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有急性热痢及休息久痢之分。临证效方甚多。而独以黄连与乌梅治痢,其源久远。
如《本经》载黄连主“腹痛肠*下痢”,《别录》载乌梅“止下痢”皆独用也。梁陶宏景之《补缺肘后方》治伤寒下痢,不能饮食,乃将黄连、乌梅2味组方,共研蜜丸服。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下痢热诸治不瘥方,亦用乌梅黄连等分研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日3夜2服,神效。宋杨子建《护命方》治赤白久痢,并无寒热,而日久不止者,则用黄连乌梅烧存性研末,每服6克,盐米汤送下。黄连用治急慢痢疾似无异议。至于乌梅,以其酸收,故有“实邪忌服”之戒,如《中药大辞典》,即持是说。
然观古人用法,治痢无问急慢新久,二药皆可用之。近贤叶橘泉尝谓“乌梅为酸性制菌杀菌剂,治细菌性肠疾患如伤寒、霍乱、痢疾以及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性胃肠病、食物中毒与肠自家中毒、发热性疾患”(《实用经效单方》),即肯定乌梅治疗急性热病实证的功效。
故此,笔者于临床治痢,取2味等份焙干研末,每服3克,日三四服,常取佳效,乃名之曰连梅散。不用蜜者,忌其甘缓之性也。若嫌其酸苦难服,一则可装入胶囊吞之。或患痢而本实者,可用加减芍药汤送服;或患痢而体虚者,则用燮理汤送服。慢性结肠炎之溏便夹赤白冻者,亦可用之。并不以“实邪忌服”为戒,未见恋邪之弊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02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麻疹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