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触发抑郁症的重要基因标靶

中医世家 2024-05-03 21:19:57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触发抑郁症的重要基因标靶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10月18日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极有可能在抑郁症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因,以其作为基因标靶或将为未来抗抑郁症药物的研发提供一条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17日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

负责该研究的耶鲁大学精神病学和药理学教授罗纳德・杜马说,即便这不是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也应该是在大脑中发出异常信号间接导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了解,在美国约有16%的人患有抑郁症,该症不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统计显示,美国医疗部门中每年与抑郁症相关的开支就高达1000亿美元。长期以来,为找寻医治抑郁症的良方,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收效甚微。

抑郁症的症状在不同个体中有着极大差异。不少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以及失眠等症状,但目前大多数病理学家认为,多重心理过程都可归结为以抑郁为主的情绪紊乱。对抑郁症的治疗,目前最常使用的是一种作用于神经递质复合胺的抗抑郁药物,但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对该药物的反应也存在不小差异,有多达40%的抑郁症患者对现有抗抑郁药物极不敏感,持续服药数周到数月才能见效。

杜马团队在新研究中将21位被诊断患有抑郁症患者的基因与18位健康人的基因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一种被称为mkp-1的基因显著超标,研究人员由此推测与该基因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或许与抑郁症和其他类似精神紊乱疾病相关。随后,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进行了验证:当mkp-1基因被抑制时,小鼠在压力面前即可恢复活力,而当mkp-1基因被激活时,小鼠则会表现出与抑郁症症状类似的反应。

帕里斯和迈克尔杰克逊:抑郁症在家庭中流行吗?

2017年1月21日,法国巴黎,一场时装秀上的巴黎杰克逊。Paris Jackson:最近,她谈到了在抑郁和焦虑中挣扎。她告诉《滚石》杂志,她的父亲迈克尔杰克逊也患有抑郁症,小杰克逊最终被开了和她父亲一样的抗抑郁药。

当家庭成员有同样的心理健康状况时,这是巧合吗,共享同一个家庭环境的结果,或者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是可遗传的?或者这些事情的结合是真的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和精神病学教授Myrna M.Weis *** an在接受《生活科学》杂志采访时说,就遗传力而言,

抑郁症“与糖尿病等许多复杂疾病同属一类”。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基因构成被认为在个体患抑郁症的风险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魏斯曼还说:

的研究人员认为,抑郁症的遗传率——或者说是由于遗传差异导致的人群抑郁症发病率的变化量——徘徊在30%到40%之间。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统计,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据估计全球有3.5亿人受到影响。这种情况通常包括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困难和对日常活动的兴趣降低。

在2010年发表在《当代精神病学报告》杂志上,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精神病医生福克·洛霍夫博士,调查了大量关于基因与抑郁症之间联系的研究。洛霍夫说,这项调查强调了一些关于这种联系的关键事实,其中一项是

,涉及双胞胎和家庭成员的研究表明,情绪障碍确实有遗传因素。此外,对家庭成员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也更有可能患有抑郁症。(一个人的一级亲属包括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

但研究人员仍在试图找出这一发现背后的原因:如果有基因会增加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那么这些基因究竟起什么作用在1996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这种蛋白质可以运输有助于调节情绪的化学血清素。许多抗抑郁药都针对这种化学物质。科学家还发现,这种基因的某些变异可能与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有关。报告说,基因的改变已经被证明会影响人体运输和摄取血清素的能力。然而,洛霍夫2010年的评论说,将这种基因与抑郁症联系起来的额外研究产生了混合的结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认识20多岁抑郁症的7种方法】

综述认为,迄今为止的研究很少有证据表明特定基因决定了个体患抑郁症的风险。这篇评论说,这种情况最终过于复杂,无法简单地分成一两种基因关联,大多数积极的发现还没有被复制。对于像抑郁症这样的情绪障碍,一个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会增加他或她的风险,研究得出结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与抑郁症相关的

