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晨起赖会儿床
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人在早上刚醒时,如果脏腑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是关节疼痛的地方,这时就会显现出来。因此,早晨就算睡醒了,也不要立即起床,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对心脏、关节等部位的不适感。
2、晨起“吐故纳新”
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息,早晨口中会有黏腻痰液。一般人在晨起应先去大小便,漱口刷牙。
其次,开窗户换气也是有讲究的。清晨太阳升起但雾气未散,许多人一起床马上打开窗户换气,此时“风邪”最易入体。最好的做法是起床先穿衣保暖,漱口喝水所有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再慢慢去开窗。
3、晨起抒抒胸
胸腺在儿童期最发达,所以小孩子都活泼好动,但是过了三十岁就逐年衰退了,到六十岁基本就萎缩,所以老年人就不愿意动了。
如果在每天早晨起来都进行抒胸,可以把萎缩的胸腺激活,让老年人返老还童。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大鱼际线沿着前胸向下推,经过膻中穴时要有一定的力度。两手交替运行,做200次。
4、晨起捏捏耳
早晨起来,做做捏耳朵的小动作,有助醒脑。
坐位,用双手掌心紧按住两耳孔,将两手的中间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击后枕骨十几次,然后,掌心按耳孔、手指按枕骨几秒钟不动,再骤然抬离,过一会儿又如前法按耳、击枕骨,击时如闻鼓声。这样重复多遍,可以清醒头脑、增强记忆,对高血压患者还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5、晨起动动腿
醒来动动腿,晨起后会更精神。
具体方法是,先用右脚脚心自腿弯处自上而下推搓左腿肚子直到脚跟,再用左脚对右腿肚子重复这一动作。各反复9次。然后用右脚的外侧,自膝盖处自上而下推搓左小腿外侧。然后再用左脚对右腿外侧重复这一动作。各反复9次。其实这个动作在按摩小腿时,脚踝骨在用力,按到足三里处,有一种酸麻感觉,脚顺势往下按摩,不自觉连脚掌和脚心也都按摩到了。
有句话,养生的奥秘在于睡眠。表面上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其实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四大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经常提到贾宝玉和贾母在午饭后午睡。在道教医生眼里,午睡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中指出“阳已尽,阴已尽”,意思是在半夜,阴最强,阳最弱的时候,就该睡觉了;中午和中午,是太阳最强,阴最弱的时候,也是休息的时候。这就是“中午睡觉,中午午睡”的养生原则。
如今,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经常感到不知所措和疲惫不堪。晚睡早起成了人们生活的写照。所以午睡就成了很多人一天工作的重要保障。中医认为午睡不仅可以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强身体的保护功能。原来午睡有这么好的效果?如果不知道就太可惜了!
虽然午睡有益健康,但其中还是有门道的。只有掌握了要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要领,可能会适得其反。
首先,午睡前不要吃太多或太油腻,尤其是午饭后。刚吃完午饭,胃里就塞满了食物。这时大量的血液流向胃部,血压会下降,大脑的供氧和营养也会下降。这也是人午饭后容易犯困的原因。如果他们刚吃完午饭就睡觉,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不仅不能起到午休的作用,还容易诱发疾病;午餐吃多了,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这时,午睡不利于胃的消化;午餐吃的太油腻,会增加血液粘度,此时午睡可能加重冠心病。
其次,不要午睡太久。午睡时间太长,醒来后会觉得不舒服。一般来说,午睡就是午睡,午睡时间一般是一会儿,也就是15-30分钟。如果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或更长,一次或两次都没关系。时间长了会扰乱生物钟,影响晚上睡觉的规律。
再次,午睡的姿势也很重要。不要低估短暂的午睡时间。感觉像午睡,但不能太随意。尤其记得中学的时候,你趴在桌子上打个盹,用手当枕头,对身体不好。一般来说,趴在桌子上睡觉会减少头部的血液供应,使人醒来后容易出现头晕、头晕、乏力等脑缺血缺氧症状;用手当枕头可以给眼球施加压力,让手臂和手都发麻发麻。那么,午睡是什么姿势呢?一般来说,建议仰卧或侧卧午睡,头高脚低,右侧卧为最佳。
最后要强调的是,午睡的时候不要感冒。午睡时,你应该用薄毯子盖住它,以避免感冒。即使在夏天,你也应该用毛巾盖住腹部,以避免寒冷。另外,午睡时,不要在有直通气流或出风口的地方午睡,以免着凉。
总之,虽然小睡一会儿,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可见“睡个好觉比补药好”这句话是对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29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痰湿体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