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冥想瑜伽的由来

佚名 2024-03-13 19:58:52

冥想瑜伽的由来

冥想是瑜伽中最珍贵的一项技法,是实现入定的途径。一切真实无讹的瑜伽冥想术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一名习瑜伽者通过瑜伽冥想来制服心灵(心思意念),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原始动因(The Original Cause万源之源)直接沟通。瑜伽冥想的真义是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

由于各宗、各派、各乘、各部的要求和形式不同,瑜伽名目繁多,其中共同的有严持戒律、调息炼气、凝神冥想等。《瑜伽经》提出瑜伽有“八支行法”即八个部分:禁戒、持戒、坐势、调息、制感、持摄、静虑、三昧。

佛教中有许多经典,或涉论瑜伽,或专研瑜伽,使瑜伽成为佛教修炼方法的组成部分。而瑜伽术的最终深意,就是“冥想”。它将自己的愿望、爱、希望,都集中在同一法则之下而进行深层的冥想。

简述瑜伽的概念与历史起源

瑜伽”(Yoga)一词源于梵语词根“yuj”(意为束缚、支配),与现代英语中”束缚“(yoge)一词和拉丁词中”轭脉“、”牛轭“(jugal,jugum)是同源词。它们都起源于原始印度欧语系的词根”yeug”,本意为“联结”、“结合”、“和谐”。

“瑜伽”(Yoga),通常被解释为“个体灵魂与宇宙灵魂的结合”或“个体意识与至高无上意识的结合”,即通过身体、精神和心灵的统一而实现个人与志高无上存在(至高无上意识)的结合。**

按照印度的传统,练习瑜伽的人被称为瑜伽修行者。梵语中称男性瑜伽修行者为"Yogi",女性瑜伽修行者为"Yogini",这些称谓实际上是指那些在通向瑜伽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修行,取得很大进步的高级瑜伽修行者。

瑜伽,起源于印度的一系列古老的精神练习。据上世纪后期的考古发掘及相关研究表明,具有瑜伽冥想修行者的形象的出土文物,始见于印度西北部河流流域文明,迄今大约有6000到7000年历史。

关于瑜伽最早的书面文字记载,始见于印度吠陀经典中编于公元前1500年到1200年的《梨俱吠陀》(Rigveda)。但据说在此之前,瑜伽口头传承的历史至少有1000年。

梵语"吠陀"(Veda)的本义是"了知"、"知识"、智慧。吠陀经典是印度上古时期一系列经典文献的总集,被公认为是印度宗教、哲学、文学、文明的基石,历来被认为是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一般认为,吠陀经典产生的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前,最晚的典籍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

吠陀经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侠义指最古老的4部吠陀经集: 《梨俱吠陀》(Rigveda)、《娑摩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阿闼婆吠陀》(Athavarveda)。

广义指4部经典及相关的经典文献。其相关文献主要包括散文体的 《梵书》(Brahmana)、《森林书》(Aranyaka)、《奥义书》(Upanisad) 等经典。

吠陀经典包含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史迹和文学创作,为研究人类文明的进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印度被尊为圣典,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最早对瑜伽进行深入论述的是创作于公元前700年到300年的奥义书(Upanisad)。 《奥义书》是对吠陀经典阐发总结的思辨著作,所以,它又被称为"吠檀多”(Vedanta)。

在《奥义书》中,用以安抚外部神灵的祭祀和典礼,这些古老的行为被新的理念所取代,即人类可以通过内心牺牲与奉献,如道德修养、感情控制、心智训练等,达成与神性的和谐共存。

《奥义书》被认为是印度哲学,特别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基础与来源。**在哲学方面,《奥义书》特别注意实在的性质,关于独一至高存在本体的概念逐渐形成,以知识为求得与之融合为一的途径。

瑜珈的由来有人知道吗?

一禅:密教瑜伽之密!

