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迁延,恢复缓慢,患者必须长期服药治疗,配合饮食调理不仅可以增加疗效,而且可以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和抑制药物的毒副反应。
苡仁丝瓜粥
材料:苡仁15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丝瓜100克。
做法:将丝瓜去皮洗净后切成块,薄荷、豆豉择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500毫升,沸后用文火煎约10分钟,滤汁去渣。薏苡仁洗净后与丝瓜一同倒入锅内,注入药汁,置火上煮至苡仁酥烂。食时可酌加糖或盐调味。
功效:清热利湿,解表祛风。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或作点心服用。
杜仲核桃仁瘦肉汤
材料:核桃仁15-30克,杜仲15-30克,猪瘦肉120克。
做法:杜仲装入纱布袋与洗净的猪瘦肉、核桃仁等一起置沙锅内,加水适量,以慢火炖煮2小时,取出药袋,加调料即成,饮汤吃肉,吃核桃仁,亦可佐餐。
功效:益肾,壮骨,补虚。
主治:老年性关节炎,肾虚腰痛。
独活乌豆汤
材料:独活9克,乌豆60克,米酒适量。
做法:将独活、乌豆放入清水中,文火煎至500毫升,去渣取汁,对入米酒。每日分两次温服。
功效: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关节拘挛,或中风不遂。
木瓜薏苡仁粥
材料: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木瓜、生薏苡仁洗净后,倒入小锅内,加冷水适量,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炖至薏苡仁酥烂,加白糖一匙,稍炖即可,适量食用。
功效:祛风利湿,舒筋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邪偏盛,肌肉关节重痛,身体沉重,或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
桑枝鸡
材料:老桑枝30克,绿豆15克,鸡肉250克。
做法:鸡肉洗净,加水适量,放入洗净切段的桑枝及绿豆,清炖至肉烂,以盐、姜等调味即可。饮汤食鸡。
功效:清热通痹,益气补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
防风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做法:将薏苡仁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每日一剂,一次性服完,连用一周,停3日后再用。
功效:散风除湿。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风邪偏盛,关节疼痛,走窜不定,恶风怕冷,身体疼痛,困倦乏力。
牛膝煮鹿蹄方
材料:牛膝15克,鹿蹄1具,豉汁适量。
做法:将鹿蹄、牛膝分别洗净,一同加豉汁煮至烂熟,用葱、椒调和。空腹食用。
功效:补益肝肾,祛风胜湿,舒筋活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风湿痹阻,四肢挛急,关节疼痛,足踝肿痛。
1 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食注意 饮食要节制,进食要守时、适量,不可暴饮暴食、饥饿失常,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维生素、中热量和低盐。
1、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2、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3、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4、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不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
5、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蛇肉、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
6、多食可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症状的食物: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藻类、蜂王浆及蜂蜜、蒜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硒等。
2 类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好
(2)千姜:性热,味辛人心、肺、脾、胃经。功效:温经逐寒,回阳通脉。治风寒湿痹,寒饮喘咳,心腹冷痛。
3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酒推荐
将松叶浸酒中,泡渍1周。每次服15~30ml,每日2次。
功用:祛风,燥湿,活络。
将木瓜根浸泡酒中1周后饮用。每日3次,每次10ml。
功用: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治湿痹、痛痹。
前3味药用白酒泡24小时。每日服10ml。
功用:祛风湿,壮筋骨。治风湿疼痛,关节拘挛。
诸药以生绢袋盛,入白酒中浸泡5天。每日2次,连服数日,
功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缓拘挛。治风湿痹弱,筋挛急痛。
将蚕沙炒黄,袋盛浸酒中,3~7天即可。每日2次,每次15ml~20ml。
功用:化湿,活络,祛风。治风湿顽痹。
上料相搅成药酒。温服,每日3次,每次15~20ml。
功用:补肾填髓,止痛。治风湿日久,骨髓冷痛。
将乌梢蛇切成段,袋盛,浸白酒中,封固21天取酒饮用,每日3次,每次10ml,温饮。
功用:祛风湿,通经络。治诸风,顽痹瘫缓挛急疼痛。
4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粥推荐
功用:健脾,糁湿,除痹。治风湿痹证,筋急拘挛不可屈伸。
功用:益气,祛风,活血。治关节
肌肉疼痛,入夜痛甚,或游走不定。
功用:利水除湿,活血消肿。治湿热痹证关节肿痛,下肢为甚。
功用:祛风,散寒,解表。治风寒痹证初起,关节冷痛,游走不定。
功用:祛风湿,强腰膝。治湿气痹痛,腰膝痛。
功用: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不足之痹。
功用:发表散寒,利肺消痰。治风寒湿痹,四肢挛急。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血滞风痹,遍身疼痛。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例 【病例验证张某,女,16 岁,学生,已四肢关节肿痛四年,关节变形,活动受限加重2个月。四年前因感冒发热后觉双膝关节疼痛,后渐及双踝、髋、肩、肘、腕等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在当地治疗,血沉75毫米/1小时,抗?o?阳性,类风湿因子(1:160),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强的松、炎痛喜康等。病情时轻时重,两月前突然加重而来诊,中医辨为痹症而收住人院。证见四肢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局部皮色不变,触之灼热,肌肉萎缩,面色帝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气血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搏结于关节,致使气血不通,郁而化热,久而不愈,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候。用本方治疗半年,复查血沉6毫米/1小时,抗?O?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肿消痛减,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治愈出院,继续服药巩固疗效。一年后复查,一切正常。
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偏方 1.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2.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5例,缓解(关节肿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血沉,粘蛋白恢复正常)11例,显效15例,好转16例,无效3例,远期疗效(2年后)随访21例,其中缓解10例,显效9例,无效2例。
3.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7例,经用药2~3个疗程后,其中治愈(症状缓解,关节肿大消失,血沉恢复正常)45例;好转(关节活动自如,肿大未消退,血沉基本恢复正常)19例;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3例。治疗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01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风疹的流行特征有哪些?
下一篇: 名贵药材鉴别有妙方-你学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