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场场秋雨的到来,各地区都明显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之气,特别是北方诸多地区,昼夜温差越来越大。
而受到昼夜温差大的影响,感冒也进入了高发期。所谓感冒,在临床上的全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至少出现一次感冒。
由于自身自带强大的免疫系统,所以因各种病原体诱发的感冒就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便是患者没有服用任何药物,在短短7-10天左右感冒既会自愈。
但是,如果自身患糖尿病且出现了感冒,这就不是一件小事!因为感冒后,呼吸道黏膜分泌量就会增加,分泌物含有的糖分会导致细菌大量滋生,容易诱发肺部感染!
不但如此,肺部在出现感染之后,患者血糖指数可能会出现波动,导致血糖指数迅速升高,甚至是会诱发酮症酸中毒。
而且,糖尿病患者在感冒期间,也不能随意和盲目服用药物。之所以会如此,与以下三大因素有关:
1、血管痉挛:在市面上购买到的感冒药物中,有部分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或烟酸麻黄碱等成分,对健康人群而言,这些成分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但糖尿病患者则不相同。
这些药物在退烧的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出汗量增加,体内水分减少、血糖升高。且服用这类药物之后,可能会造成全身血管痉挛、升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出现的几率;
2、用药风险:糖尿病真正可怕之处,并不在于血糖升高本身,而是因糖尿病诱发的多种并发症,比如患者会出现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心血管病、眼病、肾脏损伤等多个问题。糖友服用的药物种类也非常多,有时还需要服用抗凝血的药物。
如果盲目服用其他类型的感冒药,可能会影响降糖药物发挥功效,甚至是会产生药物冲突,增加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
起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除此外,部分糖浆药物中的糖分过大,也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血糖波动;
3、导致血栓:如上文中所说,糖尿病容易合并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可因此出现不同的功能障碍,再加上氧化应激增强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脑血管病打下基础。
而感冒时所服用的药物,大多都是解热镇痛类,这不仅会造成水分的流失、血糖升高,同时血液也会变得粘稠、血液流通速度减慢。
这不仅增加了心脏的泵血负担、导致大脑缺乏血液供给,患者还可能会因此发展为斑块脱落、血栓形成,导致脑卒中或心梗的突发。
当然,这并不是说糖友出现感冒就要硬抗,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仅仅只是轻微感冒,可采用多喝水、均衡饮食、注意休息等方式缓解,让感冒逐渐自愈。
而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患上了流行性感冒,则需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糖尿病人仅仅血糖控制达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同时消灭糖尿病的四大帮凶。
一项糖尿病国际研究显示,52%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而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不仅仅是因为高血糖,更重要的是同时合并有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抽烟等四大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四大“帮凶”。
据统计,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血糖高者占28%,高血糖+高血压者占30%,高血糖+高脂血症者占12%,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者占30%。与单纯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比例更高。
所以说,糖尿病人仅仅控制血糖达标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控制达标,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一、高血压:
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平均每下降6mmHg,就可以使心血管死亡率下降18%,冠心病发生率下降14%,脑血管病发生率下降6%,肾病发生率下降21%。降压可让糖尿病患者显著获益。
糖尿病人控制血压和控制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控制血压更重要。
各国指南明确规定,糖尿病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首选普利类或者沙坦类降压药,同时和地平类(钙拮抗剂)、利尿剂等降压药联合使用。
二、高脂血症: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而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的“清道夫”。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的首要目标。
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为:已经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者应将至1.8mmol/L以下,合并有心血管风险因素者应降至2.6mmol/L以下。
对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无论血脂水平如何,都应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启动他汀类降脂药治疗。
三、超重:
据统计,58%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超重(BMI≥24)或者肥胖(BMI≥28)。
研究发现,减少体重的5-10%,可以使血压降低5-20mmHg,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血脂也有改善。
节食加运动是糖尿病人减重的最佳方式,应努力将体重维持到正常范围。
四、抽烟:
烟草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不再赘述。戒烟、戒烟、戒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总而言之,对待糖尿病,应树立“糖尿病管理”的理念,应由“降糖为主”调整为“综合管理”为主,全面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重危险因素,降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并重,从而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很多人都害怕患上一些疾病,一担患上会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患者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好的治疗对患者是有好处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并且病程漫长的疾病,那么究竟糖尿病人发烧怎么办呢?下面就看一下专家的建议。
专家讲,治疗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注意饮食疗法,那么糖尿病人发烧怎么办,在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人的体重和活动量,估计确需总热量,合理安排每天的饮食。含糖量高的食品不吃,含脂肪和淀粉的食品少吃,以吃蔬菜杂粮类为主,配以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鸡蛋、豆制品等。
完全戒避水果是不适宜的,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 一概排斥水果。
再者,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看待。每百克食品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橙、柠檬、葡萄、桃、李、杏、枇 杷、菠萝、草莓、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等,糖尿病人 可以选用。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 蕉、石榴、柚、橘、苹果、梨、荔枝、芒果 等,就得小心选用;超过20克的有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其含糖量甚高,则禁忌食用。
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每百克食品糖含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可予推广。糖尿病人发烧怎么办 此外还要配合食量,不要一成不变。西瓜含糖4%,梨含糖12%,香蕉为20%。西瓜含糖虽少,但吃上500克,就相当于香蕉100克、梨170 克了,所以食量也不可过多。水果的吃法也要讲究,不要在进餐后就马上吃,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进食。最好还是试探着吃,即在吃后2小时测尿糖。若尿糖增加则需减量;如水果减量后尿糖仍高时,应适当减少主食量。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人发烧怎么办的相关介绍,如果你对糖尿病人发烧了不知道怎么办而发愁,相信你看过此文之后你也应该知道了吧!祝您早日康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14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宫颈糜烂手术会不会导致宫颈黏膜黏连
下一篇: 宫颈囊肿伴盆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