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孩肚子发热是什么原因,小儿发热是怎么回事(小儿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夕阳红 2024-03-16 15:35:06

小孩肚子发热是什么原因,小儿发热是怎么回事

一、小孩肚子发热是什么原因

在临床当中并没有肚子发热的一个指标。肚子发热只是一个主观的感受,包括表面皮肤的温度偏高比周围的皮肤温度要偏高一些,还包括腹部的感受,是胃肠道不舒服导致的一个主观的反应。

从第一个方面来讲,不同的表面皮肤可能温度会有一定的差异,暴露的皮肤比衣物覆盖的皮肤温度可能会偏低一些,触摸起来会有发凉的感觉,腹部由于是有衣物覆盖,触摸皮肤的表面温度,感受有可能会稍微热一些而出现肚子发热的表现。但是这并不反映体温的情况,实际的体温跟表面皮肤的温度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可以适当暴露皮肤,皮温有可能会下降如果要测量体温,还是需要通过水银温度计测量腋窝下的体温,是比较简单准确的方式。

第二个方面,如果最近有胃肠道不适,呕吐,腹泻,或者消化不良,腹胀的表现,也有可能会出现因为腹部不适而出现的肚子发热的一个主观感受。这个事反映了腹腔内部的一个感受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受凉或者饮食不当,可以导致类似的表现,治疗主要是需要改善消化,可以吃点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吃点改善消化的中成药,复方胃蛋白酶散,鸡内金散等。

肚子发热只是一个临床的主观感受,治疗方面还是需要结合其他的症状,以及具体的临床表现体征等,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上的症状以及体征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可以通过春雨医生平台与我们联系,及时对症用药治疗。

二、小儿发热怎么回事

发热(fever)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小儿的正常体温可以因性别、年龄、昼夜及季节变化、饮食、哭闹、气温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影响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在小儿体温升高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举止。体温在38℃,神情呆滞的孩子,和体温在40℃,但仍然顽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关注。而机体抵抗力低的孩子,纵使患了严重的疾病,很可能也不会发热。

三、小儿发热原因是什么

1.短期发热(发热

短期发热在儿科多数由感染引起,一般预后良好或属自限性疾病,但发热也可能是危重患儿的早期表现,尤其具有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等中毒症状较重的小儿。应注意患儿的病史、传染病接触史,及有无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症状与体征,有无皮疹、出血点、黄疸、贫血、淋巴结或肝脾肿大及局部感染灶等。

2.长期发热(发热≥2周)

(1)感染性发热

1)呼吸系统感染 最多见,病原体包括病毒、支原体、细菌及结核菌等;

2)其他系统感染 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心血管系统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肝胆系统感染(如肝炎、胆管炎、肝脓肿等);

3)全身性感染 如败血症、结核病、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布氏杆菌病、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莱姆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及真菌感染等;

4)脓肿或局限性感染 如骨髓炎、肾周围脓肿、膈下脓肿、阑尾脓肿、肛周脓肿等。

(2)非感染性发热

1)风湿性疾病 以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见。近年随着链球菌感染被及时控制,风湿热现已较少见。其他引起发热的风湿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血清病、皮肌炎、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韦格恶性肉芽肿及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等。

2)组织破坏或坏死 恶性肿瘤,以白血病最常见,其他有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神经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尤文肉瘤等;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内出血吸收过程、血管栓塞等。

3)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 产热过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持续状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散热减少见于广泛性皮炎、大量失水、失血,中暑、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以及新生儿包裹过多等。

4)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疾患 如颅骨损伤、大脑发育不全、颅内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暑热症、中毒性脑病、脑炎后遗症及间脑病变等。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如功能性低热、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6)其他 药物热、药物中毒(如水杨酸、阿托品)、输血或输液反应、高钠血症(垂体性或肾性尿崩症)、炎性肠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四、小儿发热有哪些并发症

1.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

高热容易造成脱水,也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同时血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患儿会发生口干口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搐,热度不仅不退且会更高,可能会发生低钠血症,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

2.热性惊厥

有些患儿发热时可发生抽搐,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一般发作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

3.脑水肿

当体温超过41℃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可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以上高热时必须紧急处理。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小儿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发热是小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家长带孩子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将介绍小儿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小儿发热问题。
??体温调节中枢
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产生热量,又不断从皮肤和呼吸道散热。在人的脑子里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使其相对稳定。
??正常体温范围
正常人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试表调节时间5分钟为准)。
??小儿体温升高的原因
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左右。新生儿、小婴儿更容易受上述条件影响,有时甚至可达38℃以上。
??发热的定义
一般认为37.5℃以上为发热。(体温在37.5℃~38℃称为低热,38.1℃~39℃称为中度热,39℃~41℃以上为高热)
??处理方法
小儿发热时,应及时给予适量的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穿衣或过度覆盖被子。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用物理降温法,如擦浴、冷敷等。如果体温超过39℃,应及时就医。

宝宝发热:如何判断和应对

宝宝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的原因。了解如何判断和应对宝宝的发热,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宝宝。
??37.5℃以上算发热
一般来说,腋下温度超过37.5℃就可以认为是发热了。但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来说,这个标准需要灵活掌握。
?宝宝发热的原因
宝宝的体温可能会因为喂奶、饭后、哭闹或是穿盖过多等原因暂时升高。家长们需要了解这些情况,以便更好地判断宝宝的状况。
????如何判断宝宝的发热
家长们可以通过测量宝宝的体温来判断宝宝是否发热。同时,还需要结合宝宝的其他症状,如是否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来综合判断宝宝的状况。
????如何应对宝宝的发热
家长们可以通过给宝宝喝水、擦浴、降温贴等方式来缓解宝宝的发热症状。但如果宝宝的体温持续升高或伴随其他症状,家长们需要及时就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249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