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孕育机制的记载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灵枢·决气》又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从中医学理论分析妊娠的机制,是以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乃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肾以系胞,气以载胎,血以养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肾气不固,脾气虚弱,气血不足,或血海蕴热,胞脉瘀阻,跌仆闪挫,均可导致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因而发生胎漏、胎动不安,甚至滑胎。
1.肾虚: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则胎失所系。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盛,或后天久病伤肾,或孕后房事不节,或多次堕胎、人工流产,均足以损伤肾气,不能固摄冲任,《女科经纶·引女科集略》:“女子肾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景岳全书·妇人规》还指出,“父气薄弱,胎有不能全受而血之漏者。”夫妇双方或方肾虚,均可导致胎元不固。
2.脾虚:脾为后天之本,脾虚胎失所养。素体脾虚,或忧思过度,劳倦、饮食所伤,则脾气损伤,化源不足,气以载胎,血以养胎,母体气血虚弱,则无以营养胎元。《景岳全书·妇人规》:“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盖气虚而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
3.血热:孕后感受热邪,或七情化火,或过用温燥之品,或素体阳盛、阴虚,热扰胎元,迫血妄行,冲任不固。《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胎热者,血易动,血动者,胎不安。
故堕于内热而虚者,亦常有之。
4.血癌:素有疤痕,或妊娠期间跌仆创伤,直接伤损冲任、胞脉,以致胎元不固。《诸病源候论》:“行动倒仆,或从高堕下,伤损脑络,致血下动胎。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若冲任二经虚损,则胎不成实,或因暴怒伤肝,房劳伤肾……或因跌仆筑磕,从高堕下,以致伤胎、堕胎者有之。”纵观各家的论述,可以发现,导致流产的原因虽有种种,但总不外乎肾虚、脾虚、血热、血瘀,以致冲任不固。其中尤以肾不系胎,脾失摄养为发病关键。
女人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女人流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女性来说,孕育生命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在女性怀孕初期,稍微的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导致流产,导致流产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分享女人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女人流产的原因有哪些1 1、环境污染和致畸因子的作用
环境污染对生殖细胞的伤害在很多时候是在受精前,造成受精卵的异常,而发生流产只是人体保护性的自然淘汰现象。
2、发炎感染
女性若有滤过性病毒、细菌、原虫类、寄生虫或霉菌感染,怀孕后亦容易导致流产,因此,一旦确立感染之后,一定要接受药物治疗。
3、综合体能下降
生活不规律、运动量不足、营养不平衡以及环境污染因素都会使我们的综合体能下降,这种体能下降会表现在生育方面,从而导致流产。
4、遗传物质异常
由夫妇的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早期自然流产可占反复自然流产的15%~20%,其中一方是染色体异常携带时,发生流产的概率少则30%,多则可达100%。
5、心理异常和精神压力
由于生殖功能的实现也是由我们的大脑中枢神经发出指令来完成的,所以,在心理焦虑、紧张的状态下,大脑中枢的调节能力就会下降,造成生理机能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6、女性生殖功能不良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分泌不足,不能支持子宫的发育和绒毛的功能会导致自然流产。此外,免疫机能障碍,人体出现了对受精卵的排斥反应,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疾病造成的子宫形态改变,同样也会导致自然流产。
7、生殖系统炎症
生殖道的炎症会造成子宫内膜发炎,于是人体就保护性地产生大量具有吞噬微生物作用的白血球,这些白血球同样也会对着床的受精卵进攻,如果子宫内膜出现异常,受精卵没有被很好地种植,再加上细菌或病毒对受精卵的杀伤力,则会引发流产。
哪几种女性易流产?
