到湿邪影响的,所以不少人吹了空调之后会觉得身上酸疼。
这个时候是可以尝试拔罐的。
拔罐的好处与功效
1、拔罐可以通过皮肤组织渗透体内的湿气和寒气,从而祛除邪气,使人精力充沛,消除旧病。
2、拔罐主要是因为我们人体的经络、穴位、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的,所以用拔罐的吸力刺激体表的穴位,从而疏通筋骨和经络,使五脏六腑可作相应调整,血流畅通,提高身体素质。
3、拔罐对局部组织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
如果长期或定期进行拔罐,可以缓解全身疼痛,缓解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拔罐适用于哪些病症
一般来说,拔罐常用于治疗腰痛、颈肩痛、风湿病、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及更年期综合症等,对疼痛的改善效果可以说是比较突出和众所周知的,所以常见到运动员用拔罐疗法缓解酸痛。
拔火罐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拔火罐用的酒精棉球不能太湿,以免燃烧的酒精滴到皮肤上造成烫伤。
2、燃烧的酒精棉球进出罐要迅速,以免烫伤罐口,造成烫伤。
3、拔罐要选择合适的体位和肌肉丰富的部位,不要在同一位置反复拔出。
4、保留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为10-15分钟。
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皮下充血,损伤皮肤。
5、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者不宜拔罐。
高热惊厥及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拔罐。
6、拔罐后不要马上洗澡。
由于拔罐后毛孔张开,此时洗澡会使湿气进入体内。
关于拔罐的作用有哪些拔罐又叫拔火罐,是排毒的好方法,但是拔罐后注意事项要知道,拔罐的作用有哪些?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拔罐的作用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拔罐的作用
第一,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第二,负压效应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第三,温热作用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两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
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
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拔罐后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5、身体虚弱者不适合拔火罐。
身体虚弱者体内阳气不足,如果再拔火罐会导致阳气更加不足,更加破坏了自身的阴阳平衡。
所以身体虚弱,阳气不足,尽量不要考虑拔火罐。
6、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适用拔火罐。
肺部有炎症时,经常会伴随肺泡的损伤或肺部有体液潴留。
如果用拔火罐进行治疗,会使胸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
7、拔火罐后洗澡容易着凉。
拔火罐后不宜洗澡,因为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
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
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8、长时间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
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
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
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拔火罐的作用
1、减压的作用
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3、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拔罐可以帮助人体祛除风寒湿,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拔火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来达到通经活络,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以下分享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1
拔火罐的4大神奇功效
1.有效除湿气
体内湿气过重就会引发肌肉关节酸痛、无精打采等症状,而拔火罐可以将体内的使湿寒气体以皮肤组织渗透的方式排出,有效的除去湿气并使人重新回到神清气爽的状态。
2.有效疏通经络
拔火罐是在皮肤表面进行一个负压吸引操作,该作用有利于局部的气体交换,有效的刺激局部的穴位并使经络畅通,气血流通顺畅则有利于各个器官的调养,使人的身体更健康。
3.缓解腰腿酸痛
经常久坐不动或有腰酸背痛的人不妨做下拔火罐的治疗,拔火罐可以疏通经络和促进血流循环,对局部肌肉拉伤或腰肌劳损、颈肩酸痛等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有效的调和作用
拔火罐可以有效的调节神经系统并使其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加强其对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调节作用,另外拔火罐可以升高局部的温度,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和流动的速度,促进新陈代谢并有效的增强器官的活力,有助于体能的恢复。
拔火罐的风险你知道吗?
