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大家肯定都贴过。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确贴膏药吗?膏药贴多久比较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贴膏药的基本常识。
膏药一般贴多长时间
膏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在用的时候很方便,又没有什么痛楚,为很多人所接受。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贴上膏药后,不知道该何时揭下来,甚至贴上两三天。实际上,在贴膏药8--12小时后,最好将它撕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皮肤已经将膏药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如果延时不撕掉,将会加重皮肤的负担,妨碍毛孔的通透,阻塞汗液排出,甚至会出现局部皮炎等。
中医膏药的特点
1、疗效显着,见效迅速。膏药疗发施于局部,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显着高于血液浓度,所以发挥作用充分,迅速,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用药,非常适合不便服药者或不愿服药者使用。
2、适应证广,使用方便。不需住院,只要了解常用膏药的作用及适用证,禁忌证,病人就可根据疾病买药,按贴敷方法和要求自行治疗。
3、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膏药疗法是针对患者的患病部位局部施药的,对人体的整体影响小,从而避免了药物对肝脏及其他器官的毒副作用,因此非常安全可靠。
贴膏药的正确方法
1、清理
贴膏药之前,应先将局部清理干净,拭干后再贴。如果潮湿,会加速药物成分析出,使过敏的几率增大。应清理干净毛发,否则粘不住达不到治疗效果,并且撕揭时带起毛发引起疼痛。天气寒冷时,膏药如果不易粘住,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
2、选准位置
先摸准疼痛点,使止痛膏的中心能贴于最痛处。粘贴时先将膏药与橡胶衬垫分开一部分,粘贴于最痛处附近,顺着痛点方向边粘边将衬垫撕去,可以准确地将膏药中央置于痛点,并且可使膏药粘贴平整无褶。如果贴敷位置不准,会影响疗效。
3、烘烤方法正确
某些膏药,在贴时需要烘烤。应先将膏药放在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的微火上烘烤化开,等烘烤后的膏药不烫皮肤时再贴于患处。
贴膏药的注意事项
1、过敏不能贴
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要赶紧揭掉。这说明患者对膏药过敏。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贴膏药,因为他们的皮肤很容易出疹子,贴上后不仅不利于药物吸收,反而会带来皮肤问题。
2、不宜贴之处
虽然说膏药的使用非常灵活,基本上是哪里出现问题就贴在哪里,但是,在头面部特别是近眼处、口鼻处等附近不宜贴。另外要提醒的是,应避开汗毛较多的地方,如果要贴部位的汗毛比较多,比较密,较好先用医用剃刀将汗毛刮掉后再贴膏药。否则一是影响药效的吸收,二是粘不住,三是揭膏药时带起毛发引起疼痛。
3、起泡别弄破
如果贴过膏药的皮肤上红肿起泡,尽量不要将水泡弄破,用消毒纱布敷在上面,让水泡自己消退。如果水泡起在容易被弄破的位置上,那就需要到医院请专业人员挑破并敷药,水泡的外皮不要动,用消毒纱布敷好,等待其自愈。
膏药怎么洗
膏药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一类剂型,在使用时粘到身上是常有的事情。那么粘到身上的膏药怎么洗呢?其实可以用硬纸把身上多余的膏药粘下来,然后把留在皮肤上的膏药用药棉蘸正红花油擦拭,再用清水清洗。
膏药是很多家庭常备的一种药,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开始下降,一旦受寒或者劳累过度,就难免有肩疼腿疼的毛病,这时候贴个膏药缓解一下酸痛也就变的非常必要。
不过我最近就因为贴膏药遇上点麻烦事,其实呢也不是什么大事,问题就出在这个“贴”上。
昨天半夜醒来,感觉肩膀酸的难受,天还没亮,睡又睡不着,搞得心烦意乱。
决定贴一贴膏药,膏药就在床头柜上,打开手机的手电,从盒子里取出一片,小心的从中间扯开,因为前几天不小心折住了,黏在一起怎么也撕不开,所以格外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又折了。撕下一半的背纸,然后一只手轻轻举到肩膀上,正比划还没贴,忽然感觉手感不对,拿过来一看傻眼了——又粘住了,这次没敢使劲撕,因为实在太黏了硬扯怕烂了。索性也不管了,胡乱贴了上去,皱皱巴巴的。
