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结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产后出血的病因病理:
1、凝血功能障碍。包括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两类情况。前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在孕前业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后者常因重度妊高征、重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等影响凝血功能,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常为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
2、会阴阴道严重裂伤。可上延达穹窿、阴道旁间隙,甚至深达盆壁,阴道深部近穹窿处严重撕裂,其血肿可向上扩展至阔韧带内。
分娩过程中,宫颈发生轻微裂伤几乎不可避免,通常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不作宫颈裂伤诊断。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尚未开全的宫颈时,严重时可向下累及阴道穹窿,上延可达子宫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均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者裂伤可达阴道弯隆、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形成腹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过早行会阴后斜切开术也可引起失血过多。
3、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
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等,可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子宫肌水肿及渗血,如妊高征、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以及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均可发生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如何测量有什么方法
产后出血如何测量有什么方法?有的人产后出血非常大,这是要引起重视的,如果产后出现血量大会出现晕厥,严重者会丧失生命,对于产后出血我们应该怎么做,下面来看看产后出血如何测量有什么方法?
产后出血如何测量有什么方法1 目测法
根据助产士的临床经验对产后出血量进行估算,此方法一直为临床广泛采用,主要原因是简单方便;但此方法的准确性很低,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目测出血量无统一标准,往往是根据平均出血量给出结果,出血多时容易低估,出血低于平均值反而高估,易导致临床上的急性大出血被忽视。研究发现,临床上单用目测法误差较大,实际出血量是目测法的2倍,失血量越多目测法的准确性越低。
面积法
以10ml血液所浸染敷料的面积作为标准,再根据产后清点敷料的数量与浸染血迹面积计算产后出血量,此方法临床操作较为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面积法在临床实践中通常与目测法结合应用。
称重法
在分娩过程中及胎儿娩出后出现阴道流血,立即采用敷料、纱布等材料压迫止血,将整个分娩过程中所使用过的纱布和敷料进行称重,然后减去其原本重量,差值即为出血量其优点在于不依赖于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液检测需一定时间)或个人经验(主观性强、误差大),可操作性强,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但因纱布、敷料等材料易受污染(消毒液、胎粪等),需进行反复计算,程序稍显繁琐。目前,对于称重法是否准确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只要在相对严格的操作流程下,孕产妇产后出血使用称重法评估出血量的准确性是可以保证的。
血红蛋白计算法
产前、产后分别进行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出血量为400——500ml。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差值通常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出血量。有研究发现,55%产后出血量<500ml的妇女,其血细胞比容于产后第2天进行复查,结果均较分娩前升高了一倍;对于中等失血量(500——1000ml)的孕产妇,由于自身生理性保护机制的启动,血红蛋白的下降值往往超过实际出血量。不过,对于大量出血的孕产妇,失血量超过1500ml(总血容量的30%),实际出血量与血红蛋白的下降成正相关。
休克指数法
出血导致的血容量降低,初期可表现为心率代偿性加快。此时,收缩压可基本维持稳定,直到心率失代偿之后收缩压开始出现下降。因此,一个年轻健康女性发生产后出血时,在收缩压出现变化前可以丢失近血容量的30%,休克指数变动往往出现在收缩压变化之前,所以利用休克指数早期反映妊娠期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在于及时评估产后出血量,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为简化休克指数在产科急症的应用,建议休克指数>1作为临床风险的界值。休克指数相对应出血估计量。
在产后出血量评估时应用休克指数的局限性体现在:
(1)在子痫前期的患者中,因为收缩压会增高,可能产生错误的休克指数。
(2)有部分患者在产后30min内输血或补液治疗,因此临床上在对输液复苏后的患者需谨慎评估休克指数的价值,它并不能够反映真实的出血量。
(3)个别患者对于产后出血有极强的耐受力,并不出现心率及收缩压的改变。
酸性正铁血红蛋白法
