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主张“春夏养阴”,“冬病夏治”便是这种理论的具体体现。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艾灸,夏季艾灸皮肤毛孔是开合的,艾灸会很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因而通过艾灸治疗,可使一些过敏疾病、慢性疾病、风湿病等进行有效治疗。
但是艾灸并非所有人都是适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能通经络,祛除寒湿,补阳益气,因而更适合阳虚、气虚人群。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阳气不足、怕冷、手脚冰凉的虚寒体质者,在夏季最好进行“温阳”疗法,从而达到保护阳气、补中益气、改善脏腑阳气不足的疗效。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需注意,艾灸足三里尽量不要发生灸疮,即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
若要养肾,也可艾灸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祛除体内寒湿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予温暖刺激。艾灸能对经络穴位进行温热刺激,可起到温经散寒除湿的效果,那么你知道祛寒湿最有效的十大穴位是哪些吗?艾理舒在这里为您整理好了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椎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祛除寒湿,提一身之阳气
“大”,巨大;“椎”,椎骨。此穴在第7颈推棘突下,因其椎骨最大,故名大椎。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功效:大椎穴解表清热,截疟止痫。刺激本穴可有效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有效缓解全身热病及外感之邪的目的。如头痛、呕吐、流鼻血、咳嗽、气喘、感冒、贫血及肩背疼痛等,尤其当肩部有严重的僵硬感时,按摩此穴可以明显缓解。另外,此穴对治疗湿疹、脱发,改善体质等也有不错的疗效。长期按摩可以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命门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助元阳补虚损,让你冬天不怕冷
“命”,生命;“门”,门户。肾为生命之源,此穴在两肾俞之间,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
功效:命门穴温肾助阳,镇静止痉。本穴有增强体力、恢复元气的作用,当体质虚弱或精力衰退时,可刺激本穴。尤其与肾俞、三焦俞、关元合用时,可以迅速恢复虚弱的体力。此外,本穴还可以用于改善下肢酸麻疼痛、头痛、阳瘘、早泄、白带异常、小儿遗尿、神经衰弱、小便失禁,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坐骨神经痛、腰痛扭伤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气海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阳益气,培元补虚,治痛经
“气”,元气;“海”,海样。气海六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可主一切气疾。
功效:气海穴补气益肾,湿精固本。主要用于调理和改善妇科及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如月经失调、经痛、不孕症、腹阀、腹胀、尿频、阳疲、早泄等。气海俗称丹田,也是男性精力的泉源,指压气海,能使男性精力旺盛,活力充沛。此外,对于神经衰弱引起的精神紧张、躁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孕妇慎用此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元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益气补阳,适用于一切寒证
“关”,关藏;“元”,元气。该穴在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故名。
功效:关元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多用于调理和改善生殖及泌尿系统疾病。对于改善阳痿早泄、尿频、月经失调、痛经、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失眠等症状疗效显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神阙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肾健脾,改善各种腹部症状
“神”,神气;“阙”,宫门,是古代天子居住地的统称。指神气通行之门户。古人认为胎儿赖此处从母体获得营养而得到发育。心脏主血且藏元神,而该穴为元神之阙门,故名。
功效:神阙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逆的功效。因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能健脾胃、理肠止泻。经常刺激要穴可以起到缓解腹部疼痛的作用。当腹痛、腹泻时,可以用手掌轻轻按摩神阙穴,或者先以热毛巾覆盖,再予以按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丰隆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湿排痰,祛脂降压效果好
“丰”,丰满;“隆”,隆盛。该穴在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此处肌肉丰满而隆起,故名。
功效:丰隆穴健脾化痰,和胃降逆。经常按揉本穴,可以有效改善痰多、咽痛、气喘、咳嗽、胸闷、头晕、头痛、心烦、下肢疼痛、便秘等症状,对缓解胃部不适效果也不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会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升阳气,调血压祛头痛
“百”指数量众多,“会”指汇聚的意思。由于身体中许多经脉都汇集于此,因此称为“百会”穴。
功效:百会穴升阳固脱,醒脑开窍。百会穴的应用范围很大,能缓解和改善多种症状,对于精神所引起的身体不适也能加以缓解。另外,还可以使头脑清醒,具有提神作用,对眼睛疲劳、鼻塞、头痛、耳鸣、肩膀酸痛等有不错的疗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足三里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胃经,治疗各种胃肠病