后来就想,如果能撕下贴纸,膏药直挺挺的不折下来不就好了?膏药能做成像手机膜那么硬不就行了。但是转念一想膏药之所以软就是为了贴上更舒服,这个想法有点不靠谱。
我拿出一贴新的看起来,这个膏药中间有一条波浪线的缝,使用前抓住两边一扯,利用膏药有弹性贴纸没有的原理,纸就脱离膏药翘起来了,相比以前从边上用指甲一点点扣开来说,这是个不错的设计。但这个适合两只手操作,如果像我这样一只手贴,还会有我前面提到的问题。
很快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既然改变不了膏药软的特质,那就撕开短些。就好像一张纸如果一整张,拿起来必然塌下来,如果剪成两厘米大小,肯定就能挺起来。所以用到膏药上就是,把膏药中间预切的波浪线向一侧偏移,至三分之一处,这样就成了一边宽,一边窄。用的时候先撕下窄的一边,贴好这个边之后,再像手机贴膜一样,一边撕下面的纸,膏药也随着撕开的部分一点点平整的贴好。
针对这样的想法,我还专门拿了一贴,用剪刀剪成需要的形状试了一下,确实可行!这样通过在三分之一处开口的方式,即比没有中间开口的方便撕开,又能解决正中间开口撕开太多容易粘连的问题。当然,膏药的种类很多,这个仅仅适用于我们日常常用的某些膏药,对于一些形状特殊的,就要单独分析了。
这只是个人日常小小的一点思考,如果觉得有点大题小做也属正常。
??方法要正确在贴膏药之前,应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擦净拭干,然后再贴。贴膏药应剃净汗毛或尽可能避开汗毛较多的地方,否则一是粘不住,二是撕揭时带起汗毛会引起疼痛。冬天气候寒冷时,橡皮类膏药往往不易粘贴住,这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敷一下,以便粘贴牢固,增加治疗效果。烘烤方法也有讲究,如使用黑膏药类膏药,应先将膏药放在酒精灯、蜡烛等微火上加温或将其漂浮在开水上面软化,等烘烤后的膏药不烫皮肤时再贴于患处。患处必须用温水洗净,擦干,否则膏药贴不牢固。此类膏药可持续贴1~2周。??
黑膏药正确贴法教程如下:
1,正确的使用方法。在使用黑膏药前,患者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是患者必须确认使用膏药的部位并使用毛巾将患处清理干净。第二件事情则是患者需要将黑膏药使用热水袋,发热设备或者火烤的方式将黑膏药软化。
在做完这两件事情之后,患者就可以将膏药直接贴在患处即可。当然,如果患者自己够不到患处,那么就需要寻求其他人的帮助了。在用完黑膏药以后,患者还得降黑膏药留下的药痕使用植物油清除干净,这样才算完成整个使用过程。
2,做好基本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黑膏药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做好基本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避免使用黑膏药后出现治疗无效或皮损的问题。在使用黑膏药前,患者需要保证打算贴膏药处的皮肤没有溃破,伤口和化脓等问题。
在使用黑膏药后,患者则需要注意皮肤是否有水疱和瘙痒等过敏反应,并保证在发现过敏时及时停用黑膏药。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保证不在毛发过多的地方贴黑膏药,不在孕期,发育期和脯乳期这几个阶段使用黑膏药。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方法,古代人称它为薄贴,它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然后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长时间的贴在患处,能给用来治疗疮疖、消除肿瘤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膏药主要就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及通过药物之间相互协调为用的效能,然后租成好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此来发挥药物最好的效果。
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49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感冒久治不愈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 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