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积聚在根尖部的脓液还是有点欺软怕硬,常常沿阻力小的部位排出,排脓途径有:
(1)脓液经根尖孔进入髓腔,若不打通排脓通道,脓液会从相对应的患牙牙根部位的牙龈肿胀,直至破溃,排除脓液,形成牙龈瘘管,很多人都是因为发现牙龈瘘管以后才来就诊.从牙齿面打开排脓,打通根管排脓通道,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引流方式,也是最常用的。
(2)脓液经牙周间隙引流。这种方式引流阻力较大,而且对牙周组织损坏太大,很少使用。
(3)脓液经骨髓扩散,甚至穿破颌骨骨密质板,形成骨膜下脓肿,由于骨膜与骨面剥离疼痛极为剧烈。若骨膜被溶解,便形成粘膜或皮下脓肿。破溃后形成牙龈窦道或皮肤窦道,转为慢性尖周炎。这种情况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视情况而定。
由于牙根长短和根尖解剖部位不同,排脓途径各不相同,形成窦道的部位亦各不同。
上颌中切牙(大门牙)的牙槽突很低而牙根长时,脓液穿通鼻腔底;上颌侧切牙根尖常偏向舌侧,脓液可穿破腭侧骨板而形成腭侧脓肿;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部接近,有时脓液可穿入上颌窦;上颌磨牙腭根脓肿,甚至可由骨膜下向后扩展到软腭。
而下颌切牙可引起颏部肿胀;下颌磨牙根较长时,脓液在颌舌骨肌附丽下,向口底软组织扩散,引起严重口底蜂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偶可导致海绵窦血栓。
脓液进入骨髓腔时,疼痛非常剧烈,呈持续性、搏动性,患牙松动严重,触、叩痛明显、牙龈及面部肿胀,根尖处红肿压痛,牙有伸长感,上下牙一起咬,可能引发一些全身的症状,比方头痛,体温升高,烦燥,痛苦面容,所属淋巴结肿大、压痛。形成粘膜下脓肿后,由于颌骨内部压力降低,疼痛明显减轻,但软组织水肿仍明显。若未切开引流,则自行破溃流脓。从炎症开始至形成粘膜下脓肿约3-5日。
1.开放引流
急性根尖周炎治疗首先是开髓引流,打开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使渗出液或脓液通过根管得以引流,以缓解根尖部压力,解除疼痛。为了不让食物杂质堵塞引流通道,洞内放置碘酊球开放。
2.切开排脓
炎症4~5天,主要针对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切开与根管开放可同时进行。切开的位置正对脓肿,与前庭沟平行方向。
3.安抚治疗
对根管外伤、封药化学性刺激及根管不良充填引起的急性尖周炎,可考虑去除根管内容物,封消炎镇痛药物数日,待急性期过后再常规治疗,以避免外界污染或再感染。
4.调改咬合
当急性根尖周炎牙齿是活髓,处理应慎重。由创伤引起的,通过调合消除创伤性咬合,即可治愈。根尖孔大牙髓炎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可在麻醉下予以去髓。调改咬合是治疗的常规措施,一方面减轻功能得以休息,促进愈合;另一方面可减少纵折机会。
八、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概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属于根尖周病的一种。根尖周病是指发生于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性病变,绝大多数是由牙髓病发展而来,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根尖周炎又可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两种。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又称急性牙槽脓肿,是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的,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所致。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其脓液所在部位不同而划分为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和黏膜下脓肿三个阶段,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肿胀,严重者伴有全身症状。
[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患牙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及体征,由疼痛及红肿程度分辨患牙所处的炎症阶段。
1.根尖脓肿 患牙有自发性、持续性、定位性剧烈跳痛,患牙浮起,咬合痛;检查患牙叩痛、松动明显,根尖部牙龈潮红,有轻度扪痛。牙髓无活力。
2.骨膜下脓肿 患牙持续性剧烈跳痛达最高峰,更觉高起、松动,触痛剧烈,相应颌面部软组织肿胀、压痛,并伴有全身症状;检查患牙为重度叩痛、ⅲ°松动,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压痛明显,扪诊有深部波动感,牙髓无活力。
3.黏膜下脓肿 脓液已达黏膜下,疼痛减轻,全身症状缓解;检查患牙叩痛(+)—(++),松动i°,根尖区黏膜肿胀呈半球形隆起,波动感明显,牙髓无活力。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急性牙髓炎:其疼痛特征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不能定位,叩诊阴性或仅有轻微反应。温度测试引起长时间的剧痛。
[治疗原则]
1.控制炎症,清除病灶,保存患牙。注意:此为根尖周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2.急性期应掌握时机,适时开髓引流,以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麻下切开排脓。
3.急性症状消除后,可选行根管治疗术或牙髓塑化术。
[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36岁。今因左下后牙肿痛三天就诊。
检查:左下6龋深及髓,无探痛,松动ⅲ°,叩痛(+++),患牙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有波动感;左侧面颊部水肿,体温38℃。温度测试无反应。据此,请你:①作出诊断。②拟订治疗计划。③试述术中注意事项。
1.诊断 左下6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骨膜下脓肿)。
诊断依据:患牙有深龋,松动ⅲ°,叩痛(+++),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波动感等牙槽脓肿的典型症状。同时伴有左侧面颊部水肿,体温38℃等全身症状。
2.治疗计划 先行应急治疗,开放髓腔,实行根管引流。同时局麻下切开排脓。待患牙急性症状缓解后,再行根管治疗。
3.术中注意事项 主要有“五防”:
(1)防器械折断 术前应检查根管治疗器械,根扩时不得跳号、遇阻力不得强扩。
(2)防器械滑脱 可使用安全链。术中应集中精力,器械或手上沾有唾液时应擦干后再操作,根管冲洗时针头应拧紧。
(3)防髓腔穿通 术中应注意钻针方向(与牙体长轴保持一致)与进钻深度。
(4)防疼痛肿胀 术中注意器械切勿超出根尖孔,同时应正确选用根管消毒药物。
(5)防皮下气肿 过氧化氢液冲洗根管后所释放的氧,如压人根尖周区,可引起皮下气肿,故根管冲洗时,严防注射压力过大,同时针头与根尖狭窄部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可供冲洗液返回。
[思考题]
1.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与急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
3.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原则。
4.根管治疗术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患上了根尖周炎真是痛苦,根尖周炎吃什么药最好?
