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我国首试中药基因研究,"速效救心丸对基因影响"项目启动(医药股有哪些)

佚名 2024-05-13 02:08:32

我国首试中药基因研究,"速效救心丸对基因影响"项目启动

复方中药的作用机理,能不能用现代科学阐明,一直是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一大课题。日前,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手启动了“速效救心丸对人类基因整体表达情况的影响”项目。有关专家称,这是中药基因研究的首次尝试,是我国中药科学研究深度的进一步拓展。

专家介绍,本项目将采用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考察速效救心丸对全部人类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对表达差异基因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学分析方法,找出各基因间的协调变化情况,从而对药物作用下基因表达情况,基因之间的联系和基因调控网络的构成进行研究,以期在分子水平上阐释速效救心丸的作用机制,并为用表达谱分析的方式进行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新路。

表达谱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快速、平行的基因表达信息监测和分析技术,能够在药物和基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从基因水平解释药物的作用机理。它不仅为药物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而且为药物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指导。GSK、默克、礼来等国际医药巨擘都已采用基因组学技术进行新药研发。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同时拥有S股和A股的海内外上市公司,拥有40余家分公司及参、控股公司。作为“中药创新领军者”,该公司生产的中药品种中有国家机密品种1个(速效救心丸),中药保护品种18个。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863项目资助的五大生物芯片研发基地之一,是惟一专注于病源微生物检测基因芯片研发的企业。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国家机密产品,独特的配方、先进的剂型和有效的固体分散技术等,使其既具备西药高效、速效的特点,又有中药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的优势,自1983年面世以来,连续26年畅销不衰,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认可。此次两家公司联手开展的速效救心丸基因组学研究,将力图用现代科学语言阐明速效救心丸的作用机理和靶点,使人们对这一国家机密中药品种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其他中药的科学研究工作将产生示范作用。

医药股有哪些

医药股有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沃华医药。

1、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港交所股票代号:02607;上交所股票代号:601607)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国有控股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全产业链。

根据2013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2、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股票代码为000518,简称“四环生物”,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中试、生产和销售,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最早的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基地之一。

3、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

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一致药业5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4%,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5%。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是中国唯一一家超千亿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4、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和销售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及有机中间体的股份制医药企业,2003年3月4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A股股票2000万股,并于3月19日成功上市,股票简称:联环药业,股票代码:600513。

5、沃华医药于1959年1月在万和堂药庄中药加工部与山东省昌潍中心药材公司饮片加工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山东省潍坊中药厂。

2002年2月改制为潍坊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1月24日公司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潍坊市首家上市的医药企业,2008年8月8日,沃华医药股票成功定向增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沃华医药

中成药迎来“改名大战”将对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准确的说,应该是中成药改革,而不是所谓的“改名”大战!
从发展战略眼光看,是国家在积极为我国中医药的长期发展做必要的“战略部署”!
去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个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医药未来发展的战略刚要。
所以,这一次中成药名称中华民族文化“规格”化,中医特色“规格”化,只是改革伊始,我国中医将迎来一次“划时代”的改革!!

不过,单看《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不免让人会有好多担忧和疑虑:
1.凸显中医特色,为什么却无法做到中医理论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成药是药没错,名称自然必须科学合理,但是他依然是产品,让“云南白药”割舍“云南”,岂不是舍去了中医“传统”的“根本”呢?
还有,所谓的“精”也不应该“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因为中医本就“萃万物精华,医世间百病”,“剔除”所有的“精”字,岂不是“舍弃”了中草药“精细考究”的“炼制”过程呢?中药走向世界,别人怎么“一眼”就看出中药的这个特点呢?
所以,既然是是改革,就必须继承式发展;既然是突出特色,就必须恪守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特色本质准则!
2.彰显中华文化内涵,为什么不能更加“意蕴深远”?
中医药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所以个人认为,中成药名称改革,万不可搞“一刀切”,应该“综合制宜”,积极提倡命名一些彰显“中华文化”特色的名称来!
个人觉得取材精,功能好的中成药名称,更加应该凸显取材,表现中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等等特色,真正彰显中华文化和中医特色。

3.同一个名称中成药如何处理?
名称虽然不等同于商标,但是却是字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倡导名称中华文化和中医理论特色的同时,彰显其个性化。
这也符合不同地域,不同时令中医药材不同功效的特点。从这一个意义讲,“云南白药”一类的名称更加应该“倡导和发扬”。

名称,只是一个代号,用以突出中华文化特色,彰显中医理论,不应该“搞”成“战争”,更不应该改革准则“教条”化,搞的“乌烟瘴气”。
名称改革,是制造更好中医发展的机遇,不可“因噎废食”,因此而影响中医药的发展。

所以,个人觉得问题中的“将对中医药企业带来什么影响”表达非常准确,而且是问题的本质所在——名称改革是科学健康发展,不是条条框框的“束头束脚”。

我国中医药好不容易迎来了“白皮书”,好不容易盼来了改革的春天,改革伊始,更应该倍加珍惜,不应该现在医药行业存在“名过其实”的形象,就所有的“一棍子打死”,我们是在搞改革,搞建设,不是在“搞文化大革命”“乱扣帽子”,没有科学,客观,发展的态度和理念,那么改革带来的就不是发展机遇,而是毁灭性的“灾难”!
前些年因为“从业资格证”没有科学过度,使好多“传统”中医成了“非法”行医,搞得整天“人心惶惶”——这样瞎折腾,他们哪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医药的研究!
还有曾经的“中药材”改革,因为“一纸政策”好多药农经营了几辈子的药材种植,一夜之间就成了“违法”的事情了!

所以,希望这一次中成药名称改革,能够积极吸取以往改革的经验教训,不要再“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名称只是中医药文化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希望更多的引导,督促企业,中医药研究在质量,品质上做文章,做好文章,这才是白皮书存在的真正意义,唯如此,我国中医药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74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