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国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患者-病死率降至一成(2015年中国有多少艾滋病人)

祝由网 2023-12-10 01:33:33

中国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患者-病死率降至一成

雷正龙表示,虽然中国艾滋病疫情整体呈现趋稳向好态势,但当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治疗任务不断加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高发期,机会性感染、合并感染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二是患者发现延迟,去年27.9%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现时已经为艾滋病状态,影响了抗病毒治疗效果。

与此同时,艾滋病传播途径从以前经血传播为主转变为经性传播占主导地位。这种传播方式更为隐蔽,防治难度更大。另外,社会歧视仍然广泛存在,特别是来自卫生系统内部的歧视依然存在。雷正龙指出,部分上访群众的主要诉求仍是医疗机构拒绝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这与医疗系统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是背离的。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工作也已在中国1156个县开展,母婴传播率、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的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比例都有所下降。

据统计,2011年,医疗机构的检测量超过8000万人次,约占全年总检测量的95%以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3742名,约占全部感染者发现总数的45.3%。

雷正龙说,国际社会已经提出了“零新发感染、零死亡和零歧视”的新愿景,中国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也提出到2015年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50万的工作目标。他指出,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只有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进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才能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2015年中国有多少艾滋病人

关于目前中国患有艾滋病的人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在2018年的时候,相关部门公布,中国目前至少存在85万艾滋病患者。虽然说这一数值听起来并不恐怖,但是要知道,这只是目前浮出水面上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而且艾滋病的潜伏期是非常长的。所以说,其实真实数值肯定是在85万之上的。并且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非常多,所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阻断艾滋病传播的介质。

01、预防艾滋病,防患于未然。目前人们已经发现的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在这些传播方式当中,并没有人们所理解的通过唾液传播,例如说两个人共用一个水杯,如果一方患有艾滋病的话,另一方就会感染艾滋病,这一点是不存在的,不过这也存在风险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不要这样做。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避免高风险行为,比如说,在夫妻生活当中,或者在性生活当中要注意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健康的负责。

不要尝试一些危险行为,例如吸毒,不要与他人共用针头,共用注射器。同时在进行纹身,输血,抽血这些会与血液直接接触的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的地方。不要轻易的使用他人的私人物品,比如说他人的剃须刀,他人的牙刷,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传播的介质。

02、若不幸确诊,请不要存在报复心理。而如果不幸已经确诊成为了患者,那么感染者一定要注意自我管理,不要以一种报复心态去对待社会。感染艾滋病是不幸的,但是请不要将这一份不幸分享给他人。同时在确诊以后也应该让自己的性伴侣及时的去做相关检查。

艾滋病真的能治愈吗了?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艾滋病仍然无法完全治愈。干细胞移植手术被认为是一种高风险的治疗方法,且其治愈机制尚不清楚,因此不适合普遍用于艾滋病患者。虽然“日内瓦患者”的病例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它为未来治愈HIV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启示。

在“日内瓦患者”之前,全球已经有五人被认为实现了艾滋病“治愈”,分别来自柏林、伦敦、杜塞尔多夫、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州希望之城的病人。

以前,艾滋病的治愈标准主要是指“临床治愈”,即患者通过药物控制在血液中无法检测到HIV病毒,但一旦停药,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而这几例患者通过骨髓移植的方式实现了艾滋病的“彻底根治”,无需长期服药。然而,这种方法的配型要求很高,同时风险性极高,死亡率也很高,一般只适用于艾滋病合并白血病或淋巴瘤的患者。因为白血病和淋巴瘤必须通过骨髓移植来治疗,所以才不得不选择这种方法。

对于许多艾滋病患者来说,通过长期药物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

HIV感染人数超百万,事前预防保护效果可达九成以上

艾滋病是一项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其不可逆且隐秘的传染方式对公众 健康 造成巨大威胁。全球与艾滋病毒的抗争从未止步,我国也在不断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努力形成全 社会 共同防控艾滋病的合力。

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国报告的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万例,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随着近年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药物的出现,艾滋病已经从致命性流行病变为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感染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宁教授表示,如何预防HIV新发感染已成为防控艾滋病传播的关键,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HIV的防控关键还是在暴露前预防。

“事前预防”可降低高危人群感染风险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DIS)在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中提到全球约大部分(62%)HIV新发感染发生在高风险关键人群及其伴侣,针对高风险人群的预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国,HIV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经静脉吸毒传播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中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0月新报告感染者中,男性同性性传播占23%,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这部分危险行为人群的HIV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汪宁教授介绍,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做好艾滋病预防工作。安全套和暴露后预防已经作为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手段被广泛推广,但在性活跃人群中,HIV新感染人数仍居高不下。

