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内因,加之后天失调、产伤以及教育不当等皆可导致本病。一般认为,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如能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病人可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青春期,活动过多会逐渐减少,即使还有一些注意力涣散和情绪不稳,也不致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但对那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必须服用药物或配合其他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有可能发展成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或形成“成人多动症”,甚至转变为其他精神疾患。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精神状态,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协调的结果,反之则易引起疾病。“阴亏阳躁”,神不宁、志无恒、情无常、性急躁,系由动静变化有所失制,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阴阳失调所致,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四脏。在弄清多动症病机特点之后,治疗强调调整阴阳平衡,从肾入手,突出“少年治肾”这一原则,以治肾为本,兼以平肝、清心、健脾、安神益智、祛痰化瘀、标本同治,调整内脏机能,平衡阴阳,消除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静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两者充盛和谐,相辅相诚,则机体调节功能(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协调而无病。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有“纯阳”之称,由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有精、津、液等物质的不足,所以小儿常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生理特点,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不能制阳,阳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这种阳动有余的表现,并非阳气独盛,而是阴静不足所致。不足为虚,有余为实,多动症患儿多表现为神态涣散、健忘、动作迟缓、粗钝笨拙、有时尿频或遗尿等特点,脉象偏细,所以多动症儿童实质为本虚,标实。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在大量临床观察治疗中摸清该病症机理特点,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专家们经过多年实践研制出“益肾静神颗粒”,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儿童多动症,可以采用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全名叫做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广度分散,小儿多动,性格急躁冲动,脾气暴躁,与人交往能力差,丢三落四,智力有的是正常,有的是低于正常水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时期疾病。有的孩子还伴有认知障碍,学习困难,胆大,容易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做事情拖延,喜欢翻物。
儿童多动症的处理方法如下:
一、行为治疗,年龄较小的婴儿,无判断具有多动倾向,一般以行为治疗为主,如感统训练和绘画,拼图下棋等保持坐态的训练等。
二、药物治疗,通过中药或西药进行注意力集中的治疗,不要自己随便服药,去医院专门让儿科医生或专制多动症的医生开药,遵医嘱。
?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复征的简称,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百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称为儿童多动症度, 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多动症的症状:
????????1、注意缺陷。患儿明显难以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且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患儿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
????????2、注意力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患者平时容易丢三落四。
????????3、活动过多。患儿经常显得不得安宁,动作多多,手足活跃,在座位上不能安静呆着。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
????????4、行为冲动。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
????????5、学习困难。患儿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不佳,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较低,致使学业成绩差,常低于其智力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绩。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对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国内外学者均认为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遗传因素、轻微脑损伤、脑发育不成熟、工业污染、营养因素、家庭和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
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协调,则神志正常,若阴阳失和,则神不宁、魂不安、意不固、志不坚。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因他病所伤,造成体质偏盛偏衰,动静变化有所失制。其脏腑病变多表现为心、肝、脾、肾四脏的功能失常,而以肾阴不足为本,虚阳浮亢,心肝火盛为其标。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儿童多动症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3个特征,且6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注意涣散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上课常常不听讲、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活动过多坐立不安,经常奔跑,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允许的活动场合,如下课、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仍约束不住自己,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也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谓“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辨证论治,可概括为以下几型:
肾阴不足肝阳偏亢主要表现为烦躁多动,冲动任性,神思涣散,难以自控,动作笨拙,五心烦热,两颧发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而数。治宜滋阴潜阳,补肾平肝,方用左归饮加减,常用熟地、山药、知母、黄柏、枸杞子、茯苓、丹皮、山茱萸、炙甘草等。
心脾气虚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佳,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治宜健脾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常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远志、大枣、五味子、小麦、甘草等。
湿热内蕴痰火扰心主要表现为多动不宁,烦躁易怒,胸闷纳呆,痰多口苦,口渴多饮,便干溺赤,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化痰宁心,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常用陈皮、法夏、茯苓、甘草、竹茹、胆南星、栝楼、枳实、石菖蒲、珍珠母等。
案例介绍: 一位母亲带着患有多动症的9岁儿子张俊,找到上海复大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主任张成夫,希望我院专家能治好孩子的多动症。母亲说:孩子手脚不停,目光漂忽不定。玩着一个玩具,看到新的东西,立即放下手里玩具,去玩新的东西,孩子在我屋子里走来走去,几乎一刻不停。” 根据家长叙述,孩子父亲开货车长期不在家,母亲做小生意很忙,平时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比较放任。父亲对孩子教育简单粗暴,母亲对孩子溺爱,对孩子几乎有求必应。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常常发生矛盾冲突,互相责备推诿。孩子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才几分。
推荐治疗:中医传承、针灸、针麻技术,1~3天见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05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枸杞叶的功效
下一篇: 滥用化妆品-小心季节性眼病赖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