1、子宫颈内口松弛的女性
这种情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子宫颈口内部松弛之后,如果女性在进行运动幅度较大,或者一些异常的情况,就会导致胚胎容易滑出而形成习惯性流产。
2、黄体功能不全的女性
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对于维持女性妊娠,促进胚胎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女性因为内分泌或者卵巢异常的因素会出现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习惯性流产。
3、有妇科炎症的女性
在阴道炎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怀孕,极有可能出现流产的情况,怀孕的阴道炎患者的炎症病毒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容易出现流产的状况。因此,患有阴道炎的女性一定要在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再怀孕。
4、多次人流的女性
由于平时对避孕措施做的不太好,导致很多年轻女性意外怀孕。考虑到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就采用人流来终止妊娠。殊不知隐患就此潜伏下来,多次人工流产易损害女性的生育功能,引发习惯性流产。
5、高龄生育的女性
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物质的需要,很多人都是先做事业,后要家庭的`,导致很多女性朋友生育年龄推后。年龄的增长对女性生育能力影响非常大,从女性的生理规律来说,生育能力旺盛在25岁,30岁以后缓慢下降,35岁以后迅速下降。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年龄对习惯性流产有影响,但是高龄孕妇容易出现流产却是不争的事实。
女人流产的原因有哪些2 1、孕卵异常造成女性流产
孕卵异常是因为精子或卵细胞产生缺陷,或二者均有缺陷引发。孕卵出现异常引发的流产,占自然流产过半数,尤其是在初期流产中。有人剖析了1000多例流产后发现:孕卵出现异常占48%。
经病理学剖析后发觉,在其中63%是卵细胞发育不全,精卵结合初期瓦解,以至流产。在妊娠初期,孕妇缺乏维生素、叶酸、透明质酸酶等物质,防碍了孕卵的正常生长发育。
2、前列腺素造成女性流产
有人在剖宫停止妊娠的孕妇羊水标本采集中发觉,并没有前列腺F2或F2a,而在自然流产的孕妇羊水标本采集中,这两种前列腺素的浓度值却都很高,前列腺素样活性物质还存在有于孕妈妈的外周静脉血液中。由此证明,自然流产时高频的子宫收缩是由于内源前列腺素所导致的。
3、染色体变异造成女性流产
自然流产的胎儿经性染色体研究发现,60%出现核型异常。核型异常者,常常伴随胎儿或胎盘等构造上异常。
4、基因遗传要素造成女性流产
初期自然流产,染色体变异的胚胎占50%~60%,多见性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次之为染色体结构出现异常。数目出现异常有三体、三倍体、X单体等;结构异常有染色体破裂、颠倒、缺少和染色体易位。
染色体变异的胚胎大部分结果为流产,极个别可能再次长成胎儿,但出世后也会产生胎儿功能异常或合并畸型。若已流产,妊娠物质有时候仅为一空孕囊或已衰退的胚胎。
5、环境要素造成女性流产
危害生殖系统作用的外界因素,能够直接或间接性对胚胎或胎儿导致危害。
过多触碰一些危险化合物(如砷、铅、苯、甲醛、氯丁二烯、空气氧化丁二烯等)和物理因素(如射线、噪声及高温等),均可造成流产。
流产症状
1、闭经:绝大多数自然流产病人均有显著闭经史。
2、阴道流血:最先出现的症状通常是阴道流血,在妊娠3个月内流产者,刚开始时毛绒和蜕膜分离出来,血窦对外开放,即开始流血。
一般出血少,常以深红色,或为血性白带。当胚胎所有脱离排出,流血终止。历经达到四至五天或一周之上。
3、腹疼:出血后数钟头至几个星期,子宫腔存在血液刺激宫缩。会伴随轻微下腹疼痛或腰背部疼痛,在妊娠12周之后,病人有时候可觉得阵发腹疼。
4、强烈恶心呕吐:前兆流产会出现强烈的恶心呕吐、不可以进餐的早期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由于妊娠剧吐会造成脱干、低钙血症,情况严重可危害孕妈妈性命。
流产后的注意事项
1、生活规律:调节作息时间、工作状态,适度健身运动,每天确保睡眠质量八小时。防止熬夜,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状况。
2、维持心情愉快。
3、留意清洁卫生:多换衣服,勤洗澡。留意阴道清洁,避免病菌感染。
4、挑选适合的饮食搭配:食材要便于消化吸收。选食含有各种维他命及营养元素的食品类,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食品、蛋类食品、肉类食品等。
5、严禁性生活:对于有自然流产病历的孕妇,妊娠三个月之内应严禁性生活。
6、按时进行孕期检查:妊娠初期就应按时开展孕期检查,便于医师及时处理和解决异常现象,并可具体指导孕前保健。
7、曾发生过自然流产病人,一旦再度妊娠应尽快就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名·滑胎 4.1 疾病科属 4.2 疾病概述 4.3 病因病机 4.4 诊断要点 4.5 辨证分析 4.6 辨证分型 4.6.1 滑胎·脾肾气虚证 4.6.2 滑胎·气血两虚证 4.6.3 滑胎·血瘀证 4.7 辨证论治 4.8 辨证论治 5 治法·滑胎 6 参考资料 附: 1 有滑胎作用的方剂 2 有滑胎作用的穴位 3 有滑胎作用的中成药 4 滑胎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滑胎 1 拼音 huá tāi
2 英文参考 habitual abor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abitual abor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滑胎:1.病名;2.治法。
4 病名·滑胎
《中医药学名词》(2004):滑胎是指以怀孕后自然流产,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滑胎是指以怀孕后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
