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美国快餐业使用抗生素受拷问国内的企业按兵不动(什么是快餐企业文化)

佚名 2024-05-11 22:58:17

美国快餐业使用抗生素受拷问国内的企业按兵不动

美国快餐业使用抗生素受拷问国内企业按兵不动

统计显示,抗生素在人类医用药物使用量占处方药总量6%左右,但在兽药中则占到七成以上;2006年,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抗生素高达9.7万吨,占当时国内抗生素消费的54%。保守估计,目前畜牧及饲料行业抗生素用量比2006年将近翻一番。

日前,美国数个消费者团体向洋快餐企业递交请愿书,并呼吁停止使用含抗生素的鸡肉。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养殖业用抗生素安全问题的关注。

抗生素也叫抗菌素,是控制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在畜牧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可以起到促进畜类快速生长、杀死细菌或阻止细菌生长等作用,亦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产生抗药性细菌,以及畜牧产品的抗生素残留超标,对进食者及环境带来一定危害。

从2006年起,欧盟已全面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并分别在2011年和去年公布“反病菌抗药性五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谨慎使用抗菌类兽药的指南》,旨在预防滥用和无用抗生素兽药。但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等畜牧业大国目前仍允许使用促生长作用的抗菌药。

此前,美国麦当劳等多家快餐加入承诺停用抗生素行列,但中国市场至今仍然没有动作。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洋快餐在对于停用抗生素养殖肉类问题上存在两套标准的嫌疑。

养殖用抗生素再触发争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肉类养殖中使用抗生素是普遍行为。统计显示,抗生素在人类医用药物使用量占处方药总量6%左右,但在兽药中则占到七成以上;2006年,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抗生素高达9.7万吨,占当时国内抗生素消费的54%。保守估计,目前畜牧及饲料行业抗生素用量比2006年将近翻一番。

但医学专家指出,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是导致抗药性强的“超级细菌”产生的原因之一。目前已在20多个国家的人和动物身上发现了mcr-1“超级细菌”基因,当中就包括中国、德国和意大利。这些细菌一旦传播开来,将有可能导致人类的所有抗生素全部无效。

“在畜禽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会通过食物链侵入人类机体,动物产品残留抗生素的量一般极低,对机体的直接毒性也很小,但长期食用后,可在体内蓄积,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上述医学专家表示。

事实上,百胜旗下的两个快餐品牌——塔可钟和必胜客,早前已承诺将2017年作为停用含人类抗生素鸡肉的最后期限。

在美国,很多快餐巨头都陆续加入停用抗生素行列中。去年3月,麦当劳宣布2017年美国市场将采购不使用人类抗生素的鸡肉产品;10月,赛百味宣布从今年开始在其美国餐厅供应不含抗生素的鸡肉和火鸡肉;12月,棒约翰也宣布在今年夏天之前停止出售使用过人类抗生素或其他抗生素饲养的鸡肉。

中国市场有待接轨

但在中国市场,这些洋快餐均未作出相关表态。“美国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都非常强,造成了很多标准的差异化,中国也应该导入这种不用抗生素的条例,但关键是什么时候实施。”在朱丹蓬看来,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升,以及消费加速升级,国内连锁餐饮行业应加快推进停用抗生素肉类进程,早日与国际接轨。

据悉,欧盟已于2006年全面禁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我国却长期没有完善的养殖业抗生素使用规定。尽管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快了对养殖业使用抗生素的规范,并先后出台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规定,但养殖户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依然难以监控。

农业部此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共检测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样品5517批,合格5511批,合格率99.89%。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中有98%的可比项目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但是目前国内在这一块使用都是地方标准,标准由地方上报到食药监局经过评价后再使用,标准不一也导致监管变得更加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对养殖业使用抗生素的监管,除了面临法规不健全,监管人手少,养殖者多且松散,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外,有关部门对每批上市的禽畜类肉产品都进行抗生素残留等检测也很难做到。“即便检查到养殖者违规使用抗生素,处罚措施也一般是批评教育和罚款,威慑力度不够。”上述养殖业内人士表示。

但对于寄望餐饮企业自觉停用抗生素养殖肉类,朱丹蓬认为“不大可能”。“一旦转为采购不用抗生素的肉类供应商,首先企业就要面对成本上涨问题,企业最终可能要涨价来应对上涨的成本,这会打击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在朱丹蓬看来,推动国内餐饮停用抗生素养殖肉类目前最有可能是消费者团结起来争取,其次是利用竞争对手的先试先行来倒逼洋快餐巨头作出转变。

