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埃博拉防控机制以来,深圳严密加强疫区来深者的健康管理。29日,记者从深圳市疾控中心获悉,自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尼日利亚脱离疫区后,深圳每日对疫区来深者进行健康管理的人数下降到个位数,较前期减少了70%―80%。专家表示,目前,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有传入深圳的风险,但是出现大规模传播和流行的可能性极低,且深圳目前没有埃博拉病例。
.hzh {display: none; }“从目前来看,埃博拉有传入深圳的风险,但出现大规模传播和流行的可能性极低。”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马汉武说,埃博拉在非洲情况严重,主要是因为非洲卫生条件极差,而国内卫生条件相比之下要好很多。目前,深圳以及国内都还没有疫情。
马汉武说,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传播,因此,预防埃博拉的方法就是减少与患者的接触,有接触的人员要及时告知疾控部门,并做好个人卫生。
马汉武介绍,到目前为止,对有需要进行排查的留观病例都已排查完。“在入境口岸,只要发现从疫区来深圳、体温在37.3摄氏度以上的,全部作为留观病例送到市三院留观、采血样监测,4―5小时内就可以报告样本检测结果”。
深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主任谢旭指出,防控埃博拉的“第一道防线”除了加强各个口岸的检疫工作,加强对来自西非埃博拉疫区入境人员的健康监测外,还要为这些人员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并跟踪监测。
据悉,从疫区来的入境人员都要在口岸填写健康管理书,入境者要根据发放的温馨提示每日检测自己的体温,卫生部门也要每日电话随访其健康状况,一直要到21天后才结束。
谢旭透露,在健康监测的过程中,遇到了市民不理解和不配合的现象,他呼吁风险人士为了自身和全市公民的健康安全考虑,一定要做好健康监测,并配合卫生部门追踪,“如因不配合造成巨大后果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可直接处罚。”谢旭说。
刚果(金)卫生部长隆贡多6月1日说,该国西北暴发了新一轮埃博拉疫情,这是自1976年以来刚果(金)第11次发生埃博拉疫情。
隆贡多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赤道省首府姆班达卡发现了埃博拉病毒阳性病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天也通过社交媒体确认了刚果(金)发生埃博拉新疫情,并透露目前已有6名感染者,其中4人已死亡。
刚果(金)正处于政府计划宣布第10轮埃博拉疫情结束的倒计时阶段。隆贡多表示,卫生部门未发现新的疫情与第10轮疫情之间有联系。
扩展资料
刚果(金)同时面临三大传染病危机
2018年8月,埃博拉病毒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在接下来的2年中,埃博拉病毒在2个国家感染了3300多人,导致2200多人死亡——这是自2013年至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以来死亡人数第2高的一次,当时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导致11000多人死亡。
今年4月,因为在50多天时间内没有新的病例,世卫组织原计划在4月13日宣布疫情结束,但4月10日刚果(金)再次报告新病例,这导致该国的第10次埃博拉疫情至今未曾结束。
更严重的是,除此之外,其他传染病也有在当地肆虐的风险。谭德塞称,世卫组织将继续支持刚果(金)抗击埃博拉疫情,并同时应对新冠肺炎和全球最大的麻疹疫情暴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刚果(金)宣布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暴发
参考资料来源:前瞻网-世卫告警!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暴发 刚果同时面临三大传染病危机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人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和在他们国家流行的流感病毒差不多,而在美国自从10年开始,据不完全统计差不多每年都有1000万到4000万的人感染流感,而且2万到6万人死于流感病毒,这在美国都是家常便饭了,所以美国人可能对待病毒的态度跟其他国家的人确实不一样,更何况美国人还有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体系作保障。
自从新冠病毒发现开始,我们对其的传染方式、传染源还有如何治愈等等都不熟悉,一切都是未知的,这才是我们害怕的原因;要知道这个病毒的致死率远远不如埃博拉病毒啊,但是因为埃博拉的高致死性导致它很难出非洲的范围,所以对待埃博拉,全世界并没有采取很剧烈的方式,可是对待流行病毒,人们每次都以最高规格?接待?它。
流行性病毒之所以会被重视,一个就是因为他的未知性导致人们无法预知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另一个就是他的传染性太强了,社会一旦传播开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有可能瞬间崩塌,虽然不至于灭绝人类,但是每个政府都看重的经济增长必然会下降或者延期才能完成。对美国人来说,恨不得天天都是牛市,疫情什么的反正一时半会也不会要人命。
其实,之前的非典病毒致死率也比现在的新冠要高,但是那个时候民众的恐慌情绪远没有现在严重,在这中间网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将病毒的危害直接面对面带给了用户,甚至一些无良自媒体蓄意夸大病毒的危害,如果群众的科学素养高些,民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更多一些,分辨能力更强一点,那我们的恐惧感可能就会少一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73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宫颈息肉阴道炎20多年
下一篇: 宫颈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