2、分清流产发生的孕周。如属连续中晚期妊娠流产,即小产连续发生,常为宫颈机能不全,必须产科配合处理,本节不作重点讨论;如属连续早期妊娠流产,即堕胎连续发生者,则按西医的有关检查,尽量从四大类(遗传、内分泌、生殖器官及免疫)寻找流产的病因。据报道,滑胎有50%或更多是找不出病因的,这就需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诊断和处理,发挥中医之长处。
4.6.2 滑胎·气血两虚证 滑胎·气血两虚证(habitual abor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1])是指气血两虚,冲任亏虚,胎元失于摄养,以屡孕屡堕,头晕眼花,神倦乏力,心悸气短,面色淡白,舌淡苔薄,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滑胎证候[4]。
4.6.3 滑胎·血瘀证 滑胎·血瘀证(habitual abortion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1])是指原患症瘕,瘀血内阻,气血失和,胎元失养,以屡孕屡堕,口干,肌肤干燥,胸腹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等为常见症的滑胎证候[4]。
肾虚滑胎宜补肾安胎[6]。用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6]。若流血较多加艾炭、杜仲炭以止血[6]。
1、饮食疗法
(1) 老母 *** 戟汤:老母鸡1只,宰洗干净后去皮,加入巴戟天肉20~30克于鸡肚内,加水适量,隔水炖1.5小时,去浮油,调味饮汤。从受孕后每周服2~3次,连服2~3周。
(2) 艾叶鸡蛋:祈艾15克煎水,再与煮熟去壳鸡蛋1只共煮,饮汤吃鸡蛋。从受孕后,每日1次,服至超过以往流产孕月。
(3) 老母鸡墨鱼糯米粥:老母鸡1只,墨鱼1条,糯米适量。先将鸡、鱼炖烂,再与糯米煮粥,调味服用。孕后每周1~2次,连服一段时间。
2、预防调护
(1) 孕后首忌交合,保胎以绝欲为第一要策。
(2) 孕后卧床休息,超过以往流产孕月;无先兆流产症状者,可适当户同活动。至中期妊娠,可按各人的情况,增加户外活动或上班工作,对母体及胎儿的健康均有益。
(3) 进行围产期保健,对染色体异常者要进行优生学的产前诊断如发现胎儿畸形,宜及早引产。
5 治法·滑胎 滑胎为治法[3]。指用药使胎滑易产[3]。《经效产宝》用诃子丸(诃子、槟榔、川芎、吴茱萸)自妊娠七八个月服至分娩前,或用束胎丸(白术、枳壳)自妊娠八个月服至临产[3]。
6
凡不属经、带、胎、产和前阴疾病范畴,而又与女性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称为?妇科杂病?。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妇科杂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目一:概述
一、定义
凡不属于经、带、胎、产疾病范围,而又与妇女解剖、生理、病机特点密切相关的各种妇科疾病,统称为妇科杂病。
二、范围
症瘕、盆腔炎、不孕症、阴痒、阴疮、子宫脱垂、妇人脏躁。
细目二:症瘕
一、定义
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症瘕?。症:有形可征,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瘕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二、病因病机
【习题】
关于症瘕的定义,正确的`是( )
A.症多为恶性,瘕多为良性
B.症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无定处
C.瘕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有定处
D.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
E.症属气病,瘕属血病
[答疑编号2615010601]
【正确答案】D
三、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结块,触之有形,按之痛或不痛,小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经血量多有块,经行难净,经色暗;精神抑郁,胸闷不舒,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症。
主方:香棱丸或大黄(庶虫)蜇虫丸。
下列哪项不是血瘀型症瘕特点( )
A.胞中有块
B.积块坚硬
C.固定不移
D.推揉不散
E.痛无定处
[答疑编号2615010602]
【正确答案】E
A2
妇人来诊,诉腹中有块,月经量多,夹瘀块,小腹疼痛,诊时非经期。妇科诊为症瘕,并见舌黯,有瘀斑,其治疗原则是( )
A.活血化瘀,散结消症
B.除痰化湿,散结消症
C.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D.解毒除湿,破瘀消症
E.益气养血,调摄冲任
【正确答案】A
2.痰湿瘀结证
主要证候:下腹结块,触之不坚,固定难移,经行量多,淋漓难净,经间带下增多;胸脘痞闷,腰腹疼痛;舌体胖大,紫暗,有瘀斑、瘀点,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
治法:化痰除湿,活血消症。
主方: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3.湿热瘀阻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肿块,热痛起伏,触之痛剧,痛连腰骶,经行量多,经期延长,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兼杂;兼见身热口渴,心烦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消症。
主方: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
4.肾虚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结块,触痛;月经量多或少,经行腹痛较剧,经色紫暗有块,婚久不孕或曾反复流产;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暗,脉弦细。
治法:补肾活血,消症散结。
主方: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症瘕辨证论治结构图