HIV的预防策略主要分为行为干预和生物医学干预两类 ,其中,行为干预措施包括伴侣教育、针具交换、推广安全套使用等,生物医学干预措施则涵盖了性病治疗、母婴阻断、治疗即预防(TasP)、暴露前预防(PrEP)和暴露后预防(PEP)等。汪宁教授介绍,近年来,从国际防控实践而言,对于暴露前预防(PrEP)、暴露后预防(PEP)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需要强调的是,HIV的防控关键还是在暴露前预防。证据表明,使用暴露前预防用药之后新发感染传播大大下降,从每100人6.15下降到每100人中0.83的明显效果。

暴露前预防是指尚未感染HIV病毒的人在发生易感染HIV病毒行为之前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 ,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PrEP这种方式只要采用就有效,可显著降低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能为有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的人提供有效预防。 PrEP预防HIV感染的原理,是通过提前服用抗HIV感染药物来限制HIV进入之后在人体内的复制,从而达到预防HIV感染的效果,在很好的依从性之下,暴露前预防用药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性可达90%以上。

国内外权威指南的更新进一步印证了PrEP作为HIV防控重要手段的意义,目前WHO、美国疾控中心的PrEP指南、EACS以及IAS-USA的治疗指南,以及近期发布的《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都将PrEP(FTC/TDF)作为高风险人群中HIV预防的重要措施和金标准。

艾滋病预防新突破,防HIV于未然

暴露前预防并非疫苗,身体不会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因此需要定期服用才能达到预防效果。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张福杰教授指出,PrEP为预防艾滋病提供新的手段,适用于处于较高HIV感染风险人群的暴露前预防用途,以降低成人和青少年感染HIV的风险。PrEP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性高度依赖服药依从性,服用PrEP药物的依从性越高,降低HIV新发感染风险的效果越好。 需要提醒的是,作为有效的HIV预防手段,PrEP并不能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因此,在高风险人群中应提倡包括治疗就是预防、暴露前预防和安全套使用的综合预防策略。

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有区别,能否PrEP有3个标准

“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是有区别的。” 张福杰教授介绍,首先采取暴露前预防的对象是HIV阴性的人群,换句话说这些人体内没有HIV。

能否进行暴露前预防有3个评判标准: 首先,要鉴别是否是危险人群;其次,要进行医学评估,看是否合适服用,有些病人是禁忌人群;再次,服用药物以后应该在早期前三个月,每个月都要评估一次,一个月之后每一个月都要对病人进行评估和指导,一是发现有没有服药的毒副反应,更重要的是要评估没有好好服药会不会产生HIV的感染,并不是像打脊髓灰质炎疫苗这样一劳永逸。

而暴露后的预防是偶尔一次危险性行为发生之后再吃药,换成大家容易理解的话就是“后悔药”,通过药物服用来停止感染。

“最终HIV的预防还是需要疫苗,但是疫苗研发这条路可能会比较漫长。”张福杰教授表示。

广州市八:24小时开诊,暴露后预防有两点需注意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教授介绍, 作为广州市传染病专科医院,目前,市八医院东风院区就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24小时开诊 。他提醒说, “发生高危行为后,药物干预越早越好,一定要在2~72小时之内进行药物阻断。” 如果超过72小时,根据以往动物实验,服药基本无效。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一是乙肝患者服用药物,一定要遵医嘱,特别是停药时机,自行突然停药有可能诱发肝炎活动;二是服药前一定要做检测,如果你已经被感染,那就不是做暴露后预防了,而是需要治疗。“哪怕你上一次做过检测没有感染HIV,这次如果处于高危行为中,必须再次做检测。不能因为上次测没事,这次服药前就不检测了。在及时服用阻断药物后还要做至少半年的随访,在服药后的第一、三、六个月定期到医院抽血检测,查看阻断是否成功。如果显示为阳性,则可能要终身服药治疗。”

图来自人民视觉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

我国免费艾滋病治疗标准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通知》起草说明
一、发文背景

(一)做好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是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体现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关爱的重要措施,关系到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合法权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二)起草过程。2012年,我委印发《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12年版)》,提出对于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标准。2014年,我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的《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感染指南》,组织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临床专家组对新标准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准进行了修订,扩大了治疗对象范围。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修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关标准,在此基础上,经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临床专家组研究论证,决定对我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再次进行调整,进一步扩大治疗对象的范围。

二、标准调整原则

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的调整,符合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及我委《关于印发<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4〕106号)、《关于加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10号)等法律法规、文件要求;同时,与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相关指南、诊疗标准相一致。

三、主要内容

调整后的标准为,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用于指导相关单位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强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应当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制实施。要求各有关疾控机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要提高治疗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相关链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6〕6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有关技术标准,经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临床专家组研究建议,决定对我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进行调整。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对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请组织各有关单位遵照新标准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相关工作。

二、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应当坚持自愿原则,并充分做好治疗前咨询,排除抗病毒治疗禁忌证,不得强制要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接受治疗。

三、各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减少病毒耐药产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01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