公元前1000—500年间,崇拜自然神的雅安人进人、移居恒河流域。在公元前1000—800年间,产生了[夜柔吠陀]及[阿达婆吠陀],这是原始巫术和咒语的汇集。公元前800—600年之际,为对吠陀经典进行解释,相继产生了[梵书](旧译为“婆罗门书”,亦称神学书)、[森林书](为婆罗门隐居森林修行时所用经典)、[奥义书](奥义,意为“近坐”、“侍坐”,引申为师生对坐所传之秘密教义)。这三部经典为婆罗门教奠定了“吠陀天启、祭祖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
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实践传入中国,则是始于三国时代。此后在公元四世纪,东晋初期,西域人帛尸黎密多罗,将早期部分传入中国。到唐代,著名的僧人唐玄藏远度印度学习瑜伽唯识,回国后传译密典,成就一段千古佳话。此后,唐代至宋代末期,虽还陆续译出了一些密宗经典,但已影响甚微。密宗逐步传人日本后,中国汉地密宗遂失其传。然而,密宗在雪域不但保留下来了,而且有了发展。
据史料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期,雪域已有密部经典流传。松赞干布曾从印度请来译师,已译出显、密经典多种。最早进入雪域传教的印度佛师寂护,他本人就是印度著名的瑜伽中观派高憎.
据现代印度文献史料记载,目前完整的密教在中国.从密教上说,其在印土的发展,可略分三期。初期密教是杂部密教,称为作怛多罗,也就是作密;从西域传入汉地。中期密教是正统密教,经典部《大日经》、《金刚顶经》金胎两部独立体系,称为行怛多罗,也就是行密,由金刚智、善无畏、不空“开元三大士”,于唐开元年间传入中国,世称唐密。唐密后由中国传入日本、朝鲜。由日本弘法大师传入的东寺密教是东密,由日本传教大师传入的天台密教是台密。后期密教也可分两期,前期是瑜伽怛多罗,后期是无上瑜伽怛多罗,也就是瑜伽密和无上瑜伽密。在八九世纪由莲花生大师开始传入西藏后,流传至今,此即藏密。后期密教吸收了印度古婆罗门教和新印度教的一些东西,较之中期密教更深入发展,更高层。可以说,完整的密教是藏传密教,完整的密教在中国的康藏地区。藏传密教虽然派系很多,但主要的就是红、白、花、黄、黑这五大派别。
密的意义,密教所谓密,约有十义,即:1 尊贵密,2 微细密,3 普遍密,4 隐显密,5 总持密,6 发心密,7 次第密,8 无知密,9 盖藏密,10 慎重密。大体上说,就是瑜伽秘,众生自秘,法体秘密,言说秘密,密教之密是公开之密,即自然性,公然性之奥秘,所谓“密在汝边”,就是说秘密不在别处,就在你的身边。更深透地说,就是“密在汝身”,秘密不在别处,就在你自己身体内部。人,在自身的存在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中,留下了许多玄而又玄的千古之谜。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大谜。人类越是如此,科学越是发达,越是要了解自己,越是要了解人体。
密教谓之密,就是身口意的三种内涵的奥秘。密教认为,即即身成就是要转身口意三业成身口意三密,迷则为业,悟者为密。惑则为识,觉则为智。显教讲明心见性,讲转八识成五智,着重教相。密教则着重事相,要转识成智,首要三业转成三密,当相即道,即事而真,现实证得。密教身密,粗略讲来,具有两种意义:①身密就是人体本有的奥秘。宇宙是一大奥秘,人生是一大奥秘,人体更是一大奥秘。人体与天地宇宙万有的功能,本来便具有互相沟通的作用,用密宗的理论来讲,就是“六大无碍常瑜伽”,因为宇宙也好,万物也好,人体也好,都是“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体相用。本来是互相融通,没有妨碍,经常协调一致互相感应的。只是人们没有觉悟,没有通过大智慧去理解,没有得法,没有经过合理方法的修持,所以没有开发出人体本有的潜能,发挥出伟大的功能作用。②身密就是人体得到加持的奥秘。密宗也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是身口意,佛也是身口意,如众生能修持三密,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修转成身口意三密,使能得到佛的加持力量和法界的加持力量,能很快的改变人体的素质。密教根据各人的根基不同,而传授各种不同的修持人体方法,加持到修学密法的人身上,激发人体的无限潜能,发生许多不可思议的境界,所谓梵我不二,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同体,万物备于一身,人体与宇宙合体循环,用密宗的理论来讲,就是“三密加持速疾显”。
关于身密的道理和修法,东密和藏密各有不同的传承和基础。东密是透过人体两手十个指头,配上观想,契合某一修法,便互相挽成各个不同的“手印”(中国道教叫做捻诀),便可产生加持修学密法者的效力。因为人体部分信息便可获取全信息,如耳针可治全身各部之病一样,两手之五指,代表地、水,火、风、空,即可获人体五脏六腑地水火风空即人体局部和人体全部之信息。人体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局部可以反映整体。因此人体十指对外则与法界佛性(宇宙本体的功能)相通;对内则与五脏六腑相通,所以具有无比潜能的奥秘。密宗认为修习密法时,结成“手印”,便可与法界中已经成就的诸佛菩萨的身密互相感召,增加速成的效果,同时自身也就等同有佛菩萨的无上智慧功用。
在藏传佛教密宗时,无处不提到“瑜伽”这个词汇。瑜伽源于印度。它本来是独立于各教派之外的一门学科,后来被一些古典教派所吸收。瑜伽之学包含两个内涵,一是指特定的印度哲学;二是在此种哲学范围内的各种实践方法。早在公元前800—600年之际,在古印度〔吠陀〕和〔奥义书〕等典籍中曾讲过瑜伽的一些理论和实践。在奥义书时代,瑜伽的含意是依于调息等观行法,观梵我一如之理,以合于梵,与梵相结合。〔利论〕列瑜伽为孔雀王朝时三个主要哲学派别之一。公元前150年前后成书的〔摩河婆湿耶〕瑜伽经,开篇即说:“瑜伽是抑止心识活动,因为如此才能使旁观者(旁观者,即指思想意识)保持自己的形态。不加抑制时形态与活动同为一体”。可见瑜伽的目的,在于通过某些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锻炼,达到身心合一,使心灵得到纯净,并使人获得无限智慧。佛教密宗采取此法,是取观行相应之义。即将修持者身、口、意三业(亦称“三密”)与本尊神{即本性智慧}的身、口、意视为一体。因而,佛教密宗行者又被人称为”瑜伽行者”。无上瑜伽部以修中脉、调气息、专注一处为特点,重视外修对内修起的作用,更使瑜伽达到了功理功法上的圆满。
总之,密教义理,的确很玄奥、莫测,一直以来存有有争议,实在是难以叙述明白;但它毕竟是从人类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它的起源、形成、发展、传播、义理、修持、仪轨、神抵等,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反映。因而我们当代人研究它,应该能够站在一种较为科学的角度,尽力使“藏密”——这一具有浓郁雪域特色的宗教实践活动,得以被准确地认识、挖掘。
作为影响人类文化思想的一支流,我们不必去做经典的推敲,一禅在此简单文章,请诸位多多赐教,以知识资源共享.

