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脑动脉瘤的病因有哪些,脑动脉瘤怎么治(脑动脉瘤的治疗)

妙手生春 2024-05-11 00:46:49

脑动脉瘤的病因有哪些,脑动脉瘤怎么治

一、脑动脉瘤的病因病理

1、先天性因素

脑动脉管壁的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周围缺乏组织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动脉分叉部。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由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分叉部又最易受到冲击,这与临床发现分叉部动脉瘤最多、向血流冲击方向突出是一致的。管壁的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都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先天动脉发育不良不仅可发展成囊性动脉瘤,也可演变成梭形动脉瘤。

2、后天性因素

(1)动脉硬化 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使弹力纤维断裂及消失,削弱了动脉壁而不能承受巨大压力。硬化造成动脉营养血管闭塞,使血管壁变性。40~60岁是动脉硬化发展的明显阶段,同时也是动脉瘤的好发年龄,这足以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

(2)感染 感染性动脉瘤约占全部动脉瘤的4%。身体各部的感染皆可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液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周末支,少数栓子停留在动脉分叉部。颅底骨质感染、颅内脓肿、脑膜炎等也会由外方侵蚀动脉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的外形多不规则。

(3)创伤 颅脑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手术创伤,由于异物、器械、骨片等直接伤及动脉管壁,或牵拉血管造成管壁薄弱,形成真性或假性动脉瘤。

(4)其他 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肿瘤等也能引起动脉瘤。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及脑动脉闭塞等也可伴发动脉瘤。

二、脑动脉瘤的病症

颅内动脉瘤病人在破裂出血之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极少数病人,因动脉瘤影响到邻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产生特殊的表现。动脉瘤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分为破裂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1、先兆症状

40%~60%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症状,这是因为动脉瘤在破裂前往往有一个突然扩张或局部少量漏血的过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最有定侧和定位意义的先兆破裂症状。

2、出血症状

80%~90%的动脉瘤病人是因为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故出血症状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最多见。

(1)诱因与起病:部分病人在动脉瘤破裂前常有明显的诱因,如重体力劳动、咳嗽、用力大便、奔跑、酒后、情绪激动、忧虑、性生活等。部分病人可以无明显诱因,甚至发生在睡眠中。多数病人突然发病,通常以头痛和意识障碍为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

(2)出血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神经症状为脑膜刺激症,表现为颈项强硬,克氏征阳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出血常侵入大脑半球的额叶,引起痴呆、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偏瘫、失语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出血常引起颞叶血肿,表现为偏瘫、偏盲、失语及颞叶疝等症状。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可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等表现。

(3)全身性症状:破裂出血后可出现一系列的全身性症状:

A.血压升高:起病后病人血压多突然升高,常为暂时性的,一般于数天到3周后恢复正常。

B.体温升高:多数病人不超过39℃,多在38℃左右,体温升高常发生在起病后24~96h,一般于5天~2周内恢复正常。

C.脑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病后1~2天内,一过性高血压、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癫痫,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多在发病后第1周内发生)。意识障碍越重,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几率越高。

D.胃肠出血:少数病人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征象,表现为呕吐咖啡样物或柏油样便。

(4)再出血: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反复出血,其再出血率为9.8%~30%。据统计再出血的时间常在上一次出血后的7~14天,第1周占10%,11%可在1年内再出血,3%可于更长时间发生破裂再出血。

(5)局部定位症状:动脉瘤破裂前可有直接压迫邻近结构而出现症状,在诊断上这些症状具有定位意义。常见的局部定位症状有:

①颅神经症状:这是动脉瘤引起的最常见的局部定位症状之一,以动眼神经、三叉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受累最常见。

②视觉症状:这是由于动脉瘤压迫视觉通路引起的。Willis环前半部的动脉瘤,例如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可压迫视交叉而出现双颞侧偏盲或压迫视束引起同向偏盲。

③偏头痛:动脉瘤引起的典型偏头痛并不多见,其发生率为1%~4%。头痛多为突然发生,常为一侧眼眶周围疼痛,多数呈搏动性疼痛,压迫同侧颈总动脉可使疼痛暂时缓解。

(6)颅内压增高症状:一般认为动脉瘤的直径超过2.5cm以上的未破裂的巨大型动脉瘤或破裂动脉瘤伴有颅内血肿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巨大型动脉瘤引起的眼底水肿改变,与破裂出血时引起的眼底水肿出血改变有所不同,前者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盘水肿,后者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

三、脑动脉瘤的护理

1、术前护理

(1)对神志清醒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中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项,消除其恐惧心理,对有意识障碍者,术前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使他们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术前准备的内容,以达到配合好手术的目的。

(2)保持患者绝对卧床,避免一切外来的刺激,防止因躁动不安而使血压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可能。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及早发现出血情况。

(3)给予合理饮食,勿食用易导致便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室内通风适宜,防止因着凉而引起患者用力打喷嚏或咳嗽,以免增加腹压及反射性的增加颅内压而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

(4)对于伴有癫痫者注意保证其安全,防止发作时受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并记录其抽搐时间,按医嘱给予抗癫痫药。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尽量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注意观察病人瞳孔的大小、动态观察意识的变化。

(3)穿刺点的护理: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后,严密观察穿刺肢足动脉搏动情况及下肢温度、颜色和末梢血运情况,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及血肿、瘀斑形成。