生活事件包括失业、失去亲人和心理创伤。有时,身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也会导致抑郁,反之亦然,组织说。

“这是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总和,有助于和影响心理病理和福祉,”洛霍夫写道。

魏斯曼补充说,“有一个强大的环境因素触发是一集,但它是高度家族性的。也就是说,它是跨代传播的。

在她自己和其他许多人的研究中,科学家仍在试图更好地确定与之相关的基因网络,她说。

最初发表在《生命科学》上。

一个人为什么会抑郁

关于抑郁症的报道一直是屡见不鲜。近日,某著名歌唱家被证实因抑郁症而跳楼自杀。事实上,娱乐圈一直是抑郁症的“重灾区”,很多人无法理解,名利双收、衣食无忧的明星,为什么也会得抑郁症,哪些人群才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对此,家庭医生在线邀请了医生,为大家答疑解惑。

抑郁症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作为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一直是许多精神科医生和临床研究人员在努力探讨的事。医生表示,抑郁症的病因在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的发病与以下多种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在抑郁症发病当中占据近六成的影响因素,但并不是单基因影响的,而是由多基因遗传的作用,其模式较为复杂,且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如东方人和西方人的与遗传基因的易感位点不尽相同。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抑郁症的发病是目前较为热门的研究。研究发现,早期的感染,如病毒感染,尤其是怀孕期间母亲感染病毒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

3、心理与生理创伤:童年遭受创伤经历是成年人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影响因素。新近针对中国汉族女性的一项大规模的关于抑郁症遗传学研究发现,童年时期遭受性侵犯,会使得成年后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11倍多。此外,童年经历早年缺失性事件,如生理先天性缺陷、遭受虐待、早年丧亲等均为抑郁症的高危因素。

4、家庭环境:家庭不健全,如父母双亲不在、父母离异、留守儿童、家庭经常争吵等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会提高成年后罹患抑郁的风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精神压力负担大而罹患抑郁症,正如娱乐圈中的名人明星,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一举一动需要受到人们审视的目光,稍不注意还会有舆论的攻击。许多常年在演戏的演员,有时会沉陷在剧本之中一时无法自拔,分不清现实和剧情,这也是娱乐圈中的人抑郁症发病高于常人的原因。

抑郁症有哪些类型?

抑郁症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抑郁症在症状表现上也与发病原因有一定的联系。医生介绍说,抑郁症根据表现,可分为伴有贪吃、贪睡的不典型抑郁;伴有焦躁不安、坐立不宁的焦虑型抑郁;还有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如病人出现幻觉、幻听,被害体验或罪恶妄想等;此外,患者抑郁发作时不吃、不喝、不语、不动,变得呆若木鸡,这种叫木僵型的抑郁。

“另外,按发作时间来划分的抑郁症,又可分为产后抑郁、季节性抑郁等,如北欧地区阳光照射不充分,人们容易在冬天的时候患上冬季性抑郁症。”

医生提醒,一旦诊断是抑郁症,只有轻度抑郁可通过心理治疗,中重度以上的抑郁症都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建议长期有抑郁困扰的人群需及时到精神科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尽早康复。而想要预防抑郁症,关键是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对自己有合理的期待和定位。