牙齿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称为根尖周炎。牙髓炎发展到晚期,牙髓组织大部或全部坏死时,或有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分解的产物、霉素便会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发炎。此外,牙齿受到急剧的外力撞击时,根尖周组织也受到猛烈的创伤而造成根尖周炎。另外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也可引起根尖周炎。 [临床表现] 1.急性根尖周炎:早期患牙有轻度疼痛,此时患牙咬紧,疼痛可以暂时缓解,随炎症加重,患者齿伸长,有浮出感,轻叩患牙即疼痛。根尖周炎时疼痛为自发性、持续性痛,且范围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如果急性根尖周炎没有得到治疗,炎症继续发展,形成急性根尖脓肿,则疼痛加剐,叩痛明显,且有持续性跳痛。脓液扩散至骨膜下,疼痛、肿胀均很明显,脓液一旦穿破骨膜达到黏膜下,由于压力减弱,黏膜下组织疏松,疼痛比以前减轻。 2.慢性根尖周炎 (1)根尖周肉芽肿:一般无自发痛,仅觉咀嚼不适,咬骀无力,叩诊时有异样感,患牙可有伸长的感觉,此时牙髓多已坏死,牙齿分解变色,机体抵抗力低时可急性发作。 (2)慢性根尖周脓肿:多无自觉症状,在患牙的根尖区黏膜处可有瘘管,瘘管口处常有肉芽组织增生,可有脓液自瘘管排出,因有瘘管引流,不易转为急性炎症。 (3)根尖囊肿:多无自觉症状,牙齿变色,牙片可显示根尖部的囊肿,若囊肿增大,迫使周围骨质吸收,在患牙根尖部黏膜多呈半圆形隆起,有乒乓球感。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患牙有无龋坏,深的牙周袋,牙齿松动度及叩痛可确诊。慢性根尖周炎多无自觉症状,要详细询问病史,根尖周病牙髓多已坏死,牙体变色,叩诊有不适感,牙髓活力试验无反应。对于慢性根尖周炎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主要需作X线检查,从X线 片上,可以看出根尖的骨质破坏,并由破坏的影相判断病变的性质 [治疗] 1.开髓引流:急性期应打开髓腔、拔除根髓,保证根管通畅,使炎症物从根管得到引流,开髓后在根管口可放置松软的棉捻以利引流。 2.切开引流:急性化脓期脓液到达骨膜下或黏膜下,在患牙相应根尖区脓肿明显处切开,引流排脓。 3.根管治疗:急性期缓解后,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严密充填根管,作永久性治疗。 4.根尖刮治术:病变较大时做这种手术消除根尖区病变,但只限于上下前牙。 [预防与调养] 彻底及时治疗牙髓炎可预防根尖周炎。 [预防与调养] 1.彻底治疗龋齿,预防牙髓炎的发生。 2.及时、彻底治疗牙髓炎。
根尖周炎靠吃药可以治愈吗?
根尖周炎是指发生于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多为牙髓有炎症没有及时治疗产生的继发病。其病变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根管内病源 *** 物与根尖周组织局部防御系统相抗争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根管里存在感染而根管内血运早已断绝时,若不经过完善的牙髓治疗去除病原 *** 物,已遭破坏的根尖周组织将难以完全恢复。口服药物经过血液循环到达根尖周局部的药物浓度很低,所以不能单用口服药物来治疗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患者必须采用根管预备后配合根管封药才能得到根治。 深圳同步齿科专家提醒大家:及时到正规的口腔专科或医院进行治疗才能真正治愈口腔疾病。
牙根尖周炎怎么治疗?
你好,你这种情况可能是蛀牙引起慢性根尖炎,是细菌感染牙髓形成的慢性炎症急性发作。你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到医院做根管治疗,把根管里面清理干净放药,再配合口服消炎药,然后再把牙齿补起来,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65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急性根尖炎的分型
下一篇: 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