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早期,仅有磨牙区的不适,偶有轻微疼痛,病员无全身症状。炎症加重时,局部有自发性跳痛,反射至耳颞区。炎症波及咀嚼肌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困难,咀嚼及吞咽时疼痛加重,口腔清洁差而有口臭。此时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减退,便秘等症状。口腔检查见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糜烂、触痛。低位阻生牙用探针在肿胀龈瓣下方可触及,脓性分泌物自龈瓣下溢出,有时形成冠周脓肿。重者可见舌腭弓及咽侧壁红肿,患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感染扩散可形成磨牙后区骨膜下脓肿及瘘;颊部脓肿;咀嚼肌间隙脓肿或边缘性骨髓炎;翼腭间隙、咽旁间隙及扁桃体周围脓肿;颌下间隙脓肿及口底蜂窝织炎等并发症,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或萌出困难时,牙冠的一部分被游离的牙龈部所覆盖,在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盲袋(龈袋),盲袋内经常有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这种局部条件使细菌易于生长、繁殖。若感冒、疲劳或其他原因致机体抵抗下降,或由于局部创伤(如对颌牙咬伤)等因素,可诱发智齿冠周炎 。因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常缺乏足够位置而易形成阻生,故本病多见于该牙。临床上常见的阻生情况有近中阻生、水平阻生和垂直阻生等。
随着气温的升高,炎炎夏日的到来。智齿冠周炎也将进入高发期(因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增加)。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牙(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智牙冠周炎多见,主要发生的年龄段在18-30岁智牙萌出期的青年人。
一.智齿冠周炎发病的病因:
1.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过程中,随着食物种类的变化,由粗到细,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不协调,所以最后萌出的第三磨牙,常常萌出位置不够,导致不同程度的阻生。
2.阻生智牙及智牙萌出过程中,牙冠全部或部分被龈瓣覆盖,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及细菌极易嵌塞于盲袋内。
3.当全身抵抗力下降,盲袋内局部细菌毒力增强即可引起冠周炎的急性发作。
二.智齿冠周炎的临床表现。
智齿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急性炎症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患者自觉患侧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当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若炎症侵及咀嚼肌时,可引起肌的反射性痉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甚至出现“牙关紧闭”,患侧下颌下淋巴结肿胀,压痛。
慢性智齿冠周炎在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局部有轻度压痛,不适。
智齿冠周炎引起的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
三.智齿冠周炎的继发感染。
冠周炎可直接蔓延或由淋巴管扩散,引起临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的感染。
1.智牙冠周炎常向磨牙后区扩散,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向外穿破皮肤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面颊瘘。
2.炎症沿下颌骨外斜线向前,可在相当于下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转折处的骨膜下形成脓肿或破溃成瘘。
3.炎症沿下颌支外侧或内侧向后扩散,可引起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感染,还可能导致颊间隙,下颌下间隙,口底间隙,咽旁间隙感染或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生。
治疗:
在急性期主要以局部冲洗,消炎,引流,当转入慢性期后,对于不可能萌出的阻生牙应尽早拔除,以防感染再发。对有足够萌出位置且牙位正常的智牙,可在局麻下切除智牙冠周龈瓣,以消除盲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69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智齿冠周炎的表现及治疗
下一篇: 智齿冠周炎病人表现(什么是冠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