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道的常见肿瘤,其死亡率很高,有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因胃癌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37万。
更值得关注的是,临床上许多胃癌在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癌细胞已经发生扩散和转移,导致治疗难度直线上升,死亡率也相应提高。
对于胃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胃癌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略。
因此,进行早期的胃癌筛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尤其是以下几类胃癌的高危人群,更应关注胃癌的筛查!
1、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
年龄越大,发生胃癌的几率越高。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要引起警惕,尤其是男性朋友们,如果近期经常出现上腹疼痛,或是原来胃部不适的症状加重,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胃镜。
2、胃病患者
以往有胃炎、胃溃疡等病史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胃镜,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更应定期接受胃镜检查。
此外,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也有密切的关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除了要尽早治疗外,也应定期做胃镜检查。
3、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研究表明,胃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相对于普通人发生癌变的几率更高,这可能与遗传或是相同的生活习惯有关。
因此,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平时更应注意做好胃部健康的护理,同时要定期检查胃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饮食重口味的人
许多人在生活中很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如咸菜、腊肉等,做饭时也总是加入大量的调味料,这样的饮食习惯很容易损伤胃部健康。
重口味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可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咸菜、泡菜等食物则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这些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此外,油炸、烟熏食物也均可诱发胃癌。平时喜欢吃这些食物的人群应定期做胃部检查。
5、长期吸烟喝酒的人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不仅可损伤肺部,这些有害物质还可随着消化道进入胃中,刺激、损伤胃黏膜,诱发胃黏膜炎症、出血。
大量饮酒,尤其是酒精度比较高的烈酒,也可直接对胃黏膜造成刺激,诱发胃黏膜水肿、充血、糜烂等。
长期吸烟喝酒,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这类人群也要定期到医院检查。
6、某些特殊职业者
一些特殊职业的人群由于长期暴露在石棉、铅、除草剂、硫酸、尘雾等环境中,发生胃癌的风险相比起普通人要更高,这类人群也应定期到医院做胃癌筛查。
胃癌若能在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可大大提高,因此,以上几类胃癌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到医院做胃镜筛查,防患于未然。
除此之外,对于身体所出现的异常,如胃部疼痛、胃胀、恶心、反酸等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
我们会发现,现在患有胃癌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只是饮食的问题,会让胃部出那么大的问题。确实,现在很多的胃部疾病,都是因为饮食造成的,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喜欢寻觅各种美食,特别是辛辣的食物,会越吃越上瘾。但是吃太多的话,对胃部会有巨大的损害。如果到了40岁,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的话,有可能是胃癌,需要马上检查。
大便的颜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如果你在生活中没有吃带血的食物,或者是没有吃深色的食物,拉出的大便是黑色的话,那有可能是肠道出血或者是胃出血。可以先观察几天,如果连续几天都是这样的话,建议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有问题才能及时的治疗。
胃部不舒服,或者是有胃病的人,平时稍微吃一点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就会非常的不舒服,比如出现上腹部疼痛。如果上腹部经常疼痛,其他没有什么症状的话,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上腹部疼痛很有可能就是胃病,甚至是胃癌,需要立即到医院来检查。
很多有胃病的人食欲非常不好,这是因为他们的胃部功能不能正常的消化,所以对于想吃的东西不能吃,这样长期下午就会出现厌食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在短期内体重迅速下降的话,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下降就是疾病的预兆。
胃病已经成为了我们现代很多人的一个通病,如果我们的胃部不是很舒服的话就会让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多的影响,如果长时间的胃部不舒服的话就很容易让后我们的身体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的,那么到底什么人容易得胃癌呢?什么坏习惯容易伤胃呢?
1、哪些习惯容易患胃癌
吃烧烤怎么就吃出了胃癌?哪些人更容易被胃癌盯上?我们该如何提早发现胃癌并有效防治?