(4)癫痫的护理:减少刺激,防止癫痫发作,安装好床档,备好抢救用药,防止意外发生,尽量将癫痫发作时的损伤减少到最小。

(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头皮下积液、头部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量及性状;注意观察肢体活动、感觉情况及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四、脑动脉瘤的医治治疗

1、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非外科治疗

(1)防止再出血: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镇痛、抗癫痫、安定剂、导泻药物使患者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在动脉瘤处理前,控制血压是预防和减少动脉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血压降得过低会造成脑灌注不足而引起损害。通常降低10%~20%即可。

(2)降低颅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可以应用甘露醇。然而应用甘露醇增加血容量,使平均血压增高,也偶有使动脉瘤破裂的危险。

(3)脑脊液引流:动脉瘤出血后急性期在脑表面及脑内可有大量积血使颅内压增高,有的因小的血肿或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大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而出现意识障碍,需做紧急的脑室引流。腰椎穿刺和腰大池引流也可以作为脑脊液引流的方法,但在高颅压状态下可能造成病人出现脑疝危象。

(4)防治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进入到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容易导致脑血管痉挛发生。出血后3~4天开始出现脑血管痉挛,7~10天达到高峰,10~14开始消退。目前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血性脑脊液的清除;适当的血压提升。

2、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1)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手术目的在于阻断动脉瘤的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再出血;保持载瘤及供血动脉继续通畅,维持脑组织正常血运。

(2)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孤立术则是把载瘤动脉在瘤的远端及近端同时夹闭,使动脉瘤孤立于血循环之外。

(3)动脉瘤包裹术:采用不同的材料加固动脉瘤壁,虽瘤腔内仍充血,但可减少破裂的机会。目前临床应用的有筋膜和棉丝等。

脑动脉瘤的治疗

1.颅内动脉瘤非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动脉痉挛等,适用于下述情况:①患者病情不适合手术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开颅;②诊断不明确需进一步检查;③患者拒绝手术或手术失败;④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2.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早期手术(夹闭瘤蒂或栓塞动脉瘤),术中采取保护脑的措施(甘露醇,巴比妥类药等),术后扩容治疗,目前对于脑前半循环动脉瘤及后半循环的动脉瘤,椎基底动脉连接部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手术,而对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第一部分的动脉瘤多等待其神经症状改善及稳定后再手术。
3.特殊类型动脉瘤的治疗
(1)多发性动脉瘤出血机会较单发者为多,故有人主张处理一个动脉瘤比不处理为好,全部处理比仅处理一个为好,此外,利用一个切口在一次手术中治疗所有动脉瘤对患者最为有利,如果瘤体相距较远,则需分期手术,分期手术应首先处理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动脉瘤,根据影像学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约96%的出血动脉瘤能被分辨出来,对多发动脉瘤的处理与单发动脉瘤一样,手术死亡率亦相似。
(2)巨型动脉瘤约1/5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只能保守治疗,4/5能行手术治疗。

颅内血管瘤怎么办?

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颅内动脉瘤病因

脑动脉瘤多见于脑底动脉分叉之处。按其发病部位,4/5位于脑底动脉环前半,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者多见,尚见于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前动脉的分支;脑底动脉环后半者约占1/5,发生于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囊状动脉瘤多见,大小不一,直径14mm以下为小型,15~24mm者为大型,25mm以上者为巨型。外伤也可引起动脉瘤,但较少见。

颅内动脉瘤症状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80%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动脉瘤破裂时,常有前驱症状如头痛,继之发生出血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随之出现颅内压增高。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相应部位的神经定位症状。动脉瘤出血形成较大血肿者,病情多急剧恶化,出现脑疝危象。据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1/3可发生再次出血。

颅内动脉瘤检查

脑血管造影是最确切的辅助诊断方法,应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是否多发。CT扫描有时可以显示出动脉瘤病灶。MRI检查不仅可显示出动脉瘤,有时尚可见到附壁血栓。一旦诊断为脑动脉瘤,应采取手术治疗,以求根治,避免大出血危险。

颅内动脉瘤治疗

目前多采用开颅直接处理动脉瘤的手术方法。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部,并保护载瘤动脉的通畅性。如动脉瘤基底过大或呈梭形,无法夹闭,其侧支循环良好者,可将载瘤动脉结扎,行动脉瘤孤立术,或只采用肌片,生物胶加固动脉瘤壁的方法。尚可采用动脉内栓塞治疗,自动脉内插管至动脉瘤开口处,将动脉瘤用球囊或弹簧栓等将动脉瘤闭塞,以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

1.内科治疗:参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2.手术治疗:开颅直接手术与间接手术。

3.血管内介入治疗:目的是在瘤腔内引进异物,促使瘤内产生血栓而闭塞。

颅内动脉瘤以先天性为多,发病晚,首发症状多为颅内自发出血。如突发头痛伴一侧动眼神经麻痹者应想到本病。药物对动脉瘤无直接作用,开颅行直接动脉瘤夹闭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亦可根据情况,选用放射血管介入的方法闭塞动脉瘤。 本病要得到合理的诊治,非有条件的医院、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莫属,切记。第一次出血,内科治疗可能好转,但要掌握时机,作根本的治疗,切勿观望,以免坐失良机。

疗效评估

1.治愈:动脉瘤切除或消失,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

2.好转:间接手术或动脉瘤未切除,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部分恢复工作。

3.未愈:动脉瘤未处理,症状无改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28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