一禅恭敬合十

瑜伽来历及起源

瑜伽来历及起源如下:

一、来历

瑜伽存在的历史也比较悠久,距离现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也是一项非常有能量的运动,而且瑜伽还是建立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经过数千年的沉淀,终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

二、起源

瑜伽的真实起源是来源于印度,而且瑜伽还被大家称为“世界的瑰宝”,当地的人们是从动物身上发现了瑜伽的动作,没想到这些动作也能帮助人们更好保持身体健康,不仅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还可以更好调节自己的情绪。

瑜伽的发展主要分为4个时期:

1、前古典时期

在这期间,瑜伽开始从一个哲学思想转变为一种修行的方式,主要的修行方式有静坐、冥想和苦行。

2、古典时期

在此期间,瑜伽由民间的修行方式变成了正统,由强调行法到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

3、后古典时期

由《瑜伽经》以后,为后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奥义书”,密教和诃陀瑜伽。这期间产生出了节食、禁欲,体位法,七轮等,加上咒语、手印身印尚师之结合,是后古典时期瑜伽的精华。

4、瑜伽的现代发展

19世纪的“克须那摩却那”是现代瑜伽之父。瑜伽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广泛传播的一种身心锻炼修习法。而随着瑜伽的发展,瑜伽也衍生出了多个分支,比如热瑜伽、高温瑜伽、哈他瑜伽、养生瑜伽等。

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 印度 ,从其起源到今天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根据考古发掘证明:公元前3000千年左右的 印度河流域文明 中就有瑜伽的实践。

当代哲学研究者与瑜伽学者, 根据考证与传说,想象并描述了瑜伽的萌生过程 :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侧,有一座高达8000米的圣母山,那里有许多隐修者,他们通过静坐苦修,很多人修成圣人,于是开始有一部分人羡慕并追随他们, 这些圣人就以口诀的方式将修炼秘法传授给追随者,这就是最初的瑜伽行者 。

初期的瑜伽行者都是苦修者,常年在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向大自然挑战。要想长寿而健康的活下去,就必须面对“疾病”、“死亡”、“肉体”、“灵魂”及人与宇宙的关系, 他们仔细观察动物,看它们如何适应自然的生活,如何实施有效的呼吸、摄取食物、排泄、休息、睡眠以及克服疾病,根据这些观察,结合人类的身体结构、各个系统,这就是瑜伽体位法产生的渊源 ; 同时他们解析精神如何左右健康,探索出控制心理的手段,追求使身体、心灵和自然和谐统一的方法,从而开发人体潜能、智慧和灵性,这便是瑜伽静坐冥想法的缘起 。

开始时,瑜伽行者局限于在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修持,后扩展到寺院、乡间小舍。当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静坐中进入最深层次时,就会获得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的结合,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得到开悟和最大愉悦,从而使瑜伽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

瑜珈一词原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从遥远的古代起她代表设想帮助达到最高目的的某些实践或是修炼。在古圣贤? 帕坦珈利? 所著的《瑜珈经》中,准确的定义为 "对心作用的控制" 。

瑜珈在印度有着渊远的历史。

在我们所知道的古印度婆罗门体系中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印度,人们相信通过瑜珈可以摆脱轮回的痛苦,内在的自我将与宇宙的无上我合一;通过瑜珈将产生轮回的种子烧毁,心的主体被证悟,一切障碍都将不存在。在印度现在很难区分瑜珈与印度教的关系,在寺庙中、在经典中、在生活中、在许许多多的范围,两者的关系都彼此相互融合。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它产生于公元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瑜伽也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了悟生命的认知。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论和实践互相参证的法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118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