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医怎样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卵泡发育中医怎样调理气滞血瘀)

祝由网 2023-12-14 04:47:44

中医怎样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1.气虚血癌证

           

主证:少腹坠胀疼痛,反复不已,劳累或经前加剧,腰能酸痛,肛门坠胀,带下增多,色白质稀,头晕心悸,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濡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化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黄芪30g,当归尾6g,赤芍6g,地龙3g,川芎9g,桃仁9g,红花6g。

加减:肛门坠胀者,加升麻、柴胡;腹痛剧烈者,加独活、徐长卿、血竭;形寒畏冷者,加附子、肉桂、仙灵脾;大便不实者,加扁豆、肉豆蔻、胡芦巴。

2. 气滞血癌证

 

主证: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两胁胀痛,经期前后加剧,经前乳房胀痛,性情抑郁,寡言少欢,性交疼痛,舌质黯滞,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弦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10g,赤白芍各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芍6g,丹皮l0g,五灵脂(包煎)l0g,香附10g,乌药10g,延胡索10g,积壳10g,甘草3g。

 

加减:乳房胀痛者,加苏鲁子、广郁金、穿山甲;两胁胀痛者,加八月扎、香附;腹痛明显者.加徐长卿、地鳖虫。

3.湿热血瘀证

主证:少腹坠胀疼痛,缠绵不休,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气秽,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解之不畅,或有低热,舌略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方汇》)合桃红四物汤(《医林改错》)。

 

萆薢9g,薏茁仁l0g,黄柏10g,赤获苔9g,牡丹皮9g,泽泻12g,通草6g,滑石15g。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Jr[芍6g,赤芍10g,生地10g。

加减:带多色黄者,加椿根皮、白带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积实;腹痛重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脂。

(二)中成药

1.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4片,口服。

     

2.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每次6~9g,口服。适用于气虚血癌型。

3.逍遥丸:每日3次,每次6~9g,口服。适用气滞血癌证。

4.知柏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粒,口服。适用于阴虚湿热血癌型。

卵泡发育中医怎样调理气滞血瘀

  很多女性朋友都会被自己的月经情况困扰吧,特别是有时候会出现严重的痛经,甚至是出现月经量少,月经颜色发暗等情况,这其实都是卵泡气滞血瘀导致的,一般和不良的情绪,饮食结构不合理,锻炼少等有关系,那么你知道卵泡发育中医怎样调理气滞血瘀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吧。

卵泡发育中医怎样调理气滞血瘀   气滞瘀血体质宜用行气、活血药疏通气血,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如柴胡、香附、郁金、当归、川芎、红花、薤白、枳壳、桃仁、参三七、银杏叶等行气、活血药,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体质。胃腹胀痛、嗳气、大便不爽或便秘,可用木香、陈皮、砂仁、豆蔻、厚朴、大腹皮、莱菔子、大黄、神曲、山楂、谷麦芽、鸡内金等,行气、止痛、消食、通便。血瘀质的人很适合推拿,拔罐、刮痧、放血疗法。早睡早起是非常重要的,血瘀主要是因为肝气不舒,子时之前睡觉才能保证肝血更新。保养的关键在春天和清晨。春季和早晨阳气生发,多做舒展活动。秋冬要特别注意保暖。血瘀质绝大多数是情志不展、内心不敞亮。多多的和乐观开朗的人在一起参与团体活动。培养一些兴趣,让自己沉浸在一种爱好里,体会聚精会神的乐趣。

  气滞血瘀属于中医的一种证型。病人的主要表现为身上疼痛,比如胸痛、腹痛、颈痛、四肢疼痛、皮肤上有瘀斑等等这些症状。那么气滞血瘀该如何调理呢?气滞血瘀我们可以给他开一点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的中药,常用的方子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胶囊、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这些都是常用的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果病人中风后出现气滞血瘀证,还可以用补阳还五汤,或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这些方剂都能够行气导滞、活血化瘀,对病人的气滞血瘀能够进行有效的调理和治疗。

如何长卵泡   多吃豆类食物:豆类食物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卵泡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想要让卵泡长得又好又快,豆类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豆腐或是豆浆、黄豆粥等都是非常好的促进卵泡发育的食物,生理功能也能得到调节,是非常好的选择。适当运动:女性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是给卵泡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生理环境的途径之一。因此女性多做一些体育锻炼,也能使卵泡长得又快又好,但是一定要坚持,身体素质好了,卵泡自然也会发育的更好。

  调节好情绪:情绪对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良好的情绪,内分泌才能平衡且正常,卵泡有了一个健康的生理环境,才能发育得更快更好。经期避免性生活:如果经期进行性生活的话,盆腔有感染的风险,还容易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等妇科方面的疾病,这些都会直接对卵泡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患有盆腔炎吃什么药效果好?哪种药好呢?

患有盆腔炎吃什么药效果好?哪种药好呢?  盆腔炎吃什么药效果好?盆腔炎有两种药物治疗方法,一是西药治疗,可用抗生素、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等药物治疗;二是中医中药治疗,分为冲任虚寒型、热毒型、淤血阻滞型、湿热型、湿热淤滞型、清热利湿等来治疗。

西药治疗盆腔炎
  (一)急性盆腔炎

  1、抗生素: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1)青霉素G:每日240万一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一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2)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

  (3)庆大霉素:每日16万一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4)林可霉素:每次0.3-0.6g,一日3次,肌肉注射。

  (5)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次0.3g,每6小时1次。

  2、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二)慢性盆腔炎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α一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1500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5一10次为一疗程。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泼尼松5mg,每日口服3次,停药后应逐渐减量。

中药治疗盆腔炎
  1、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妙方: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热毒型: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妙方:野菊花栓: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 2次。

  3、淤血阻滞型: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妙方: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湿热型: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妙方: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湿热淤滞型: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妙方:妇宝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冲服。

  6、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对于西药与中药治疗哪个较好,其实是因人而异的,选择哪种治疗方法也受个人的喜好而有影响,总之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好处与疗效。

28岁,做了b超检查,确定是盆腔炎,我应该怎么治疗?

您好,盆腔炎急性期可以用点西药控制。之后中医中药治疗。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
中医认为伤于风、寒、湿之邪,或饮食七情之变,或经期、产后、性生活调摄不当,气血失调,不慎感染湿热邪毒,湿热蕴结于下,损伤任带二脉而发病。后致脾肾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淤血、痰饮、湿浊之邪相续而生,积聚胞宫而发病。此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治疗需要时间,不要着急。
盆腔炎一旦诊断,应该针对病因对证治疗。固本化瘀汤效果明显。
另外,注意饮食,保持情绪舒畅。
祝早日康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16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