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产褥中暑的临床表现(夏天产褥中暑是产妇的一种常见现象,应该吃什么食物可以缓解?)

祝由网 2023-12-16 00:05:31

产褥中暑的临床表现

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机体靠汗液蒸发散热。而汗液蒸发需要空气流通才能实现。但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要求关门闭窗,产妇深居室内,包头盖被,穿长袖衣、长裤,紧扎袖口、裤脚,使居室和身体小环境处在高温、高湿状态,严重影响产妇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而出现高热、意识丧失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当人体处于超过散热机制能力的极度热负荷时,因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高热,发生中暑。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囚高温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町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产褥中暑的临床表现:

1、中暑先兆:发病急骤,发病前有短暂的先兆症状称中暑先兆。出现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

2、轻度中暑:中暑先兆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产妇体温开始升高,随后出现面色潮红、胸闷、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口渴,痱子布满全身。

3、重度中暑:产妇体温高达41℃到42℃,呈稽留热型,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皮肤干燥无汗,瞳孔缩小,反射减弱。若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即或幸存也常遗留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后遗症。

夏天产褥中暑是产妇的一种常见现象,应该吃什么食物可以缓解?

引言:很多产妇在夏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产褥中暑的情况,那么产妇在出现产褥中暑的情况的时候,可以吃什么食物来缓解呢?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回答一下。

一、产妇在夏天产褥中暑可以吃什么食物来缓解?

产褥中暑是因为产妇在孕期间体内的余热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散发,从而引起的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有效处理的话会有严重的后遗症,甚至还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那么产妇在夏天出现了产褥中暑的情况,可以吃什么食物来缓解呢?产妇在产褥中暑的时候可以多吃稀薄和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说产妇可以吃一些菌类的食物,比如说平菇和金针菇等,这些都是容易消化的食物。产妇还可以多喝一些粥,这也是容易消化的食物。产妇一定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产褥中暑的情况。

一、产妇在夏天可以吃什么来缓解产褥中暑的情况?

产妇在产褥中暑的时候,还可以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比如说产妇可以多吃一些花生,菠菜,青菜,猕猴桃,鲜枣,以及各种水果等,这些都是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的缓解产褥中暑的情况。产妇在产褥中暑的时候,还可以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产妇可以多吃一些奶制品,因为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都很丰富,比如说产妇可以多喝牛奶、羊奶等牛奶,这些都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产妇还可以多吃一些肉类食物,比如说鸡肉,鱼肉、牛肉和猪肉等,这些都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的给产妇提供充分的蛋白质,从而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产褥中暑的现象,从而能够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产褥中暑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失常,其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 产妇热耐受性下降

(1)正常产妇热耐受性下降原因包括:①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且失血多致产后体质虚弱;②产后出汗过多摄入不足导致体内缺盐;③产褥期疲劳、睡眠不足等。

(2)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系统病变及产褥感染等。

2. 机体处在高热环境且散热途径受阻

(1)环境温度> 35℃,相对湿度> 70%(如我国南方炎热潮湿的夏季),产妇受旧风俗影响在产褥期“避风”而紧闭门窗,居室通风条件不良且无降温设备,不能有效地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而散热。

(2)“不良习俗”:产妇怕“受风”而头戴帽、身盖棉被、穿长衣长裤、扎袖口裤腿,使产妇出汗途径受阻。

当人体处在超过散热能力的极度负荷时,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体温升高,出现中暑。当体温持续超过40℃,会发生脑水肿及神经元破坏;体温超过41℃,发生严重的生理及生化异常;体温升到42℃,心输出量成倍增加,耗氧量增加40%,对细胞直接损伤,引起酶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膜稳定性丧失和有氧代谢中断,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①中枢神经系统:高热能引起大脑和脊髓神经细胞的快速死亡,继发脑局灶性出血、水肿、颅内压增高和昏迷。小脑浦肯野细胞病变尤为突出,常发生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和辨距不良。

②心血管系统:中暑早期,皮肤血管扩张引起血液重新分配,心排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持续高温引起心脏缺血、坏死和溶解,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继而发生心排出量下降和皮肤血流减少,进一步影响散热,形成恶性循环。

③呼吸系统:高热时,呼吸频率增快或通气量增加,持续不缓解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肺血管内皮受损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④水电解质代谢:大量出汗导致水和钠丢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⑤肾脏:由于严重脱水、心血管功能障碍和横纹肌溶解等,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⑥消化系统:直接损伤和胃肠道血液灌注减少可引起缺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发病2 ~ 3 天后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肝坏死和胆汁淤积。

⑦血液系统:严重者,发病后2 ~ 3 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又会进一步加速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产褥中暑的治疗是什么?

