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受,也是医学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身体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人们一般将这种感觉或反应统称为“疼痛”,而在中医看来,“疼”与“痛”还有些微的差别,并且通过痛感的不同还可以辨别身体的病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说,“疼痛”在口语中一直是并称的,一般不区别开,“疼”、“痛”的涵义只在中医解释上有所不同。中医认为,“疼”的感觉更具体,部位更明确且范围小,时间短暂而没有持续性;“痛”的范围则比较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姜良铎说,“痛”其实是人的机体受到伤害后的一种警告,能引起身体防御性保护反应。所谓“通则不痛”,就是指人体经络畅通,身体正常,不会感觉痛或不舒服;反之,“痛则不通”,“痛”意味着经络不畅通。
中医对痛的病因研究,首见于《黄帝内经》,包括外寒、外风、外热(火)、外伤、劳倦损伤等诸多方面。虽说都是痛,但性质却大有区别。中医认为,不同性质的痛,如常见的刺痛、胀痛、酸痛、绞痛等,为不同病证的疼痛特征。姜良铎说,例如“刺痛”,指疼痛如针刺般,以胸胁、上腹等处较为常见,多为血淤所致;“胀痛”是指痛兼有胀的感觉,往往是气滞所致,见于胸胁、上腹等处,有时发时止的特点;“酸痛”则指身体疼痛并伴有酸软感觉,最常见于身体疲劳;“绞痛”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内脏剧烈痉挛性疼痛,如肠绞痛,有的伴有闷塞的感觉,如心绞痛。
姜良铎表示,既然不同性质的“痛”对于病证的判断有一定帮助,患者就医时,一定要向医生准确描述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特点,有助于医生结合其他线索做出更准确的诊断。由于引起痛感的原因复杂,个人感受也存在偏差,自行辨病是不提倡的。
身体出现疼痛的感觉时,一定不要忍,最好能够早点去医院就诊,看看是不是存在毛病。毕竟疼痛很有可能是患病的信号,需要我们引起重视。那么,在去医院就诊时,我们该怎么向医生描述这种?疼痛?的感觉呢?下面来聊一聊该话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文章的末尾一起畅所欲言哟。
一、准确说明具体是哪个部位疼痛。
身体疼痛的感受一定要认认真真的说给医生听,这样医生才好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予精准的身体检查,此时我们就要跟医生说明具体是哪个部位产生疼痛感。比如说到底是头疼、脚疼、眼疼,还是腰疼,或是颈椎疼、牙疼等?不管是哪个部位的疼痛,都要仔细说明白,这样医生才好对症看诊。毕竟医生也不是万能的,需要患者配合好,这样医生做检查、诊断时才能够更有把握。
二、仔细描述清楚具体是怎么疼的。
除了要指出具体是哪个身体部位疼痛,还要详细跟医生描述具体是怎么疼的,比如说是间歇性的疼痛,还是持续性的疼痛?是一直在隐隐作痛,还是偶尔产生强烈的剧痛?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到疼痛的?疼痛一次大概发作多长时间?此外,你还要跟医生描述一下是不是像针扎一样的疼,还是有一种灼痛感,还是撕裂般的疼痛?总之,你的形容需要描述到位,这样更利于医生判断病情。
三、努力想办法将疼痛感描述到位。
为何很多医生都不太愿意去儿科看诊?这是因为很多孩子虽然生病了,但是却并不太懂得描述自己的病情,也不懂得如何诉说哪里不舒服,这就容易导致医生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这也在侧面告知我们,如若身体存在不舒服的情况,一定要尽量将病情详细地告知医生,尤其是哪些部位出现痛感,具体是怎么疼的??等等,这些具体的信息都要详细地说明,如此更方便医生看诊。
凡有急性腹痛症状,即说明已有腹部内脏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疾病存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也能涉及到腹部器官,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线索,查找腹痛的原因,以便得出正确的诊断,进行有效的治疗。
1.开始在上腹中部剧烈疼痛,很快蔓延到全腹部,呈持续性疼痛。上腹部有较轻的腹痛即往史。发病时腹肌呈板样强直,甚至出现休克,听不到肠鸣音,这种腹痛多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若右上腹部发生阵发性的绞痛,并向右侧肩背部放射,伴有消化不良和右上腹部肌肉痉挛,甚至出现黄疸症状者多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3.上腹部剧烈疼痛,并放射到左腰背部,可迅速扩展到全腹部疼痛,常伴有频繁呕吐,但无肌肉痉挛者,多为急性胰腺炎。
4.右上腹部有剧烈地阵发性绞痛,发作时疼痛难忍,翻身打滚弯腰喊叫,间歇时可无症状,多见于青少年,伴有呕吐及蛔虫的症状,多为胆道蛔虫病。
5.若有肾区和腰部呈剧烈绞痛,并放射到同侧腹部,大腿内侧和外生殖器,伴有血尿,多为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
6.全腹剧烈疼痛,疼痛部位经常变化,腹痛前有恶心呕吐症状,腹痛后腹泻者,多为急性胃肠炎。
7.开始时在肚脐周围呈剧烈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痛,并且右下腹部局部有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肌肉痉挛疼痛发生后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多为急性阑尾炎。
8.若在下腹部一侧发生剧烈疼痛,然后扩展到全腹部剧烈疼痛,甚至出现休克状态,过去曾有停经史并伴有阴道少量流血者,多为宫外孕破裂。
9.白带明显增多,于腹侧部呈持续性疼痛,有明显肌肉痉挛,并伴有触痛高热等症,多为急性输卵管炎。
1.0在肚脐周围有阵发性绞痛、不排气、不排便、腹部膨胀、频繁呕吐、腹壁有肠蠕动波,伴有很强的气过水音和肠鸣音,多为机械性肠梗阻。
1.1腹部呈持续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并有痉挛现象,满腹部都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者,多为急性腹膜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53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晨起一分钟保健操
下一篇: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