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中联合: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连接处,并处于面部突出部位。
2、颏孔区:位于下颌牙弓弯曲部。
3、下颌角:下颌骨体和下颌支交界处。
4、髁突颈部:此处较细脆,无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有可能在此处产生骨折。
颌骨骨折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骨折病症,需要及时治疗并且做好护理工作,那么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颌骨骨折的临床体征?颌骨骨折的症状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通过症状来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就来详细了解额骨骨折的症状吧,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1、牙齿咬合错乱
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常因颌骨骨折段移位而发生错乱,这是颌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对诊断颌骨骨折有很重要的意义。上颌骨横断骨折,骨折段向下移位,使上颌后牙与下颌后牙发生早接触,使前牙呈开牙合状态。下颌骨骨折后,多因骨折段移位,出现牙齿的咬合关系错乱。若无骨折段移位,则牙齿咬合无明显错乱。
2、骨折段异常活动
上颌骨是不能活动的骨骼,如出现活动,则为骨折的征象。下颌骨在正常情况下是通过关节作整体活动。出现分段的异常活动时,则表明存在骨折。
3、异常感觉
上颌骨骨折时,如果有眶下神经受损,眶下部、上唇和鼻部可出现麻木感。下颌骨骨折时,如伴发下牙槽神经损伤,同侧下唇可出现麻木感。
4、张口受限
颌骨骨折后,可因疼痛、骨折段移位、咀嚼肌运动失调和反射性痉挛、颞下颌关节损伤等原因,使患者出现张口受限。特别是下颌骨骨折,对张口运动影响较大。
5、影响呼吸和吞咽
颌骨骨折可因骨折段移位,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呼吸和吞咽功能。
6、视觉障碍
上颌骨、颧骨骨折波及眶部,有眼球移位时,可出现复视。有动眼神经和肌肉损伤时,可出现眼球运动失常。
7、颌骨骨折护理须知
1.气道护理。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出血多,容易形成血肿,局部麻醉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减少面部肿胀。观察患者口底黏膜肿胀、口内术腔渗血情况,对于全麻术后患者,还应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防止痰液阻塞气道,保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水平。
2.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由于疼痛、对手术效果的担忧、对医疗费用的担忧等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强调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饮食护理。全身麻醉患者清醒6小时后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减少张口造成的切口疼痛。大多数患者由于张口受限,进食困难,护士要向患者耐心宣教食物对于术后患者疾病恢复的意义,并鼓励少食多餐。为了促进骨痂生长、伤口愈合,应选择食物成分多样化并易于消化吸收,且含钙丰富、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汤汁,如牛奶,米汤,豆浆,鱼、肉、菜汤等,还可用食物料理机将食物打成稀糊状食用。
常用的复位方法有三种:
手法复位: 在 颌骨骨折 早期,骨折段比较活动,可用手将移位的骨折段回复到正常位置。
牵引复位: 颌骨骨折 后,经过较长时间(上颌骨三周以上,下颌骨四周以上),骨折处已有部分纤维组织愈合,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牵引复位法。
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的适应证较宽。骨折段移位较久,已有纤维性愈合或骨性错位愈合,手法和牵引都不能复位时,则应施行手术切开复位。将骨折断端间错位愈合中所形成的纤维组织切除或凿除骨痂,重新离断,使颌骨恢复正常的位置。
如果出现意外, 下颌骨骨折 了,不要慌乱,按照上面的方法先复位后固定,如果情况危急,不能自己操作的话,请及时就医!,希望我回答的能解决你的问题,望采纳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目标是解剖复位下颌骨骨折,恢复并保持正常的咬合。治疗原则是正确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 1.复位的方法有:
(1)手法复位 对于早期简单的线形骨折,骨折段比较松动,局麻下手法即可复位。
(2)牵引复位 长见颌间牵引复位,即在上下颌牙列上结扎牙弓夹板,然后用橡皮圈进行牵引,以咬合为依据,使移位的骨折段回复正常位置。如髁突骨折伴有下颌后缩前牙开合的患者,可用此方法进行复位。
2.固定的方法:
(1)单颌固定 即在发生骨折的下颌骨上进行牙间或骨间固定,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线形骨折。目前最常用的固定的方法为单颌牙弓夹板固定。
(2)颌间固定(牵引) 颌间固定是在上下颌牙弓上结扎牙弓夹板,然后用橡皮圈将上下颌骨固定在一起,利用上颌完好的牙弓为依据,以恢复咬合关系,从而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 (1)下颌小型板系统固定下颌骨颏部、下颌体以及下颌角单发骨折:小型板固定为单层皮质骨固定,不会损伤下齿槽管,而且板易弯制成形,并按张应力轨迹放置。
(2)下颌骨骨折拉力螺钉固定:拉力螺钉固定是以最小的植入体获得最大的稳定性。临床主要用于下颌体斜断面骨折、颏部骨折、下颌角垂直断面骨折、髁颈下骨折和游离骨折块固定。
(3)发生于颏/颏旁及下颌体的广泛的粉碎性骨折:重建接骨板主要用于连接骨折区两侧的骨段,骨折区内的小骨片可以用小型或微型接骨板连接,也可以直接用螺钉做穿接固定。 术后根据手术情况建议应用抗生素1-3天。抗生素可选择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等。术后咬合关系不佳,可考虑进行上下颌弹性牵引1-2周。如果术后存在由于肌肉损伤原因导致的张口受限,建议及早进行张口训练,以改善张口度。术后建议3个月复查,并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要提醒病人合理饮食,循序渐进地恢复咬合功能。
(1)移位和咬合错乱:咬合关系错乱和移位是颌骨骨折中最明显和最常见的症状。
(2)骨折段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下颌骨是整体活动的,当发生骨折时,则出现分段活动。此体征在检查时容易被发现。是诊断骨折的重要指标之一。
(3)感觉异常:下颌骨内有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通过,下颌骨骨折伴发下牙槽神经损伤时,同侧下唇可麻木。
(4)面型及牙弓形态发生变化:面部外形的改变可被面部肿胀所掩盖。面侧部变平可由于下颌角或升支的骨后缩。双侧髁状突颈部骨折可引起面部变长。
(5)牙及牙龈损伤:当下颌骨发生骨折时,可同时伴发牙折、牙脱位、牙松动及牙龈的撕裂。通过裂伤的创口可查看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线的方向。
(6)功能障碍:颌骨骨折后可出现张口受限,影响呼吸、咀嚼和吞咽。由于颌骨的连续性中断,可有咬合无力,让病人咬紧压舌板或口镜,然后抽出,如能咬紧,压舌板不能抽出,多无骨折,如不能咬紧,则多有骨折。在颏部的粉碎性骨折时,可引起呼吸道梗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66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颌骨骨折的几大体征
下一篇: 下颌骨骨折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