原则:降温、补液纠正重要器官功能障碍,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 一般处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流量4 ~ 6l/ 分。呼吸衰竭者及时予机械通气。②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③安定10mg肌内注射或10% 水合氯醛10 ~ 20ml 保留灌肠,适当镇静、抗惊厥、解痉治疗。④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 次)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2. 严密监测

①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②体温:降温期间连续监测;③尿量:放置Foley 导尿管计量,保持尿量> 30ml/h;④动脉血气:

高热者需校正。体温超过37℃时,每升1℃ ,PaO2 降低7.2%,PaCO2增加4.2%,pH 降低0.015;⑤凝血功能和生化。

3. 补液治疗

(1)口服补液

对于有中暑先兆的产妇,应尽快让其使用含盐的凉开水或口服补盐液(每升含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无水葡萄糖20g)500ml。

(2)静脉补液

确诊为轻度中暑或重度中暑产妇应予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补液量控制在2000 ~ 3000ml/ 天,合并循环功能衰竭者补液速度为16 ~ 30 滴/ 分,不宜过快,必要时也可用异丙肾上腺素升压。用法:异丙肾上腺素0.5 ~ 1mg 加入5% 葡萄糖溶液200ml 中静脉滴注,滴速0.5 ~ 2μg/ 分,使收缩压控制在90mmHg 以上,心率120 次/ 分以下。代谢性酸中毒者以5% 碳酸氢钠125 ~ 250ml 静脉滴注纠正酸中毒。

4. 降温治疗

关键1 小时内将肛温降至37.8℃~ 38.9℃。

(1)环境降温

立即将产妇置于阴凉、通风处,脱去过多的衣物,或用电风扇加强对流,室内温度降至25℃。

(2)物理降温

对已发生循环衰竭者为避免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衰竭,应慎用。常用的方法包括:①体外降温进行躯干和颈部皮肤肌肉按摩,用25% 乙醇擦浴,促进散热;在头、颈、腋下、腹股沟、_窝等浅表大血管分布区域放置冰袋,快速降温; 给予27 ~ 30℃的水浴。

②体内降温:给予低温(4℃)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ml 内加地塞米松20mg 经股动脉快速滴注,具有迅速降低体温和升压作用。

(3)药物降温

首选氯丙嗪,机制为:①调节体温中枢;②扩张血管;③松弛肌肉,降低氧耗。用法:氯丙嗪25 ~ 50mg 加入500ml 补液中静脉滴注1 ~ 2小时,必要时4 ~ 6 小时重复一次。如收缩压低于90mmHg 时不宜用氯丙嗪,可用氢化可的松100 ~ 200mg 加入葡萄糖液500ml 中静脉滴注。冬眠疗法,指征:①高热、昏迷抽搐;②物理降温后体温复升者。常用冬眠I 号(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全量或半量加入5% 葡萄糖液250ml 内静脉滴注。另外,可同时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0.3 ~ 0.6g,1 日3 次,吲哚美辛25mg,1 日2 ~ 3 次。

5. 并发症治疗

重度中暑产妇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应行相应治疗。

(1)昏迷、脑水肿

应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甘露醇使用指征:①频繁抽搐;②血压升高;③瞳孔不等大。用法:20% 甘露醇250 ~ 500ml,30 ~ 60 分钟静脉滴注完,必要时3 ~ 4 小时重复用药。有癫痫发作者,地西泮10mg 静脉注射。

(2)心力衰竭

应选用毛花甙C,首次剂量0.4mg,加入25% 葡萄糖液20ml 内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 ~ 4 小时再用0.2 ~ 0.4mg,一天用量不超过1.2mg,伴高钾时应慎用。

(3)呼吸功能衰竭

可予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0.25 ~ 0.5g,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洛贝林3 ~ 10mg,皮下或肌内注射等交替使用。用药后呼吸频率< 10 次/ 分、SpO2 < 90% 或PaO2 < 60mmHg 时应尽早行机械通气。

(4)肝、肾功能衰竭

持续少尿、高血钾为早期透析指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及连续性静脉滤过治疗,肝功能衰竭可行肝移植。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予抗凝、疏通微循环,输注血浆、血小板等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43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