市民王军有头晕乏力以及肩胛骨酸痛的不适,所以他决定去私人诊疗所做拔火罐的治疗,一开始非常满意这四十分钟的拔火罐治疗,但是回到家中后,左手臂局部的肌肉开始出现肿胀的不适,用力甩臂以及揉捏后,肿痛的症状蔓延到整个手臂,皮肤出现浅紫色并呈麒麟臂状
及时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左上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再晚点就医就可能有截肢的危险!医生告诉我们,这是拔罐不当引起的。
从王军险些截肢的经历来看,拔火罐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1.损伤皮肤
拔火罐是利用专业工具和燃火在皮肤进行负压吸附的操作,容易造成局部淤血但却起到行气活血的功效,如果不是在专业拔罐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极易损伤人体皮肤,甚至会有皮肤感染的风险。
2.禁忌人群
虽然拔火罐具有除湿养生的功效,但不是人人都适合拔火罐的治疗,例如皮肤溃烂患者或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就十分不适合拔罐,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对健康百害无一利。
3.护理有误
拔火罐后的护理也相当的重要,尤其不要受寒着凉,因为拔罐后人体的皮肤以及血管是处于扩张的状态,此时冲凉、淋雨等行为都会使寒湿气体入侵并加重寒湿气的淤积,反而对身体不利。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2
拔罐后皮肤上的颜色,代表了什么?颜色越深越好吗?
拔过罐的'人都知道,拔罐后,身上会出现一个有一个的印记,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身体排出来的毒素,颜色印记越深的,说明体内的毒素排出的就多,拔罐的效果也就更好。
但事实或许并不是如此!健康的人拔罐后,皮肤上的颜色是比较轻的,即使有也不会残留太久,而不同体质的人,拔罐后皮肤上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这又分别暗示了什么呢?
拔罐后的印子颜色是呈紫黑色的话,可能暗示体内的供血不足,有淤血,血液循环不通畅了;颜色若是比较红的话,可能暗示体内的火气比较旺盛;若是颜色还有一些纹的话,可能是有风邪或湿气重了。
这几种颜色其实都能反应出一些问题,那么为什么说颜色越深的并不一定就越好呢?
拔罐后皮肤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其实最多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并不能直接看成是效果好的体现,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拔罐的方式也是要注意的;拔罐时,若是力度太大的话,颜色自然可能也就越深了,至于效果,可能还会带来反作用。
其实一般来说,拔罐的力度要适中,不需要一味的追求很深的颜色,而且拔罐后留下的印子,大约在一周左右就会自动的消失的。
另外,拔罐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有的人拔罐之后身体起了水泡,而这也并不是所谓的身体在排毒毒素,可能是因为拔罐时间太久引起的。
那么,拔罐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拔罐,可以有效地促进你全身的血液循环,帮你疏通经络,改善血管的通透性,消除肌肉的疲劳感,是释放压力、消除疲劳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尤其是现在的很多久坐不动的上班族,不仅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会大大减慢,脖子颈椎等也都非常容易出现酸痛感,而且这还很容易发胖,不妨适当的拔拔罐,或能很好的缓解这一现象。
而对于体内湿气比较重的人来说,可能拔罐的好处就是可以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寒气了。
体内湿气重,会影响到水运,一旦水运失衡了,身体不仅容易虚胖,还可能会引起健康隐患。
而拔罐,就可以很好地将体内的湿气寒气有效的逼出体外,人自然也就更轻松了,身体也会更健康。
只要能注意正确的力度、把握好时间,适当的拔罐,身体或就能收获到以上的一些好处。
但也并不是人人都时候拔罐,以下几类人是不适合的,自测以下,希望你不再其中。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不适合拔罐,因为拔罐可能会加重虚弱的情况,还可能引起头晕;皮肤经常容易过敏的人也不适合,毕竟拔罐是直接在皮肤上进行的,皮肤容易过敏若是在拔罐的话,很可能会加重本身的皮肤出现异常的现象。
拔火罐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3
拔火罐一次多长时间
不超过15分钟。
如果只是保健拔罐,一般来说在一个部位拔罐的持续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5分钟,通常5-10分钟最好,以皮肤表面淤黑最合适。
如果是针对于疾病治疗,这需要专业医生根据病人情况确定拔罐时间。
拔火罐的好处
1、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2、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3、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4、很多美容和瘦身的店铺,也开始研究和推出通过拔火罐减肥的方法。
拔火罐禁忌
1、拔罐后不要洗澡
拔火罐后马上洗澡,很多爱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说“火罐和洗澡,一个少不了”。
确实,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
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
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
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
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2、不要同一位置反复拔
拔火罐的时候甚至可以拔满全身,因为这样可以全面治疗,增进治疗效果。
可是在一个地方反复的拔,虽然这份治病的执着虽然可圈可点,但是对皮肤来说,红肿、破损就会更加严重,可以尝试按摩肿起来的地方,达到血液循环。
3、拔罐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不少人说火罐这一拔最少要半小时,有的人认为拔出水泡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这样观点的比较多。
而拔火罐真的是时间越长越好吗?