“足”,下肢;“三”,数词;“里”,古代有以里为寸之说,该穴在下肢,位于膝下3寸,故名。
功效:足三里穴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中医认为,本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聚集胃腑精气,可祛除下肢郁结之气,可缓解上、中、下三部的疾病。“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对各种慢性疾病都有效,被誉为“无病长寿的健康穴”。足三里穴对消化道疾病、足膝腰部疾病都有效,可改善小腿酸痛、胃病、呕吐、缺乏食欲、腹胀腹泻、失眠、高血压、胸阀及胃病、糖尿病引起的体质虚弱,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此外,足三里对调理和缓解抑郁症、神经衰弱也有一定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涌泉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肾通络,缓解四肢冰冷
“涌”,涌出;“泉”,水泉。本穴位于足底,是人体最底处,可视为“地”,肾经的脉气经由“地”里发出,犹如地底冒出涌泉,故名。
功效: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具有增强体力、改善体质的作用,还有益肾、清热开郁的功效,可改善身体疲倦、腰部酸胀、月经失调等病症,还可缓解反胃、呕吐、头痛、烦躁、心悸、失眠等症。艾灸涌泉穴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下肢发冷等问题。经常艾灸涌泉穴可增强人体正气,延缓衰老,改善虚寒症状及妇科疾病症状,还可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阴陵泉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健脾除湿,消除各种水肿
“阴”,阴阳之阴;“陵”,山陵;“泉”,水泉。该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如山陵之水泉,故名。
功效:阴陵泉穴是足太阴牌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由此往里深入,故有健脾除湿、理气、通经活络的功效。阴陵泉可改善足部、腰部、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缓解小便困难、腹胀膝痛等症。此外,阴陵泉还可改善白带、月经失调等女性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征、阳痿、尿路感染、食欲缺乏、手脚冰冷等症。
祛寒湿最宜灸的十大穴位介绍完了,面对这么多重要穴位,传统艾灸法是需要精准的定位穴位的,可是这么复杂找不准确怎么办呢?艾理舒生物科技新艾灸法可没有这个烦恼啊!它无烟卫生,插电即用,区域覆盖,你想要的穴位,都在覆盖区域,三年陈艾加数十种名贵中药发力,寒湿不在,浑身自在!更多健康艾灸知识,关注“艾理舒艾灸课堂”。
【夏至是什么】
夏季阳气盛于外,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开。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饮食清补的同时,也应注意祛暑益气。这个时候,药物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艾灸可以更迅速地祛寒除湿,保存好人体的元气。艾灸祛寒除湿适合虚劳症、虚寒性体质、亚健康人群等。
【夏至节气的气候特征】
天气闷热
夏至当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前后,我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夏季,气温一般都在30度以上,最高气温常常突破37度。古代由于夏至天气太热,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暴雨频发
夏至期间,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流域的梅雨季节,常常会出现暴雨天气,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此期间应做好防洪防涝工作。
【夏至节气养生】
一、饮食养生
夏至养生在于健脾开胃,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很容易发生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疾病。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上火。冷食瓜果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的食物宜少吃。
天热出汗多,还可多吃点醋,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菌能力,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天热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益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二、起居调养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
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运动调养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养生穴位推荐】
夏至前后阳气最盛,也是扶阳驱寒的最佳时机。夏至艾灸可以更迅速地祛寒除湿,保存好人体的元气。艾灸祛寒除湿适合虚劳症、虚寒性体质、亚健康人群等。
①“命门穴”:艾灸此穴可增加体重、提高抗寒能力、促进细胞DNA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②“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处。神阙为任脉之要穴,具有温阳益气、补肾健脾之功。
③“涌泉穴”:此穴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
④“大椎穴”:大椎穴为人体诸阳经交会之所,故能振奋全身阳气,鼓动、调节全身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⑤膻中穴:该穴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诸如肺气不降之上逆、心之气血郁滞以及肝气郁结等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0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支气管炎哮喘有什么办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