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身高体重多久检查一次
(一)健康检查时间
婴儿期至少4次,建议分别在3、6、8和12月龄;3岁及以下儿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间隔6个月,时间在1岁半、2岁、2岁半和3岁;3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1次。健康检查可根据儿童个体情况,结合预防接种时间或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检查时间、增加检查次数。健康检查需在预防接种前进行,就诊环境布置应便于儿童先体检、后预防接种,每次健康检查时间不应少于5~10分钟。
(二)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1、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第1年身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
2、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3、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厘米。
4、年龄越小,头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下半身的增长速度快于上半身。2-7岁宝宝身长计算公式=年龄×5+75厘米。
二、是如何科学的得出宝宝身高体重的标准值的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到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7到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2到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需要注意的是,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到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 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 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 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3、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三、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因素有哪些
1、营养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2、睡眠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宝宝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长个儿,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宝宝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宝宝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3、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3-4个月前的宝宝,每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并应随着月龄的增长,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宝宝不应过久地抱着或坐着,宝宝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会影响下肢发育。同时,宝宝学会坐后,常常不愿学翻身和爬。
4、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宝宝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宝宝的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
5、遗传和性别 据报道相当一部分宝宝的身长受遗传影响。在性别方面,男孩一般高于同龄女孩。
6、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 据调查,我国北方宝宝比南方宝宝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宝宝也长得较高。
四、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宝宝的身高体重呢
1.喂养与营养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食物转换、均衡膳食营养、培养儿童良好的进食行为、注意食品安全。预防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超重/肥胖等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2.体格生长 告知定期测量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头围的重要性,反馈测评结果,指导家长正确使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3.心理行为发育 根据儿童发育年龄进行预见性指导,促进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4.伤害预防 重视儿童伤害预防,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儿童伤害发生特点,对溺水、跌落伤、道路交通伤害等进行预防指导。
5.疾病预防 指导家长积极预防儿童消化道、呼吸道等常见疾病,按时预防接种,加强体格锻炼,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无论从哪个方面出发,给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适度运动帮助孩子长更高! 除了睡眠,适度运动能帮助孩子长高。这是因为运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让孩子长得更高。
2023年男女身高体重标准表如下:
1、男生
1岁标准身高76.5cm,标准重量10.05kg。
2岁标准身高88.5cm,标准体重12.54kg。
3岁标准身高96.8cm,标准体重14.65kg。
4岁标准身高104.1cm,标准体重16.64kg。
5岁标准身高111.3cm,标准体重18.98kg。
6岁标准身高117.7cm,标准重量20.27kg。
7岁标准身高121.0cm,标准体重21.26kg。
8岁标准身高124.0cm,标准体重24.06kg。
9岁标准身高130.0cm,标准体重27.33kg。
10岁标准身高135.4cm,标准体重30.46kg。
11岁标准身高140.2cm,标准体重33.74kg。
12岁标准身高145.3cm,标准体重37.69kg。
13岁标准身高151.9cm,标准体重42.49kg。
14标准身高159.5cm,标准体重48.08kg。
15岁标准身高165.9cm,标准体重53.37kg。
16标准身高169.8cm,标准体重59.08kg。
17岁标准身高172.3cm,标准体重60.68kg。
18岁标准身高172.7cm,标准重量61.40kg。
2、女生
1岁标准身高71.5~77.1cm,标准体重8.5~10.6kg。
2岁标准身高83.3~89.8cm,标准体重10.6~13.2kg。
3岁标准身高90.2~98.1cm,标准体重12.6~16.1kg。
4岁标准身高97.6~105.7cm,标准体重14.3~18.3kg。
5岁标准身高104~112.8cm,标准体重15.7~20.4kg。
6岁标准身高109.7~119.6cm,标准体重17.3~22.9kg。
7岁标准身高115.1~126.2cm,标准体重19.1~26kg。
8岁标准身高120.4~132.4cm,标准体重21.4~30.2kg。
9岁标准身高126.7~141.6cm,标准体重22.93~35.26kg。
10岁标准身高132.1~148.2cm,标准体重25.36~40.63kg。
11岁标准身高138.2~155.2cm,标准体重28.53~46.78kg。
12岁标准身高144.1~160.7cm,标准体重32.42~52.49kg。
13岁标准身高161.1~162.7cm,标准体重40.42~55.00kg。
14岁标准身高164.2~167.0cm,标准体重55.89~57.22kg。
15岁标准身高168.2~168.5cm,标准体重59.23~60.01kg。
16岁标准身高169.1~169.3cm,标准体重60.01~61.0kg。
17岁标准身高170.0~170.5cm,标准体重61.3~61.8kg。
18岁标准身高170.8~171.2cm,标准体重62.4~62.5kg。
身体质量指数
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重指数,英文简写BMI,这是一个用身高和体重来估算是否肥胖的指标。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kg)/身高(m)平方,例如身高160cm,体重50kg,其体重指数BMI=50÷1.6^2=19.5。中国成人居民BMI衡量标准是小于等于18.4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2021年9月,在一篇发表在PLOSGenetics上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基于39万位英国人的基因组序列数,分析了基因和个人生活这两种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BMI值。他们发现,基因能解释个体之间50%的BMI值差异,自我报告的个人生活情况可以解释2%的BMI值差异。
儿童身高体重计算公式,分别介绍如下:
首先是体重的计算公式,粗略估计青春期前儿童的体重即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1-6岁的体重kg=年龄×2+8,7-12岁的体重kg=(年龄×7-5)/2。
身高的粗略公式介绍如下:一般出生时是50cm,一周岁达75cm,两周岁达到87cm,2-12岁的粗略的公式计算是身高cm=年龄×7+77,这是孩子的身高计算的粗略的公式。
2017年最新中国宝宝0-6岁标准身高体重头围表
小儿身高体重标准公式计算方法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0—6岁宝宝身高体重头围参照表
下表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
新生儿
0—12个月婴儿
1岁宝宝
2岁宝宝
3岁宝宝
4岁
5岁
6岁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小儿身高体重测量方法
◆体重测量
新生儿出生在医院有专业的医生测量,之后可体检时测量,也可在家自己定期测量,测量时注意以下细节:
1、夏天可直接称重,称体重前先要脱掉宝宝的外衣、鞋袜和帽子。
2、如果在冬天测量,为了不让宝宝着凉,可以让宝宝先穿衣服称,然后再估计衣服的重量,减去其数值。
3、要在宝宝空腹时测量,最好在大便后测量。
◆身高测量
测量婴儿身高,最好由两个人进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道具:两本厚重、不易移动的书(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宝宝熟睡时,把一本书轻轻抵住宝宝的头;然后将宝宝的身体放平直,在用一只手按直宝宝的同时,另一只手将另一本书抵在宝宝的脚掌后;最后把两本书都立稳后,将宝宝轻轻移开。这时两本书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高了。
提醒:无需天天为宝宝测量身高,两三周测量一次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249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