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心脏早搏出现的症状,会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早搏产生不适感觉,如心脏提早的搏动感,心脏停跳感,就是感觉被揪了一下,第二种就是早搏所导致的血流动力,所改变出现头晕等现象,因此,要心脏早搏,还是需要密切关注。
其实早搏现象的出现,并没有危险性,但是早搏可能会触发心动过速,简单的来说就是早波可能会触发心跳过速,过速明显的症状,一般不会危害生命,但是根据判断,早搏是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主要依据患者有没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有没有无心功能不全指标。所以对于青少年出现早博,父母们就一定要注意了,虽然本质上没有危害,但是他是其他疾病出现的征兆,一定要多去带孩子,做体检预防出现危害生命的疾病。
现如今,对于早博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药物治疗,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作用,可以减少早搏与房心动过速的现象发生。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所以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导入心脏中的心律失常病灶组织,可以永久性的消除心律失常病灶,这是治根也治本的方法,成功率一般都会达到95%点以上,所以说要想治疗早搏现象,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治疗法。
青少年会出现心脏早搏的现象,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对于心脏早搏这种现象发生的年龄,是每一个年龄段都可能会出现的,所以说心脏早搏现象,一定要做出及时的判断和治疗,如果说是引发心脏病的致命源头,就一定要在早期进行的治疗。
1 心脏早搏的概念 心脏早搏又称之为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2 心脏早搏病理因素 过早搏动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亦可无明显诱因,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氯仿,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都可引起,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常易发生过早搏动。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产生。
(一)异常自律性所致冲动形成异常①在某些条件下,如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处时由于魏登斯基现象,使该处阈电位降低及舒张期除极坡度改变而引起过早搏动,②病变心房,心室或浦顷野纤维细胞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改变,使快反应纤维转变为慢反应纤维,舒张期自动除极因而加速,自律性增强,而产生过早搏动。
魏登斯基现象示意
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使该处阈电位水平下移,因而异位起搏点舒张期除极在基本节律起搏点之前达到阈电位而引起早搏
(二)折返现象——环行折返或局灶性微折返如折返途径相同则过早搏动形态一致;如折返中传导速度一致,则过早搏动与前一搏动的配对时间固定。
(三)平行收缩
(四)触发激动(triggeredactivity)
3 心脏早搏的临床表现 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长间歇。早搏插入两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
4 心脏早搏诊断 (一)病史,症状:由于患者的敏感性不同,可无明显不适或仅感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脏停跳感,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询问有助了解早搏原因指导治疗,注意询问近期内有无感冒,发热,腹泻病史有助是否患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判断,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利尿剂的应用有时会诱发早搏的发生。
(二)体检发现:除原有基础心脏病的阳性体征外,心脏听诊时可发现在规则的心律中出现提早的心跳,其后有一较长的间歇(代偿间歇),提早出现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可伴有该次脉搏的减弱或消失。
(三)辅助检查:心电图对早搏有诊断意义,房性早搏为提早出现的QRS波其前有一异形P波,其后有一不完全代偿期,QRS波形多与正常QRS波形一致,结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RS波与正常QRS波相一致,其前无P波,代偿期完全,室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代偿期完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详细记录早搏发生的多少,发生的规律,治疗效果等,怀疑心肌炎者可行血心肌酶学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心肌病和部分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和怀疑洋地黄中毒者应测定血电解质,必要时测定血洋地黄浓度。
心脏早搏临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主要指心脏提前出现一次跳动,根据心电图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早搏的出现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反应,比如心肌梗死后会出现早搏,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血症可以出现早搏,心肌病,比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也可以出现早搏。所以发现早搏后需要明确导致早搏的病因,如果是因为电解质紊乱,像低钾血症导致的早搏,此时进行饮食的调整就很有必要,比如进食富含钾类的食物,像桔子、香蕉或者含钾类的药物、含钾的液体等都有助于早搏的康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62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孕晚期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怀孕6周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