青少年为何会得抑郁症

一些家长以为,抑郁症只是现代社会中大人们易患的疾病,自己的孩子还是个学生,怎么也得了这种病呢?其实抑郁症不分年长年幼,这些年更趋向低龄化,在大、中、小学生中都较为多见,而且又各有特征,与非病理情绪行为具有相似性,往往令人难以分辨。家长、老师及非专业人员,倘若发现孩子有下列情况,并持续了一定时间(3个月以上),脑子里就该多一个问号:他们是否患了抑郁症?
1.儿童抑郁症。主要见于小学生,年龄范围在7-12岁之间。诱发因素有:在学校受到某些小挫折和委屈,听见父母吵架,有的女生发病在月经初潮阶段。
特殊表现:(1)情绪悲伤。变得经常哭泣,产生一些奇怪的念头,如“妈妈不要我了”,“老师不喜欢我了”,“没选上班干部”,“没得到小红花”,“我以前做过某某错事”等,有时会突然说出“活着有什么意思,死了算了”这种不着边际、令人费解的话来。(2)行为退缩。较长时间不去上学,对学校有种说不清理由的回避。无论家长如何做工作,孩子就是举步维艰。有的孩子也为耽误了课程着急,答应明天一定去上学,但到时还是不能去。(3)抑郁躯体化。孩子变得体弱多病,经常诉说头痛、胸闷、腹痛,不愿进食等,做检查没发现什么问题,按躯体疾病治疗或吃些补养品也不管用。
2.少年抑郁症。见于初中学生,年龄范围在12-16岁之间。诱发因素有:自尊心受挫,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父母离异,痴迷上网等。
特殊表现:(1)过分自责。当一两次考试成绩下降,别人超过自己时,就持续郁郁寡欢,脑子钻进“自己很差,以后周围的人会瞧不起我”的牛角尖中,任凭家人如何劝说,始终不能从痛苦中摆脱出来。(2)情绪偏激。经常发脾气,见什么都烦。吃喝拉撒睡等生活节奏变得缓慢和杂乱无章,无论家长指出的对否,总是以对抗的姿态加以反驳。(3)心理闭锁。变得孤僻,无言无语,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与家人谈话交流,其内心想些什么,为何这样,说也说不清楚。(4)节食减肥。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原本体重正常却偏要减肥,每天三餐小心谨慎,斤斤计较,当减得面黄肌瘦、无法学习时也不思悔改,抑郁与厌食形成恶性循环。
3.青年抑郁症。高中生和大学生中来诊较多,年龄范围在17-23岁之间,高中生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有:高度紧张的学习氛围,睡眠不足,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等。
特殊表现:(1)学习障碍。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脑子老走神,有时一片空白。平时会的知识,有时觉得什么都不会了,大考成绩比平时测验差得多,随着情绪越来越悲观,学习成绩滑落越大。(2)过分猜疑。脑子里经常想着同学在模仿自己,背地里在议论或谩骂自己,他们的举动是在向自己挑衅等。认为自己的眼神不正常,不敢抬头见人,说话低声下气,甚至认为自己或家人被监控。(3)躯体感觉异常。把正常的生理状态当成病态,每天大部分精力用在想“病”的严重性上。如反复说自己鼻子呼吸有声音,嗓子里有东西,肚子老是跳,脚脖子凸出一块。到医院反复检查,无论医生如何解释,他们坚持己见,含泪不停诉说这些痛苦。
大学生抑郁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大学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矛盾,家庭贫困、失恋等。
特殊表现:(1)精神委靡。到大学后感到与想象的不一致,认为所学的东西将来也没什么用。一个人整天沉默不语,独来独往,集体活动不沾边,经常回宿舍躺在床上似睡非睡。害怕考试不过关,出现一门或几门课程不及格。(2)休学退学。休退学理由反常,说不清楚为什么,反正不想上学了。(3)自杀行为。大学生抑郁症自杀率较高,事先难以被发现。自杀方式以跳楼居多,其次是服安眠药、割腕。自杀不成功者经救助后仍有反复自杀意念或行为。
此外,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还有这样的特点:其一,有的学生发病有原因,有的学生并没有,当消除了诱发因素,他们的病情并不能随之好转;其二,学生抑郁症易与强迫、焦虑、厌食症共病,也可有精神病性症状,但主要临床症状是抑郁,抗抑郁治疗会同时治愈其他并发症;其三,学生抑郁症大都被家长和老师误认为思想品德问题,长期反复做思想工作不见效,病情反而加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364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