首先,制备标准液并计算其光密度值:将已知浓度的血液与5%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容积比为1∶100),分光光度计计算该标准液光密度值。然后,提取血液样品并计算样品液光密度值:收集产妇所有沾有血污的敷料及衣物,提取血液样品,将其与5%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用分光光度计计算样品液光密度值。最后,根据公式计算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样品液光密度值×2000×10ml)/(标准液光密度值×100)。酸性正铁血红蛋白法虽灵敏度高,是一种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的方法,但其操作过程复杂试剂较昂贵,临床推广的意义不大可适当应用于科研工作。
容积法
容积法适用于阴道分娩的患者,当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将聚血盆置于产妇臀下,收集产妇阴道流出的血液,聚血盆的容积为500ml。若使用无刻度的聚血容器,则将其收集的血液及血凝块倒入量杯中进行容积测量并计算失血量。由于丢失的血液无法全部收集在聚血容器内,敷料衣物均有可能存在产妇丢失的血液,因此常联合其他评估方法共同估算失血量。该物为一次性塑料用品,由腰带及底端带有刻度的V型袋塑料单组成,于产后将塑料单垫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腰带系于产妇腰间,可于V型袋处直接读取失血量。该产品估算失血量较为准确,一次性使用,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产后出血如何测量有什么方法2 产后出血的.估计方法一般是大体估计,比如使用多少纱布,还有出血量,患者的血压,脉搏,还有身体精神状况等各方面情况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如果产后出血量明显,产妇经常感觉非常口渴,则考虑出血量较多,需要及时去医院补液补血治疗了,产后还需要密切观察子宫的恢复情况,和病人的血压脉搏的情况看是否正常。
产后出血有的原因是生产后的妇女无法预防的,但是有的出血是可以预测到的,如凝血功能障碍的妊娠期间女性,如在产前检查时发现的话,就可及时治疗和预防。因此一定要重视产前的检查,这样如果有什么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
另外,还有一些孕妇发生产后出血,主要是因为产科合并症导致的,这对妈妈们来说非常危险。这些产科合并症有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等等。因此除了产前检查外,还要注意选择当地的正规医院生产,这样才会比较有保障。
38岁妈妈产后大出血,多项重症危及生命
原来,38岁二胎产妇李女士(化姓)在转至中大医院抢救的4天前,在当地医院顺产生下一7斤多的男婴。胎儿刚呱呱坠地,她瞬间阴道出血500毫升,当时血压降到85/59毫米汞柱,一时间出血不止。当地医院立马为她进行开腹止血手术,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虽进行了一系列治疗但未好转,腹腔内仍有活动性出血,此时累计出血量已近1万毫升,病人危在旦夕。
当地医生建议迅速将产妇转入作为江苏省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指导中心和质控中心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当地医生紧急联系中大医院妇产科于红。“将病人转来,我们全力救治!”于红放下转诊电话,立马安排救治流程。在医务处陈辉主任的统筹协调下,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做好准备。
产妇连夜转到中大医院,到急诊医学科时已是深夜10点20分,而此时妇产科、介入与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医生早已准备就绪,展开紧急会诊。与此同时,输血科张敏主任积极调血、备血。产妇难治性产后出血、全子宫切除、失血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急性肝功能不全……一项项重症都逼向这个刚生产完4天的产妇。
3小时成功手术,专家提醒: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首位原因
“首要任务要先找到出血点后止血!”医护迅速将产妇推到CT室检查,结果提示腹盆腔有积液、积血,右下腹有活动性出血可能。下一步将救治的接力棒交给介入与血管外科计佳杰医师手上,即刻在急诊局麻下为患者进行腹腔动脉造影术,但术中未发现动脉出血部位。此时,患者血红蛋白仍进行性下降,凝血功能异常加重,考虑腹腔有活动性出血,救治又遇到了难点。“我们妇产科医生再联合普外科医生进去看看产妇肚子里的出血情况。”于红当即作出下一步救治方案。
在医务处的组织下,次日凌晨1点55分,由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全程保驾支持,于红带领普外科邵翔宇医师、妇产科钱惠勤主治医师、徐敬云主治医师等团队成员为患者在全麻下进行“剖腹探查术+盆腹腔积血血凝块清除术+盆腔止血压迫术+引流术”,共清理凝血块及积血约6000毫升。手术历时近3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直接转到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进一步救治,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谢剑锋、副主任医师刘艾然带领医护团队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进行一系列治疗。不久后,李女士康复出院,出院时,她和丈夫为中大医院医护人员送来了表示感谢的锦旗。
专家提醒,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岀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为预防产后出血,建议孕妇在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尤其是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41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产后出血的类型
下一篇: 产后出血的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