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目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结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产后出血的症状体征:
1、软产道裂伤出血特点是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此点与子宫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有所不同。软产道裂伤流出的血液能自凝,若裂伤损及小动脉,血色较鲜红。宫缩乏力多在分娩过程中已有宫缩乏力,延续至胎儿娩出后,但也有例外。出血特点是胎盘剥离延缓,在未剥离前阴道不流血或仅有少许流血,胎盘剥离后因子宫收缩乏力使子宫出血不止。
2、流出的血液能凝固。未能及时减少出血者,产妇可出血失血性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弱及血压下降。检查腹部时往往感到子宫轮廊不清,摸不到宫底,系因子宫松软无收缩缘故。有时胎盘已剥离,但子宫无力将其排出,血液积聚于宫腔内,按摩推压宫底部,可将胎盘及积血压出。
3、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继发出血性休克及易于发生感染。随病因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差异。
4、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不凝,不易止血。
说到产后大出血是怀孕女性很担忧害怕的,这是很严重的一种情况,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很大,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失去生命,所以产后真的不幸发生大出血,要马上通知医生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产后出血带来的严重影响,那么妇产科产后出血名词解释是什么?
首先妇产科产后出血名词解释是指胎儿分娩出来后的24小时内阴道出现量超过500毫升,医学上界定为产后出血。产后大出血是妇产科很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属于产科危症之一,应该引起特别的重视。同时产后大出血主要原因与宫缩无力有关,表现出产后出血量比较急而且多,或是长时间持续小量出血,情况严重可发生休克。
对于产妇来说,产后大出血带来的影响极大,有很多产妇因为一些原因引发大出血现象,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产后分娩需要选择一家比较正规的医院,分娩过程中有一些不良症状出现也好及时进行处理。另外,怀孕期间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做好 产检 工作,分娩前也需要做好相关检查,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确定最佳的 分娩方式 。
1,子宫收缩无力
这是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造成子宫收缩无力的因素包括了胎儿体重过重、多胞胎怀孕、羊水过多、麻醉药物、产程过长、前胎有子宫收缩无力之病史等。,因应子宫收缩不全所造成的大量出血,除了通常会提供「子宫收缩剂」药物治疗之外,并以手按摩子宫,直到子宫变硬为止,其作用同样也是加强子宫收缩功能。
2,胎盘
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胎盘部分脱离、嵌顿、胎盘部分粘连或植入、胎盘残留。此外,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可导致子宫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正常情况下,胎盘将在胎儿分娩后15分钟内分娩。医生会在分娩完成前检查并确认胎盘完整,产妇胎盘有一小部分在30分钟内不能分娩,造成胎盘滞留,导致产后出血。
3,产妇本身的疾病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重症肝炎等疾病,均可影响血中凝血等物质的含量,导致产后血液不凝集而发生产后大出血。产妇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也经常引起产后大出血,常发生于患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时。
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分娩后两个小时内,表现为阴道大量出血,流血量超过五百毫升时,就要采取抢救措施,以免危及生命。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因为分娩时孕妇情绪紧张,容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一般需要使用镇静剂,但是镇静剂或者麻醉药使用过量会导致孕妇失去知觉,直接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进而引起出血症状。
孕妇分娩过程中,宫颈处发生裂伤是十分正常的,一般的裂伤不会有严重的流血现象。当胎儿从宫颈处快速通过时很容易导致宫颈,阴道或者会阴严重裂伤,甚至会导致子宫下段都出现裂伤,引起产后出血症状。因此在接生过程中医生要时刻注意,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及时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41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产后出血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