1.气滞血瘀证:
行气活血,化瘀消症 ? 香棱丸或大黄(庶虫)蜇虫丸
2.痰湿瘀结证:
化痰除湿,活血消症 ? 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3.湿热瘀阻证:
清热利湿,化瘀消症 ? 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
4.肾虚血瘀证:
补肾活血,消症散结 ? 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四、施治中的注意点
临证新病多实,宜攻宜破;久病不愈或术后,以补益气血为主,恢复机体的正气。若正气已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主。术后若有瘀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之品,并注重调其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
细目三:盆腔炎
一、定义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称为盆腔炎。
1.急性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盆腔炎。
2.慢性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称为慢性盆腔炎。
二、病因病机
1.急性盆腔炎
(1)热毒炽盛:邪毒内侵,客于胞宫,滞于冲任,化热酿毒,致高热腹痛不宁。
(2)湿热瘀结:瘀血与湿热内结,滞于少腹,则腹痛带下日久,缠绵难愈。
2.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湿热之邪内侵,气血阻滞。
(2)气滞血瘀:气机不畅,瘀血内停,脉络不通。
(3)寒湿凝滞:素体阳虚,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与胞宫内余血浊液相结,凝结瘀滞。
(4)气虚血瘀:素体虚弱,或正气内伤,血行不畅,瘀血停聚;或久病不愈,瘀血内结,日久耗伤,正气匮乏,致气虚血瘀证。
三、辨证论治
1.急性盆腔炎
(1)热毒炽盛证
主要证候:高热腹痛,恶寒或寒战,下腹部疼痛拒按,咽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兼杂,质黏稠,如脓血,味臭秽,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主方: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热瘀结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主方: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2.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证
主要证候: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黄赤;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主方: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2)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剧,经血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紫暗,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膈下逐瘀汤。
(3)寒湿凝滞证
主要证候: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行错后,经血量少,色暗,带下淋漓;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暗红,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主方:少腹逐瘀汤。
(4)气虚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行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暗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主方:理冲汤。
盆腔炎辨证论治结构图
1.急性盆腔炎
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 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2.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 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
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 膈下逐瘀汤
寒湿凝滞证: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 少腹逐瘀汤
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 理冲汤
习题
患者,女,32岁。小腹及少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伴腰骶疼痛,低热起伏,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其治法是
A.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B.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C.疏肝理气,化瘀止痛 D.凉血活血,化瘀止痛
E.健脾利湿,化瘀止痛
【正确答案】A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43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流产如何诊断
下一篇: 流产有哪些西医的病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