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
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
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泡,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拔罐有什么好处?(一)中医认为拔罐具有以下作用:
1、平衡阴阳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维持和稳定阴阳动态平衡是正常人体自身固有的功能。
这种自稳功能一旦丧失,就会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拔罐疗法通过吸拔身体某一特定部位或穴位,能够改善和调整内脏的生理功能,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状态。
2、扶正祛邪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人体的正气与外邪相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若正气盛,邪不得侵,则病退;若邪气旺,正不胜邪,则病进。
拔罐疗法能激发经络之气,振奋衰弱的脏腑机能,提高集体的抗病能力,同时,通过吸拔作用,能排吸出风、寒、湿邪及瘀血,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3、疏经通络中医认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它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内部脏腑与外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协调。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出现气滞血瘀,经络阻隔,不通则痛等病理改变。
拔罐能激发和调整经气,疏通经络,并通过经络系统而影响其所络属的脏腑、组织的功能,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达到“通则不痛”的疗效。
4、调和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是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人体的一切组织都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功能。
若气血失和,则五脏六腑、皮肉筋骨将失去濡养,以致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拔罐疗法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
刺络拔罐疗法能够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二)现代医学认为拔罐疗法具有以下作用:
1、拔罐疗法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拔罐疗法是一种负压机械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可以通过皮肤和毛细血管的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纤维至大脑皮质,反射性地调节兴奋和抑制过程,使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
拔罐疗法具有双向调节功能,针对人体病理特征来进行良性调节。
当身体处于兴奋状态时,拔罐可使其转为抑制;当身体处于抑制状态时,拔罐可使其转为兴奋。
2、拔罐疗法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在施以拔罐疗法时,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能使局部的浅层组织发生被动充血,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
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可迅速带走局部堆积的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从而消除肿胀和疼痛。
3、拔罐疗法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拔罐疗法能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改善支气管分泌和纤毛运动等作用,从而加速呼吸道炎症的消除。
在肺俞、风门穴拔罐,能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常用于防治风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病。
4、拔罐疗法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拔罐疗法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主要通过调节脏器的运动和影响消化酶等途径而产生的。
当胃肠蠕动亢进时,吸拔腹部和背部的脾俞、胃俞穴,可出现胃肠蠕动的抑制状态;吸拔腹部穴位能加强和调整胃液分泌功能,并能促进腹腔血液循环,从而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
既可以治疗便秘,又可以治疗腹泻。
5、拔罐疗法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拔罐疗法可增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背部两侧强力拔罐,拔罐前后,比较白细胞的吞噬菌指数及血清补体效价,都明显提高。
背部膀胱经走罐,能明显提高正常人红细胞免疫功能。
另外,拔罐疗法由于有很强的负压吸吮力量,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局部瘀血,引起自身溶血现象。
释放组织胺、5—羟色胺等神经介质,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刺激整个机体的功能,能有效地调动免疫系统,对治疗过敏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所造成的低热不退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6、拔罐疗法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1)解除肌肉痉挛拔罐疗法能通过肌肉牵张反射直接抑制肌肉痉挛,又能通过消除疼痛病灶而间接地解除肌肉痉挛。
拔罐可刺激某一区域的神经,调节相应部位的血管和肌肉的功能活动,反射性地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获得比较明显的止痛效果。
(2)促进水肿、血肿的吸收拔罐疗法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加快静脉回流,有利于水肿、血肿的吸收。
(3)消炎镇痛拔罐疗法具有明显缓解疼痛的作用,能够促进炎症介质的分解、排泄,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镇痛作用,尤其是刺络拔罐法的止痛效果尤为突出。
刺络拔罐法,可吸出局部瘀血,使局部气血通畅,疼痛自然缓解。
总之,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不外乎两个方面,即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通过温热的机械负压刺激作用,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消除病理因素,达到治病目的。
拨罐的作用和功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拨罐有什么用处、拨罐的作用和功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01 选择穴位