什么是快餐企业文化

成功秘诀之美国快餐企业文化的8个“F”美国的快餐业举世闻名,且日益兴旺发达,分析其成功的秘诀在于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的以下8个“F”: ★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特点之快(Fast):星罗棋布地设立在美国高速公路两旁的快餐店,首创于20世纪20年代,目的是为那些匆匆赶路,不愿在路上浪费时间的过客们设立的。为节省时间,柜台上设有多台计算机,以便减少付款时间。 ★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特点之饱(Filling):快餐要给人以“价廉物美”之感。这就是说, 一方面使人感到东西不少,另一方面又使人感到便宜。为此,可以在炸鸡上多洒些面包屑;或把面包卷做得厚些。此外,炸马铃薯片和生菜沙拉也很容易使人饱。 ★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特点之新鲜(Fresh):美国人很重视食品的新鲜??豆子要碧绿,番茄要绯红,菠萝要金黄,草莓要鲜红,鱼肉要洁白;油炸的食品必须酥脆;生菜要鲜嫩,温度也须讲究。为了卫生起见,食品须很热(油炸),或者很冷(冷饮),不冷不热的容易使顾客怀疑不新鲜。优良的冷冻和通风设备是不可缺少的。 ★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特点之油炸(Fried):美国人喜欢吃酥脆的油炸食品,但都不愿在家里做,所以他们愿意到快餐店去饱餐一顿。同时,油炸的食品做起来快,也易于携带,还可以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拿着吃。 ★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特点之家庭式(Fain if):快餐店的食品必须符合美国家庭的要求:对孩子来说,食品不能做得太腻,而对家长来说,又不能太贵;洗手间必须清洁卫生;餐厅要明亮通风,餐桌要干净。食品一般由妇女烹饪为宜,因为这可以给人宛如家庭主妇烹饪的感觉。快餐店一般不供应酒类,也不另设酒吧间。 ★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特点之浪漫感(Fantasy):家庭式快餐店一方面要使人感到是家外之家,一方面又要使人感到在那里用餐是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冒险,一种刺激。 ★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特点之福特主义(Fordism):所谓福特主义,包括精密分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时间,以及采用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工操作。快餐业的老板在快餐制作方面,遵循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流水作业的方法,大量使用年轻的非熟练工人,他们的活儿不固定,可以随时调换,从而使生产既快又省。 ★美国快餐业企业文化特点之特许经营权(Franchising):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那些快餐公司得以在全国推销他们的产品,统一规格,并迅速扩大。

麦当劳是中国企业吗?

麦当劳不是中国企业,是美国企业。

麦当劳1955年创立于美国芝加哥,在世界上大约拥有3万间分店。主要售卖汉堡包,以及薯条、炸鸡、汽水、冰品、沙拉、水果等快餐食品。

50年代,麦当劳对餐厅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升级。设计由美国设计师Stanley Meston亲自操刀,外墙使用了红白相间的线条,十分醒目。而为了让餐厅的屋顶结构显得更加饱满,设计师在餐厅的两边分别加入了一道金色抛物线,搭配上金色的霓虹灯,就这样,金色拱门正式诞生了。

金色跳跃的双抛物线传递着动感和能量,英文里,这个醒目的标识被称为“Golden Arches”, 中文里叫“金色拱门”。

以此为灵感,1961年,麦当劳的品牌Logo首次加入了“金色拱门”的元素,金色双抛物线化身成为金色的“M”标识。如今,“金色拱门”已成为了麦当劳的代名词,也成为了麦当劳品牌中最具象征性的标志。

麦当劳发展历史

1902年10月5日,麦当劳创办人雷.克罗克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诞生。

1903年,美国人熟识的汉堡包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安那采购展览会上面世。

1948年,餐厅引入“快速度服务系统”原则,简称“快餐厅”。

1960年,雷.克洛克正式将“Dick and Mac McDonald”餐厅更名为“McDonald's” 。

1973年,第一间麦当劳叔叔之家在宾夕法尼亚洲费城设立。麦当劳叔叔之家专门为正在接受癌病或其他致命疾病治疗的儿童的家人而设立。

1990年,麦当劳在中国大陆(深圳)及苏联(莫斯科)开设第一家餐厅。

1992年,麦当劳在中国北京开设第一家餐厅。

2015年3月4日,麦当劳美国宣布逐步停止采购在饲养过程中使用了某些人类抗生素的鸡肉产品。

以上内容参考?麦当劳官网-品牌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麦当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48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