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研究表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与缺血性卒中呈独立相关,PSVT可能为卒中的新型危险因素。论文4月30日在线发表于《卒中》(Stroke)。
此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急诊和住院保险索赔资料确认了相关患者。主要暴露指标为卒中发生前或卒中就诊时伴有PSVT诊断。排除伴有房颤诊断的患者亦减少混淆。利用ICD-9确定PSVT、卒中和房颤。
结果显示,共有4806830例适宜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14121例(0.29%)被诊断为PSVT,14402例(0.30%)出现卒中。PSVT诊断后卒中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PSVT患者的发生率(0.94%对0.21%)。对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前瞻混淆因素进行校正之后,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PSVT与后续卒中风险升高独立相关(危险比2.10)。
①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包括:Valsalva动作、刺激咽部诱发恶心、颈动脉窦按摩、压迫眼球等。②钙通道阻滞剂:首选维拉帕米,剂量为5mg稀释后静注。③腺苷:亦为首选药物,6~12mg快速静注。④洋地黄:毛花苷丙0.4~0.8mg静注。⑤?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0.25~0.5mg静注,或艾司洛尔50mg/(kg?min)-200mg/(kg?min)静注。⑥IA、IC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胺碘酮均可终止心动过速发作。⑦直流电复律:伴有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和心力衰竭时,应立即电复律。⑧食管心房快速起搏终止发作。
(1)发作期治疗
①新斯的明。作用: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兴奋迷走神经,降低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
②升压药。作用:通过升高血压,直接刺激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增高迷走神经的张力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强心肌收缩功能而起作用。有器质性心脏病或高血压病不宜采用。
③洋地黄。作用:通过增强迷走神经的张力,使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并延长心房不应期及抑制心房起搏点的速率而起作用。为器质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④维拉帕米。
⑤普萘洛尔。作用:降低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
⑥联合用药。洋地黄加盐酸维拉帕米。
洋地黄加普萘洛尔。
对应用洋地黄的患者,静脉给予盐酸维拉帕米要格外小心。应用普萘洛尔后不宜再选用盐酸维拉帕米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盐酸维拉帕米时亦不宜同用普萘洛尔。盐酸维拉帕米可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膜,而普萘洛尔也影响儿茶酚胺使钙离子进入细胞的作用, 二药合用可加重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可发生心室停搏。
地高辛亦不宜与胺碘酮合用,后者能使地高辛血液浓度升高而产生洋地黄中毒。
⑦胺碘酮。
⑧奎尼丁。作用:抑制心肌兴奋性,延长心肌不应期,抑制折返激动,并可抑制心脏传导性,故适用于房性及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⑨普鲁卡因胺。作用:作用与奎尼丁相同,但其抑制心脏传导性的作用以房室结以下为主,对心房的作用较轻,故适用于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⑩药物选择。首选药物:洋地黄、新斯的明、普萘洛尔。
次选药物:盐酸维拉帕米、胺碘酮、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此外,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还可用物理方法。当前述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术。但当洋地黄中毒及低钾血症时则为禁忌。
(2)预防
①洋地黄维持量。
②奎尼丁0.2g,每日 3 ~ 4 次。
③普萘洛尔20mg,每日 3 ~ 4 次。
④盐酸维拉帕米80mg,每日 3 ~ 4 次。
⑤普鲁卡因胺0.5g,每日 3 ~ 4 次。
⑥苯妥英钠0.1g,每日 3 次。
⑦联合用药:奎尼丁加普萘洛尔;奎尼丁加洋地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58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