因为感冒是外感风邪的一种疾病,那么选择拔罐穴位上就要注意,应该选择祛风的穴位,肺腧穴位、风门穴以及大椎穴位。
02 拔罐方式
家庭拔罐的话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罐头瓶,但最好是使用专门拔罐的罐为佳,棉球蘸取少量酒精点燃,放进罐中两秒钟取出来快速扣在穴位上。
03 拔罐时间
拔罐的时间是有要求的,一般每次拔罐十到十五分钟就可以了,早晚各一次,一般三天治愈。
04 注意拔罐室内温度
拔罐不可能全身穿着衣服,穴位的位置要露出来,那么在拔罐的时候温度就要调节好,千万不要再次着凉。另外拔罐之后要喝一杯温热的开水,能够有效的驱除体内寒气。
如下: 专家认为感冒的时候最好不要拔火罐,所谓感冒是指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而上呼吸道是指从外鼻孔到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部、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此处的感染准确的说是一组疾病包括急性单纯性鼻炎、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咽结膜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扁桃体炎。 目前针对病毒没有什么有效的好办法来治疗,所以治疗感冒主要是缓解症状,一般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氨麻美敏片、复方氨酚伪麻片都是这类药物。生活上注意保暖,要尽量卧床休息。对机体刺激过大的运动如打球、跑步,一些刺激性治疗如刮痧,拔罐、推拿都应当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感冒不能用拔火罐来治疗,但是我们是可以在感冒期间用拔火罐这个方法来治疗其他疾病的,具体操作就要遵照医师的医嘱。 感冒如何预防 1、避免诱因 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2、增强体质 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 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目前除流感病毒外,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感冒期间尽量不要拔火罐,同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
秋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天气变化无常,一不小心就会感冒,有的人吃了感冒药也不见的能好,这时就会想利用其它的方法来治疗感冒,什么样的方法好呢?中医拔火罐就非常不错,听说能治疗感冒哦,来看看吧。
火罐用得巧,感冒也驱走 感冒了,有些感冒药物也一时难以治好,这时你别忘记了火罐,这小小火罐确能解你燃眉之急。
然后,用一团正燃烧旺盛的纸迅速丢进罐内,立即把罐盖在面饼上,这样吸引力更大,对第一次使用者来说,这样可防止因不慎烧伤皮肤。
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征的穴位。
常用拨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二个分别是肺俞、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
拔罐的时间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较强,每次可以拨5~10分钟,小罐吸力相对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坚持3~5天。
拔罐过程中,如感到头晕、心悸、脉搏变弱,应迅速取下大罐,喝一些开水,一般能够缓解。
初次使用及儿童、体弱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拔罐后局部有些潮红、搔痒,不要乱抓,经几小时后即可消散。
如果起罐后出现小泡,用消毒针刺破流出液体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以免感染。另外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以免再次受凉。
通过前面的叙说,大家知道了,拔火罐治病主要是通过借助罐体内压,依靠大罐边缘吸附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了经络、穴位,以达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
在治感冒时,拔罐的方法与操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镊子夹住一小团棉球。
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湿润为度)左手握住罐体,罐口朝右下方向,随后把燃着的棉球伸入罐内燃烧1~2秒钟,快速取出,左手紧急把罐体送往穴位。
注意在送往穴位的过程中,勿将罐口对准穴位,以免空气进入罐内,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触皮肤时。
顺势快捷地将罐口扭转扣到穴位上,这样就紧紧吸住了。还有一种方法较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搅和成面团,捏成比罐口大的圆薄饼,贴到皮肤上。
要想身体好,火罐经常沾 火罐疗法是利用燃烧、蒸汽、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使局部*或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
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无痛苦且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它不但可以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疾病,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所以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叫“要想身体安,火罐经常沾”。
火罐疗法虽然安全性很好,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
拔火罐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要注意保暖 拔罐均要在*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二、是要避免烫伤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以免烫伤。
三、是有些部位不宜做火罐 如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四、是要防止感染 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
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五、要看准拔罐时间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
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可略长;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相应缩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90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锁阳泡水喝注意事项
下一篇: 为什么健康的人会得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