饮食习惯、环境污染致胃癌高发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年报显示,胃癌发病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以及东南沿海各省,如上海、江苏、青海、甘肃等。男性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特别是中年男性,多患有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如久治不愈就很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每年新发胃癌40万例,发病率占全世界的42%左右;预计到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率还将以每年1.6%的幅度攀升。
专家认为,中国人胃癌发病率高,跟国人的独特饮食习惯有关,比如中国人爱吃烤羊肉串、火锅,嗜辣,喜食腌制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会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变;国人喝酒多也是一个原因,白酒喝多不仅伤肝,对整个消化道都会有不良影响。
此外,国人胃癌发病率近年来猛增,与环境污染也有很大关系。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会刺激消化道,对胃造成伤害。此外,农药残留、滥用药物等同样会导致消化系统癌症增多。
2、3类人是胃癌高发群体
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55岁,那么在40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二是长期吸烟、饮酒者
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
三是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
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3、最伤胃的坏习惯
1边走边吃、边看边吃
胃在消化时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时人在运动或进行其他活动,都会“抢夺”一部分供给肠胃的血液,导致消化不良。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胃部。吃饭要专心,细嚼慢咽,这样进餐胃才喜欢。
2长期一个人吃饭
独自吃饭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单身的朋友,最好找个伴一块进餐;即便一个人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这是保护胃功能的重要步骤。
3空腹吃太酸涩的水果
空腹时,吃柿子、菠萝等含强酸或鞣酸的水果,容易致胃液与酸合成结石。
4常喝汽水、咖啡
汽水本身对胃的伤害不大,但过多或过凉会刺激胃部;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一定要谨慎。
5常吃剩饭或过期食品
剩饭加热后会产生细菌,过期甚至霉变的食品更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6常吃加工肉制品
香肠等为延长保质期,多会加入过多防腐剂,增加致癌风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制品含大量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极易形成致癌物,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日本人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4、养胃的习惯
1细嚼慢咽
胃喜欢细碎的食物,国外研究证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反复咀嚼,坚持几十年,健康状况会明显好于同龄人。建议最好每口达到30下左右,有助于消化。
2忌生,忌冷,忌撑
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特别是晚餐,不要吃太晚,也不要吃太多,否则会加重胃部负担。
3平时备点苏打饼干
苏打饼干可以中和胃酸,在不能按时吃饭时,吃两块苏打饼干既能缓解饥饿,还能防止胃酸伤害。
4吃辣、喝酒前来杯牛奶
牛奶可以在胃里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膜,防止酒精或辣食直接接触胃壁,起到降低伤害的作用。
5、快速缓解胃痛方法
1、调节呼吸
胃痛发作时一定要稳住。努力忍住疼痛,镇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缓慢地调息,慢慢把气吸到不能再吸,然后再慢慢吐气,如此反复10到20分钟左右,疼痛就减轻或停止。
2、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经常胃痛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
3、给点温暖
胃痛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4、按摩穴位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胃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但是有的人总是对于胃部的保护不是那么的重视了,所以在日常的时候总是做出一些伤胃的不好的习惯,其实这些不好的习惯时间久了,就非常容易形成胃癌,那么到底哪些习惯容易患胃癌?哪些人容易患胃癌?
1、哪些习惯容易患胃癌
饮食习惯、环境污染致胃癌高发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年报显示,胃癌发病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以及东南沿海各省,如上海、江苏、青海、甘肃等。男性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特别是中年男性,多患有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如久治不愈就很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每年新发胃癌40万例,发病率占全世界的42%左右;预计到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率还将以每年1.6%的幅度攀升。
专家认为,中国人胃癌发病率高,跟国人的独特饮食习惯有关,比如中国人爱吃烤羊肉串、火锅,嗜辣,喜食腌制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会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变;国人喝酒多也是一个原因,白酒喝多不仅伤肝,对整个消化道都会有不良影响。
此外,国人胃癌发病率近年来猛增,与环境污染也有很大关系。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会刺激消化道,对胃造成伤害。此外,农药残留、滥用药物等同样会导致消化系统癌症增多。
2、3类人是胃癌群体
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55岁,那么在40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二是长期吸烟、饮酒者
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
三是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
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3、这些坏习惯最伤胃
除生活方式外,人们日常的一些坏习惯也加重了对胃的伤害,比如以下这些习惯,很多人都不知不觉中招了。
1边走边吃、边看边吃
胃在消化时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时人在运动或进行其他活动,都会“抢夺”一部分供给肠胃的血液,导致消化不良。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胃部。吃饭要专心,细嚼慢咽,这样进餐胃才喜欢。
2长期一个人吃饭
独自吃饭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单身的朋友,最好找个伴一块进餐;即便一个人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这是保护胃功能的重要步骤。
3空腹吃太酸涩的水果
空腹时,吃柿子、菠萝等含强酸或鞣酸的水果,容易致胃液与酸合成结石。
4常喝汽水、咖啡
汽水本身对胃的伤害不大,但过多或过凉会刺激胃部;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一定要谨慎。
5常吃剩饭或过期食品
剩饭加热后会产生细菌,过期甚至霉变的食品更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6常吃加工肉制品
香肠等为延长保质期,多会加入过多防腐剂,增加致癌风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制品含大量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极易形成致癌物,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日本人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4、养胃的几个细节
养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规律生活、减缓压力、戒烟限酒、不滥用药物、少吃路边摊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起到保护胃部的作用。专家提醒,注意以下细节能让胃更健康。
1细嚼慢咽
胃喜欢细碎的食物,国外研究证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反复咀嚼,坚持几十年,健康状况会明显好于同龄人。建议最好每口达到30下左右,有助于消化。
2忌生,忌冷,忌撑
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特别是晚餐,不要吃太晚,也不要吃太多,否则会加重胃部负担。
3平时备点苏打饼干
苏打饼干可以中和胃酸,在不能按时吃饭时,吃两块苏打饼干既能缓解饥饿,还能防止胃酸伤害。
4吃辣、喝酒前来杯牛奶
牛奶可以在胃里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膜,防止酒精或辣食直接接触胃壁,起到降低伤害的作用。
5、胃癌的症状和前兆
1、胃癌的症状和前兆
胃癌早期症状80%以上的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胃癌早期症状约1/3患者出现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胃癌的早期症状1/3的患者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胃癌早期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
2、胃炎和胃癌怎么区分
胃炎和胃癌区别还是很大的,但是症状上一般容易混淆,需要借助于胃镜或者钡餐等相关检查加以区分,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以缓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55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期突然发现大腿根痒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